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珊珊 《共产党人》2010,(22):54+51
尽管早有思想准备,可看完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仍然泪流满面。这部电影讲述了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之内变成一片废墟,展现了震后32年唐山人民重建家园的勇气和毅力,以及以主人公为代表的唐山人民在灾难面前的坚强及灾后人们如何释怀并摆脱心灵的枷锁。影片串联了新中国历史上两起罕见的自然灾害: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时空维度跨越改革开放30年。  相似文献   

2.
香港宝迪氏珠宝公司是一家集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珠宝专营公司。总部设在香港,国内总公司设在广州,在全国设有30多家分公司,150多个连锁店。 香港宝迪氏珠宝(唐山店)座落于建国路2号楼9号,2002年3月正式营业,被唐山市技术监督局评为“2002年唐山市场检验合格品牌”,唐山市政府命名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唐山宝玉石协会会员单位”、被唐山消费者协会评为“消费者信得过单位”。  相似文献   

3.
<正>每个故乡都在沦陷,每个故乡都因整容而毁容。2006年,在做唐山大地震30年纪念节目时,一位母亲动情地向儿子描述:"地震前,唐山非常美,老矿务局辖区有花园,有洋房,最漂亮的是铁菩萨山下的交际处……工人文化宫里可真美啊,有座露天舞  相似文献   

4.
1978年9月19日,是唐山喜庆的日子。这天,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 小平率领的中国党政代表团,在参加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建国30周年庆 祝活动后,于归国途中,风尘仆仆亲临唐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彭冲、煤炭 部部长肖寒、中共河北省委书记刘子厚等领导同志的陪同下,视察了开滦煤矿、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0,(18):20-24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53.11秒,河北唐山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656136间民用建筑倒塌和受到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元人民币以上,唐山被夷为废墟。地震罹难场面的惨烈,为世界罕见。  相似文献   

6.
王开岭 《廉政瞭望》2010,(19):61-61
每个故乡都在沦陷,每个故乡都因整容而毁容。2006年,在做唐山大地震30年纪念节目时,一位母亲动情地向儿子描述:“地震前,唐山非常美,老矿务局辖区有花园,有洋房,最漂亮的是铁菩萨山下的交际处……工人文化宫里可真美啊,有座露天舞台,还有古典欧式的花墙,爬满了青藤……  相似文献   

7.
2006年,在做唐山大地震30年纪念节目时,我看到一位母亲动情地向儿子描述:“地震前,唐山非常美,老矿务局辖区有花园,有洋房,最漂亮的是铁菩萨山下的交际处……工人文化宫里可真美啊,有座露天舞台,还有古典欧式的花墙,爬满了青藤……开滦矿务局有带跳台的游泳池,有个带落地窗的漂亮大舞厅……”  相似文献   

8.
写在前面唐山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近代重工业城市。她曾有许多值得自豪的‘第一”: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爆了、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洗机、第一袋水泥、第一讲卫生陶瓷……然而这一切连同整个城市都在1976年的大地震中化为乌有。毛泽东同志生前带重病批阅的最后一份文件就是‘尽快去唐山1978年,唐山开始重建。邓小平同志来到唐山,面对这座百废待兴的城市,语国心长地说:新唐山的建筑要美化一点,要异样多彩……”1996年,目山地震20同年之际,江泽民同志也来到唐山,他殷切希望唐山人民“弘扬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在…  相似文献   

9.
抗震精神     
正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唐山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40周年视察唐山时饱含深情地说:"在同地震灾害斗争的过程中,唐山人民铸就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我们今天要继续弘扬抗  相似文献   

