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亲和力是在与人相处时所表现出的亲近行为的水平和能力,是领导干部的一项最基本的素质.具备一定的亲和力是领导干部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也是进一步密切上下级关系的良方妙药.  相似文献   

2.
<正>群众观点是我们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是共产党人必须遵循的基本观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牢群众观,关键是要增强亲和力、公信力、凝聚力,真正与群众"亲",让群众"信",使群众"服",着力构建新型的"鱼水"关系。要增强亲和力,与群众"亲"。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如何增强亲和力,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最主要的是要深入群众、尊重群众、学习群众。联系群众就像走亲戚,越  相似文献   

3.
时下,有的人、有的文章大谈、侈谈领导干部要“多行宽恕”,表现出对领导干部胸怀大度的饶有兴趣,然而笔者对此却颇多另一番感触。 “宽恕”,即:宽容,饶恕,不记旧恶、不计宿怨、宽以待人。这的确是人之美德,应该提倡。只有人人都能付出一点爱,相互同情和理解、相互宽恕和忍让,人与人之间才能和睦相处,才能“洒向人间都是爱”,生活也才能相安无事、平安和谐。我们有的同志,在街里邻居之间、在单位同事之间、在工作接触对象之间,关系都搞得比较紧张,究其原因,除自身德行修养比较差之外,主要的恐怕就是不能与人为善。所以我们的先人早有明训:“宽容饶恕”不啻是美德,更是“聪明人之举”。“得饶人处且饶人,退步行最稳”。([明]冯惟敏《醉太平·家训》)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者亲和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 《理论月刊》2005,(11):155-156,158
高校德育工作者的亲和力是指高校德育工作者以自身特有的素质和人格魅力,在德育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亲近、和谐、感染、凝聚的力量。德育工作者的亲和力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受教育者对德育内容和德育目标所持的态度和体验。提高德育工作者的亲和力将是新时期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基层单位,不少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感受过这样一种尴尬:板着面孔,担心自己被官兵疏远,与官兵打成一片,又怕失掉个人威信。对一些过硬的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干部稍加分析,不难发现其中一个规律,即党组织的凝聚力离不开亲和力、一个党组织凝聚力的强弱,与党员干部的亲和力有着密切关系,亲和力是凝聚力的源泉,是党员干部必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6.
祖言 《今日浙江》2012,(6):46-46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任何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没有任何一种执政资源,比赢得民心更珍贵、更持久。当前,许多领导干部联系群众不直接,缺乏与群众的直接交流,比如有的领导干部以看上报材料取代实地调研,有的以听听汇报取代群众倾诉,有的以隔着玻璃望望取代到群众家里走走,有的以参观“盆景”取代了解全景,有的以联系基层干部取代结交普通群众,这是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因素。领导干部联系服务群众,重在“直接”、贵在“经常”。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一些地方,存在一种“新官”不理“旧账”现象。有的领导干部在上任伊始,对前任领导班子和领导的工作评头品足,轻易否定,另起炉灶;有的领导干部走上新的领导岗  相似文献   

8.
祖言 《今日浙江》2010,(22):36-36
领导干部经常面对一些难事、棘手的事,是退避三舍,还是担起责任,这是对一名领导干部官德政德的最好检验。现在,有的干部信奉所谓的“官场哲学”、“官场文化”,热衷于搞“你好我好大家好”,谁也不得罪;有的一味求稳怕乱,遇到问题绕道走,该说的话不说,该干的事不干,该负的责不负;有的担心坚持原则得罪人,影响群众基础,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时会丢选票。  相似文献   

9.
干部管理工作应当关心干部、爱护干部,增强亲和力。一要以诚待人。领导干部要关心体贴下属,自觉培养与下属的深厚感情,以诚待人,取得下属的信任。就是见面招呼一下,也能促进相互间感情的接近。领导干部要养成平易  相似文献   

10.
冯彪 《现代领导》2009,(10):47-47
每遇组织考察、年终考核,都要求领导干部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述职.接受群众评议。按照要求,述职时必须实事求是.一分为二.既要讲优点和成绩,又要谈缺点和不足,于是“学习不够”成了大多数领导干部的通病。有的说偶尔学习抓得不紧;有的说学习的系统性不够强;有的说学习不深不透。  相似文献   

