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主集中制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经过长期的实践,已充分证明,它是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率的制度。民主集中制把民主和集中有机地统一起来,二者互相包容,相辅相成。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利益关系的调整会带来许多新的矛盾和复杂情况,只有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正确地把握民主和集中的辩证统一关系,才能使党始终保持组织上团结统一,领导上坚强有力,带领人民顺利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社会团体在促进国家民主政治发展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促进国家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培养民众的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改变传统的政治文化、完善民主选举制度并提供技术支持。除这些积极方面外,还应看到一些有西方背景的社会组织成为培植亲美势力、西化政治精英、扶持反对派、暗中破坏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政局稳定、收集情报、控制媒体舆论、干预选举等活动的载体,对俄政治民主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 它改变了中国人的经济、政治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 加快了中国社 会精神文化的发展。全球化在促进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和壮大时, 也推动中国社会民主政治文化的发展, 提升了 中国社会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 培育了中国公民的自主精神和文化素质。近年来中国政府在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 设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加强道德教育, 培育健全的道德文化;加强公务员的培训和廉政教育, 推广廉政文化;加强 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发挥互联网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促进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 质的提高;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 传播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4.
东盟成立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在人类发展、社会福利和保护、社会公正和权力、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建立东盟身份认同等领域内开展合作,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合作机制以推动东盟社会文化发展。中国—东盟社会文化合作和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建设经验有相通之处,坚持开放包容、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以政府交往和民间交流并重的方式进行合作。以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成立为新契机,中国应正确认识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发展现状、中国在中国—东盟合作中的定位以及中华文化在东盟的影响力,以推动中国—东盟社会文化交流,实现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5.
拉丁美洲非政府组织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拉美本土非政府组织(NGOs)从19世纪单一的慈善救助,发展到今天多层面、多领域、多渠道的非营利公益事业,已成为凝聚社会关爱、引领社会价值、整合社会资源、代表社会呼声、倡导社会正义、满足社会需求、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民间力量.作为政府及市场的有力补充,非政府组织面对拉美贫穷落后和不公正的社会现实,充分发挥其自下而上与连横合纵的动员优势,积极参与到民主与发展的各项事业中,成为拉美各国、拉美地区乃至全球公民社会的先锋.目前,拉美NGOs呈现出制度化、专业化、网络化、一体化等趋势,而合法性缺失与自治能力不足是其发展的两大瓶颈,同政府的良性互动还有待进一步磨合.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来,香港在“引进来”、“走出去”两方面协助国家现代化建设,通过投资、贸易和多种形式的合作,在国家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创造财富、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齐欢 《东南亚》2011,(3):45-49
革新开放以来,越南的社会现代化稳步推进。越共“六大”提出“以民为本”的社会发展思想,加快了社会现代化进程。为了适应社会转型加快的需要,从“七大”到“十一大”,越共逐步完善了“民富国强、民主、社会公平、文明”的社会发展目标。为进一步加快公民社会的建设,越共“十一大”出台了《2011年至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把深入推进国民教育体制改革;坚持人力资源发展与高科技应用相结合和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两大战略目标。构建社会民生和社会福利体系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定向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郑瑶 《国际交流》2008,(4):21-23
10月13—15日,第七届亚欧人民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是“社会公正与环境保护”,来自亚欧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民间组织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60多家非政府组织参加了论坛活动。论坛围绕“和平与安全”、“社会、经济权利与环境公正”以及“参与式民主与人权”三大议题分别组织了“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及应对”、“现行发展模式的趋势和替代模式”以及“全球化市场下参与式民主和人权面临的挑战”三场圆桌会议以及30场分会。  相似文献   

9.
30年来的中国和近8年的俄罗斯在政治发展道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不仅是中俄两个饱受磨难而又不屈不挠的民族的巨大幸事,而且也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贡献.与国际上某些国家极力输出或复制西式民主不同,中国和俄罗斯立足本国国情,积极探索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政治路线.正确处理好社会民主、个人自由、国家稳定和政治效率的关系,清除了种种社会障碍,为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较好的政治保障.在当今复杂矛盾的国际大背景下,中俄社会的政治发展彰显出独特的理论价值和国际意义.不能否认,与遥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某些西方政治模式相比,中俄两国的发展道路对周边及某些发展中国家可能更现实、更贴近.随着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进一步扩展,未来人类社会的民主会更加成熟、多样,各国的民主之花会绽放得更加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出版业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现代化进程相适应.在世界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际,我国的出版业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和严峻考验.中国出版业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成为严峻而又必须回答的问题.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观,应该而且必须引起出版界的重视和关注.中国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中国出版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应该成为出版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11.
西方社会普遍认为其民主制度是人类所能设计出的最好的政治制度,西方发达国家 的发展实践也表明民主制度确实有其优越性。但是,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并非完美无缺,它也 有相当多的弊病。事实上,西方民主不一定代表多数人意志,西方民主选举往往无法产生最优 秀的领袖,西方民主政治也有其适用限度,民主对决策可能造成消极影响,民主可能滑向民粹, 民主选举可能冲击社会道德,民主政治要付出高昂的经济代价。深入研究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存 在的问题,有利于更好地建设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2.
圣保罗论坛和世界社会论坛,是拉美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都颇具影响力的左派进步运动和非政府组织的论坛.论坛反全球化、反新自由主义,倡导合法斗争、替代现行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争取民主未来和全球善治的主张,集中代表了两极分化的世界格局中弱势群体的呼声.论坛具有组织形式灵活、成员构成广泛、活动方式多样、基本主张贴近拉美和世界现实等特点.论坛的成功召开,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公民运动及公民社会的兴起、参与式民主的演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左派力量的回潮等全球化时代的历史特征以及拉美地区和世界发展潮流的理解,并为我们创建"另一个世界"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可能性方案.  相似文献   

