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爱府城的红城湖,那是我故乡的湖。很多年,尽管我远在异地他乡,但我仍然依恋着红城湖,依恋湖中那只轻轻摇荡的芭蕉船(芭蕉树扎成的排)和芭蕉船上那童年甜甜的梦……孩提时,我最喜欢与小巷里那一群公爹仔(男孩子)去看湖、玩湖。好大好大的一个湖哟,从这岸看过那岸的人都见小了,小得像只蚂蚁在爬。湖边散落着几个村子,远远望去,高  相似文献   

2.
郭衍莹 《春秋》2010,(4):24-26
我的童年是在抗日战火纷飞和流离颠沛逃难中度过的。我父亲是山东蓬莱马格庄人。因家境贫困.年轻时就早早去上海谋生。我母亲是太湖边横泾镇人。自幼父母双亡,寄居亲戚家。因不堪歧视。一个人逃到上海。我父母结婚后,父亲仍在上海干活。母亲则带着一家子在上海附近江苏嘉定南翔镇(现划归上海)石皮街一条小巷租房居住。那里房租便宜。住的很多是在上海打工的家属。1931年12月.我出生在南翔。  相似文献   

3.
小巷的记忆     
家乡的小巷很窄,两边高高低低、错错落落的楼房和平房,挤出中间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延伸着我的记忆。家乡的小巷很长,铺一路的碎石或石板,那里有过我童年的嬉笑、少年的初恋和离别它时的留恋。  相似文献   

4.
读者表达     
让孩子们得到健康、真实的快乐 贵刊第2期刊登的封面故事《让我们回味的儿时游戏》很生动,很有趣,让我看后感慨万千,把我带回了充满欢乐的童年时光。我感觉确实如贵刊文章中说到的:“几代人的童年几乎就是中国社会发展历程的缩影”,一个时代确实有一个时代儿童娱乐的特点,我的童年是在80年代初期,那时候虽然物质贫乏,但孩子们的娱乐生活却丰富多彩,一张纸、一个玻璃弹球、一个沙包都能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正>艰难岁月:能赚钱的项目很多,关键在于是否契合自己的优势1959年,我出生在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上津镇何家沟村。在那个让人难忘的饥荒年代,我度过了最艰难的童年时  相似文献   

6.
我17岁入党,在我入党的几十年里,我经历了风雨坎坷,和党一起承受苦难,一起分享欢悦,同衰共荣,我对当初的选择无怨无悔。幻想的破灭1944年我初中毕业时,已是一个15岁的少年。当时的我,从童年的无忧无虑,到经历国家被侵略者占领、家境急剧变贫困的双重苦难,慢慢地有了对国家命运和自身前途的思考。在对国家前途充满危机感中.  相似文献   

7.
盼望过年     
盼望过年,似乎是孩子们的专利,而我,已年过30,却也在盼,而且细想起来,从童年到现在,一直在盼。小时候盼年,是盼望那份童稚的欢乐。穿上崭新的新衣新帽,打着红红的灯笼,在大街小巷里跑啊,家家户户地转啊,迫不及待地给长辈们拜年,揣着压岁钱,吃着平日里难有的栗子呀、芋头呀,儿时的情趣得到莫大的满足。记忆中最浓最浓的年味莫过于童年了,而那时等待的日子也长得让人心急难耐,在漫长的等待中常常不着边际地胡思乱想,年是什么样子的呢?如果能让年多一些该有多好。有一年,大约在我六七岁的年龄吧,年终于被我盼来了,除夕…  相似文献   

8.
"小巷总理"既是一支基层治理队伍,也代表了一种基层治理模式。不管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还是在常态化治理时期,"小巷总理"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基层治理面临很多新的变化。为此,要理清新时代的基层治理要求,让"小巷总理"成为积极的治理实践力量,推动基层治理更加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7,(9)
正从地级市到省城,再到北京,几十年的城市生活并没有把我改造成以城市人自居的人,相反我却十分思念童年时代的乡村生活,故乡没有渐行渐远,反而越来越近乡下人对城里生活的向往,在我少年时代是神秘的、充满无限想象的,当下信息化潮流,让城市与乡村缩短了时空距离,城乡差别的减少也让乡下人对城市的感觉今非昔比。转眼我从农村走向城市已经三十七年了,故乡没有  相似文献   

10.
老街情     
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一条古老的小巷在地图上叫什么名字,也从没去调查过这条幽深的小巷确切的起点和终点在何处,但我知道这是壮乡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我和几十万忻城人民一样,亲切地称之为老街。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那一年,我8岁,上二年级,生活在北方的某省会城市,一个小学教师家庭。30年后,我儿子8岁,上二年级,生活在北京,一个普通的公务员家庭。30年的变化,无时无刻,潜移默化;如果拿出我和儿子童年时期的几个“横截面”来“PK”一下,就更能说明问题了。  相似文献   