11.
<正>有许多人希望配偶与自己亲近,但又不希望过于亲近。于是带着电脑与配偶依偎在一起,既可以感觉有交流,又可以确保不会有四目相对的亲密。--某婚姻专家评价带着电脑上床的现象。爱白、爱瘦、爱老公。--一个外国女人对中国女人的印象。不能为了自己过瘾,就全场让中国人去慷慨激昂。我们宁可牺牲人物的艺术震撼,也一定要把历史本身的震撼还给观众。--电影《东京审判》导演高群书这样定位影片:这部电影的史学意义大于艺术价值。他要通过电影,让全国人民了解那次审判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12.
领导力,是领导干部从事政治活动和领导工作的综合能力,其中主要包括决策力、执行力、亲和力与凝聚力。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能力培养。然而,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党员领导干部如何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和新发展的需要?如何才能提升领导工作综合能力?值得我们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思考。  相似文献   

13.
同一些干部谈起如何深化尊干爱兵教育问题,大部分同志认为教育不能刮一阵风,要深入持久地抓下去,并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赋予新的内容。但也有的感到尊干爱兵教育主要是纠正存在的问题,无从深化。有的认为,强调尊干爱兵,当干部的只要不打骂体罚战士、不收受战士钱物、不侵占战士利益就行了。我认为,尊干爱兵,除了要避免发生不良行为之外,对于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真正把读书学习当做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的形势带来新的任务和挑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没有统一的模式可用。有的领导干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常陷入手足无措的局面,出现"本领恐慌"。因此,领导干部要加强读书学习,在日常工作中培养乐于读书、善于思考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之一。现实中,由于有的干部对待公开选拔存在一些不正确甚或错误的认识,从而影响了公开选拔的质量。归纳起来,主要有“四怕”: 一怕不公正。有的干部认为选拔领导干部有“暗箱操作”现象,公开选择也是做样子,走形式,赶时髦,其实领导早已“内定”,自己参加也是给别人垫背。 二怕去竞争。有的干部平时不认真学习,自我感觉无竞争实力而“怕”竞争;有的干部习惯于跑关系、找门路而不愿去竞争;更有的干部缺乏远大志向,图安逸、图享受,认为自己干到这份上就不错,何必再自找  相似文献   

16.
有少数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不注意小节,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其主要表现: 有酒必饮,酒后失态。有的领导干部不管公事私事,有酒必喝,一喝就醉,一醉就胡言乱语、丑态百出,说起话来颠三倒四,走起路来东倒西歪,简直像神经病人一般。  相似文献   

17.
接受监督,是一种胸襟气度,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更是一种必备的政治修养。不少领导干部,想干事时爱听正面的设想,不爱听负面的告诫;干事之中愿听激励、鼓劲的分析,不愿听直率的批评;干成事后想听肯定、褒扬的评价,不  相似文献   

18.
廖廷弼 《当代广西》2004,(24):64-64
据报载:天津、湖北、四川等地曾相继出台针对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的防腐措施,旨在引起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注意,对“身边人”常敲警钟,及时纠偏纠错,“留神权力光环的边缘”,读来颇有感触。从以往揭露出的大案要案来看,不少领导干部的腐败,往往与身边工作人员有一定的关系。有的领导干部品德不佳、贪心甚重,但又不便直接出面干违法乱纪的事,就假“身边人”之手以谋私利;有的领导干部的“身边人”拉大旗作虎皮,背地里干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虽然领导并不知情,却造成了  相似文献   

19.
其实,有些问题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可怕的是在两难之间,有的领导干部把与群众的“鱼水关系”变成了“蛙水关系”,需要时跳进去,不需要时就跳出来。  相似文献   

20.
“注重政绩”是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的一条重要原则。近年来,各级领导干部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取得群众公认的政绩,这是主流。但是,在领导干部创政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如,有的脱离实际,违背经济规律,急功近利,乱铺摊子,搞“泡沫政绩”;有的信奉“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那一套,玩数字游戏;有的投机取巧,工作中拈轻怕重,什么工作容易出“政绩”就干什么,等等,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由此看来,解决政绩观问题实际是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紧密相联的。当前,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