13.
学术界普遍认为,公民社会在20世纪后期全球范围的民主转型和民主巩固进程中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许多学者用公民社会范式来分析非洲国家民主化的动因、进程及其特点.但是,实证研究表明,尽管非洲公民社会的发展非常迅速,但非洲公民社会在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有限,在民主巩固和发展时期的作用更是令人失望.究其原因,在于非洲公民社会发育的不成熟及其产生的脆弱性,表现为公民社会缺乏整体性、发育迟缓、力量弱小、适应能力差等.这种脆弱性决定了非洲公民社会的发展和完善将是一个长期过程.  相似文献   

14.
对拉美国家社会冲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拉美国家的社会冲突是社会矛盾不断积累所导致的社会局势失控、社会动荡以及民众和某些社会阶层对国家体制有组织的反抗。有许多因素可以引起社会冲突,但最根本的社会冲突是由社会不平等、由各社会阶层和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引起的。传统财产占有制度孕育了拉美国家早期的社会冲突,城市化和社会转型、现代化进程中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而社会政策的体制设计缺陷削弱了其缓和社会矛盾的能力。拉美国家的社会冲突有潜在的和间接的,也有公开和直接的。20世纪以后拉美国家的社会冲突出现过4次高潮。社会冲突损害了拉美国家的总体形象和投资环境,危及民主政治的发展,动摇了民众对经济改革的信心,损害了国家的竞争力基础。  相似文献   

15.
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 是中国共产党对于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执政兴 国理念在思想认识上的充实和升华, 它标志着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 识进入了一个新的理性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同时还对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东作为一个以伊斯兰教为其政治文化载体的地区,伊斯兰教不仅是穆斯林的信仰体系,而且是他们法律、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准则。中东最初的非政府组织实质上是伊斯兰色彩极为浓厚的社会团体。真正西方意义上的世俗的非政府组织到了20世纪70年代才出现,特别是1967年“六五”战争和1991年的海湾战争以后才大量涌现,它们关注民主、人权和妇女权利问题,尽管这些组织发展非常有限,但它们是“阿拉伯世界政治上活跃的公民社会的开端”,①对中东的社会构建起了重要作用。一、中东非政府组织的基本情况现代中东非政府组织起源于早期的现代化运动。而后20…  相似文献   

17.
周英 《现代国际关系》2023,(8):21-38+153
国际组织外交既是多边外交的核心,也是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国际组织面临的问题,尤其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遭到严重破坏、国际组织权威性与有效性危机重现,以及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历史经纬与现实需要,提出国际组织外交思想,不仅为应对当前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困境提供了新思路,为推动国际组织建设、增强国际组织效能提出了新办法,也为中国的国际组织外交提出了新主张和新要求。习近平国际组织外交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有重大创新,开启了中国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互动的新模式,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反响。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国际组织外交的重要论述、探寻其内涵意义,对指引中国多边外交、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和国际关系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软实力理念已经深入中国战略决策和实际工作当中。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和谐”作为中国人民共存发展的纽带,成为中国社会凝聚力的代名词,这种凝聚力正是一国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新提法孕育着对中国软实力的关注,包括国内体制机制的完善与创新意识、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能力以及外交政策和政府形象的魅力等,更加丰富了中国软实力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俄国没有实现现代化,没有建成公民社会的原因是在于它没有经过一次真正的民权革命。从20世纪俄国发展的轨迹看,历史是循着实际而不是循着理论发展,历史的发展与进步首先是人的解放。另外在和平建设时期,对国内问题要重在教育,发挥道德和社会舆论的作用,尽量少用暴力。  相似文献   

20.
现代中亚社会的发展 ,既是一个继承原有现代化成果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对昔日形成的畸形特征纠编的过程 ,但更重要的还是一个继续现代化发展的过程。毋庸置疑 ,在影响现代中亚社会发展的内部诸因素中 ,突厥、伊斯兰和俄罗斯以及这三者的结合体——突厥 -伊斯兰 -俄罗斯因素将占有最重要的影响地位。所有这些影响因素将继续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现代中亚社会各国的内政建设、对外关系、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