10.
今天的唐山,在坚韧的唐山人的努力下,已经建成一个现代化城市。而回首30年前那一幕幕。仍然惊心动魄——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3时42分,东经118.2度、北纬39.6度,在距地面16公里深处的地球外壳。比日本广岛爆炸的原子弹强烈400倍的大地震发生了。新华通讯社于当天向全国发布了这一消息。几天以后公布了经过核定的地震震级:MST7.8级。唐山,一座上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在这场没有预报的特大地震中成为废墟。公布死亡人数达24万之多。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对唐山怀有深厚的感情.历史资料显示,自1925年至1976年,在毛泽东的著作、讲话、书信、电报、题词、视察、接见中,涉及唐山的达70多次.可以说,在历史的每一重要时期,毛泽东都对唐山充满关切之情.  相似文献   

12.
1976年7月28日,一场被称为二十世纪“全球十大灾难”之一的唐山大地震,将唐山这座百年重工业城市夷为一片废墟。然而,历经“十年重建、十年振兴、十年快速发展”,一座功能完备、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新型城市又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三十年来,唐山从震毁到重新崛起,  相似文献   

13.
我的父亲郭发1903年出生于河北唐山路北区郭大里村一个矿工家庭,1919年毕业于唐山私立丰滦中学,后考入唐山机车车辆修理厂镐车楼做修火车头的钳工。受五四运动启蒙,他常年订阅《新青年》等进步杂志,接受新思想。1922年长辛店大罢工波及唐山,唐山开滦五矿和机车车辆厂在杨春霖同志的带领下也举行了罢工。郭发积极参加了工人纠察队。  相似文献   

14.
正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震惊全球。党中央和毛泽东高度重视,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力、物力抢险救灾。唐山地市级领导,充分发扬革命光荣传统,舍小家,救大家,带领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保家园,从而形成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唐山抗震精神。唐山地、市委,被人们誉为震不倒的旗帜。一、大难当头,旗帜不倒解放后的唐山市,行政隶属关系多次变迁,经历了唐山地、市机构的几次合与分,唐山大地震时,唐山市隶属于唐山地区。大地震中,唐山地、市委领导伤亡惨重,共  相似文献   

15.
1976年7月28日的那场大地震,曾经使唐山变成了一片废墟,民用住宅的94%、工业建筑的90%被震毁,市政设施全部被破坏,24万多人丧生,16万多人重伤。仅可估算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0多亿元。 20年,只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瞬。然而唐山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他们掩埋好亲人的尸首,拭去面颊的眼泪,在废墟上重新崛起,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军民的支援下,发扬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仅仅20年就创造了人类  相似文献   

16.
正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唐山考察时强调,"在同地震灾害斗争的过程中,唐山人民铸就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我们今天要继续弘扬抗震精神,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40年,在历史长河中仅仅是短暂一瞬,但对唐山人来说,那是何等惊天动地、波澜壮阔的40年!40年前,唐山大地震以"20世纪全球十大灾难之  相似文献   

17.
1976年7月28日,震惊世界的7.8级大地震瞬间把唐山这一有百年历史的重工业名城夷为一片废墟,震亡人员达24万多,7200多个家庭断门绝烟,3500多人成为孤儿,可直接计算的经济损失达30多亿元。地震灾情之重,损失之巨,举世罕见,西方国家一些人断言唐山永远从地球上被“抹掉”了。 然而,历史并没有按照西方一些人的预言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  相似文献   

18.
《党史文汇》2007,(7):F0004-F0004
唐山抗震纪念馆始建于1986年,原为“唐山地震资料陈列馆”。1996年,纪念唐山抗震20周年之际,更名为“唐山抗震纪念馆”,同时对其进行了改扩建。  相似文献   

19.
31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然而,曾被西方媒体断言从地球上“抹掉”了的唐山,经历“十年重建、十年振兴、十年快速发展”,犹如凤凰涅檗浴火重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军民的大力支援下,英雄的唐山人民发扬“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在一片废墟上再造了一个更加充满活力与生机的新唐山。  相似文献   

20.
正1965年11月初,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给中宣部副部长张际春打电话,让他从中南海来富堂先搬到北长街会计司胡同21号大院后院居住(前院是铁道部部长吕正操居住)。1966年"文革"初期,唐山铁道学院造反派30余人来北京到吕正操住处抄家,并企图抢抄文书档案。因当时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