12.
心里话     
20年了,我心依然停留在那一段美好的童年,人们都说童年像杯浓浓的咖啡,温暖心窝,童年像杯淡淡的茶,让人回味无穷,可是那段美好对我来说是那么短暂,尽管如此,至少曾经来过。  相似文献   

13.
新平(化名)是个10岁的男孩,家庭条件比较差,父亲在家待业。2001年父母离婚后,新平被判给父亲,但新平从2003年2月开始一直跟着在湖南省衡阳市做小生意的母亲生活。母亲很忙,无法时时盯紧新平,父亲又不在身边,新平就有些野,不时与同龄人赌些小钱。2003年7月28日中午,新平沿小巷一路闲逛。这几天新平心情有些郁闷,因为身上的零花钱输了个精光。手头拮据的新平漫无目的地走着。这条小巷是衡阳市繁华商业区中心的一条老街,店铺林立,人来人往。个头不高的新平在小巷中并未引起别人的注意。一路行来,13时许,新平来到了利群南杂副食店门前。不经意一…  相似文献   

14.
朱伦 《前进论坛》2009,(11):49-49
我出生于1934年5月28日,今年已经76岁了。当年我出生在崇明乡村里。童年时代,我在父母的辛勤劳动下逐渐成长,读了小学、初中,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我考进了圣约翰中学(与大同附中合并为现在的五四中学)。在父母亲的支持下我报考了大学,志愿是医学院(属第二类)。我的分数超过分数线很多,我很高兴。但最后发来的录取通知单不是医学院,而是上海华东体育学院。当时我呆了,我没有填过体育学院,  相似文献   

15.
2003.7下十个月前,我放弃了相守10年的妻子和5岁的女儿,准备走向自己新的生活。然而我用如此沉重的代价换来的却是爱人的拒绝。我现在是一家地产公司的副总经理,之前,担任一家颇有实力的股份公司的营销经理。当时,晓华是我手下的职员,那时她22岁,刚刚从大学毕业,秀气、单纯,眼光中有些怯怯的温柔。因为工作的缘故,我们经常在一起上网、玩游戏、聊天、吃饭、看演唱会等等。那时,我正与妻子分居,我们彼此之间都有很多无法沟通的东西,几年压抑的婚姻生活让我不想继续下去,但妻子却是一个任性而又好强的女人,她宁愿分居也不愿离婚,因为那样她会…  相似文献   

16.
吴一丁 《创造》2002,(2):43-44
我向来是习惯于从比萨饼去揣度意大利的,而且也是真的从比萨饼开始接触了意大利。7月,一个地中海边有些炎热的中午,在法国和意大利临海边境一个优美雅致的小城用过地道的比萨饼后,我满心觉得,在亚平宁半岛的以后几天,大概话题最集中的就是这实际上并不怎么适合咱们中国人口味的饼子。没想到,真正让我动了心的,却是意大利那些老城里的古旧小巷。意大利人为世界奉献的东西很多,最为有名的自然是古老的宗教文化,古典而显着几分拙扑的教堂,意境悠远的钟声,这个国度,简直每一寸土地上都深深地渗着天主教十分浓郁的那种气息,如佛罗…  相似文献   

17.
我今年76岁。人上了岁数,有时常爱回忆。谁没有一些值得眷恋的东西——或是美好的童年,或是风华正茂时的春风得意。有人在中年黄金时期学术上已大有造诣。有的功成名就,等着退离。而我呢?什么最能使我珍惜?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战乱中度过的。青年和壮年是在平平凡凡、按部就  相似文献   

18.
女人四十     
童年时代,四十岁的女人在我眼里是累得直不起腰、身边围了一群孩子的老母亲:少年时代,四十岁的女人在我眼里是满脸皱褶的黄脸妇人;青年时代我想,我如果到了四十岁将会是什么样?会不会老得不成样子了?  相似文献   

19.
远去的渡     
随着人年龄的成长,我们总会与很多记忆片段告别。其实,人的一生都在告别中,同过去告别,同某个瞬间告别,同一切成长中包裹着自己的温暖告别。黄墓渡,一个温暖我寂寞童年的渡口,仿佛已经告别了许久。它与我的年少岁月隔着十里的距离。十里路,从出发到抵达,从寂寞到抚慰,是个模糊的概念。四岁那年,父母将家搬到一处有山的坡地。那是一个绿色的植物王国。像是一片树叶,绿色贯穿我整个人生的脉络。可是之于童年,绿色却是一张太过安静的网,  相似文献   

20.
李禾 《同舟共进》2020,(4):27-29
2019年,纪录片《他乡的童年》热播。导演周轶君实地走访了日本、芬兰、英国、印度等地,用摄像机带我们看到了其他国家孩子的童年。其中有一集拍摄的是日本孩子。在那一集里,出现了一家位于东京都立川市,名叫“藤”的幼儿园。让人颇为吃惊的是,这家幼儿园虽然设施不先进,招生人数也不多,教育理念也不算前卫,但在很多人心中,却是“世界上最好、最酷的幼儿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