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怀疑朝鲜有用于研制核武器的设施。从1992年5月到1993年2月,朝鲜接受了国际原子能机构6次不定期核检查,但双方对检查的对象和结果意见不一致;1993年3月12日,朝鲜宣布退出它于1985年底加入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半岛局势又紧张起来。1994年10月21日,朝美两国在日内瓦签署了关于朝鲜核问题的《框架协议》;同年12月12日,朝鲜政府宣布,朝鲜决定解除对核计划的冻结,重新启动用于电力生产的核设施,朝鲜核问题再起波澜。2003年1月10日,朝鲜再次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为了挽救日益恶化的朝鲜半岛核问题,从2003年夏天开始,…  相似文献   

2.
2003年1月10日,朝鲜政府发表声明,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使僵持近3个月的朝鲜核问题在国际上掀起轩然大波。 朝鲜核问题一波三折 朝鲜半岛核问题并非始于今日,朝美核争端由来已久。上个世纪90年代初,美国凭借其卫星资料怀疑朝鲜开发核武器,朝鲜则宣布无意和无力开发核武器,从而爆发了第一次核危机。朝美经过一年半的艰苦谈判,于1994年10月签订日内瓦核框架协议,解决了核争端。 这项协议的内容,一是美国承诺牵头组建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为朝鲜建造总装机容量为2000兆瓦  相似文献   

3.
最近,美国和朝鲜就朝鲜核问题和朝鲜半岛局势在日内瓦恢复高级会谈。同时,韩国和朝鲜也宣布朝鲜南北首次首脑会晤将在平壤举行。这样,一度紧张的朝鲜半岛局势又出现了转机。 在此之前,朝鲜同美国、国际原子能机构、韩国围绕朝鲜核问题的争执日趋加剧。国际原子能机构以朝鲜阻止其检查团实地检查朝鲜的核设施为由,宣布中止该机构向朝鲜提供的一切援助,美国对朝鲜提出了经济、军事分阶段制裁的决议草案。决议案包括限制朝鲜的武器贸易。中止联合国对朝鲜的技术和文化援助,限制朝鲜的空中运输等。朝鲜对此做出了强烈反应,于6月13日宣布  相似文献   

4.
2000年4月10日,朝鲜与韩国同时宣布,朝鲜半岛北南双方4月8日签署北南协议,朝韩首脑将于6月举行最高级别会晤。消息发表后,立即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当日下午即发表谈话,表示欢迎和支持,美、日、俄等国均表示欢迎。朝鲜半岛是我国的近邻,北南双方首脑的历史性会晤当然更受到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6月13日至15日,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和韩国总统金大中在平壤举行了历史性会晤,并签署了《北南共同宣言》。国际舆论普遍认为,朝韩首脑会晤是朝鲜半岛北南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会晤取得的成果对北南关系的改善和朝鲜半岛局势的缓和具有积极意义。由于朝鲜半岛问题复杂、敏感,牵动主要大国利益,事关地区安全与稳定,因此,朝韩首脑会晤还引起了与朝鲜半岛关系密切的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的高度关注,并迅速作出了反应。  相似文献   

6.
2007年10月4日,朝韩签署了《北南关系发展与和平繁荣宣言》,双方在加强对话、扩大合作、建立朝鲜半岛和平机制等问题上达成一系列共识,揭开了朝韩关系的新篇章,对朝韩关系的发展和东北亚地区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1994年6月,美国指控朝鲜正在试验核武器,要求朝鲜无条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特派人员前去检查。朝鲜方面马上作出反应,命令朝鲜人民军导弹部队在日本海试射了一枚反舰导弹。这个行动表明了金日成的一个姿态:你要敢对我来硬的,我就敢给你回硬的。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段时间,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成为世人议论、关注的焦点。那为什么有些国家可以拥有核武器,而有些国家却不能发展核武器呢? 1958年,无核武器国家爱尔兰在联合国率先提出“不扩散核武器”议案,要求核武器国家不要向无核国家提供核武器。1962年,防止核扩散问题被列入18国裁军议程。1968年美苏向联合国提交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即NPT)的文案并于当年6月获得通过,1970年3月5日正式生效,有效期为25年。1995年4月,联合国通过决议将该条约无限期延长。目前除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和古巴 4个国家之外,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都已签署了该条约。 NPT的通过为核不扩散的国际体制奠定了基石,一方面禁止核武器  相似文献   

9.
自1953年停战协定签署后,朝鲜半岛的枪声似乎就停止了。但实际上,此后几十年秘密战争一直在持续。近日,韩国《时报朝鲜》周刊等媒  相似文献   

10.
1970年,国际上签订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开始正式生效,到目前为止已有187个国家签署了这个条约。条约明文规定:无核国家不得研发和获得核武器,同时,要求有核国家承诺进行核裁军。但是,30多年来,世界核扩散的问题一再出现,严重冲击着《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当前,具有大规模杀伤性的核武器仍然成为对世界和平的主要危险。  相似文献   

11.
10月2日至4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与韩国总统卢武铉在朝鲜首都平壤举行首脑会晤,并发表《北南关系发展与和平繁荣宣言》.作为7年来北南首脑之间的第二次握手,此次峰会可谓继往开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近来,核问题越来越成为困扰国际社会的棘手问题。朝鲜核问题尚悬而未决,伊朗核问题又趋白热化。2004年9月1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会议通过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决议,要求伊朗暂停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活动,尽快澄清与其核计划相关的问题,决定把2004年11月25日确定为对伊朗核问题进行全面审议的最后期限。而伊朗拒不接受任何限制,认为这一决议的内容是非法的。此前,2004年8月8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曾向伊朗发出强烈警告:美国及其盟国不会允许伊朗发展核武器,如果斡旋不能奏效,将采取一功可行手段制止伊朗核武器项目。不久,美国关于轰炸伊朗核工厂的计划又被泄露,伊朗作为美国的另一个夙敌再次浮上水面伊朗迅速  相似文献   

13.
黄少花 《世纪桥》2010,(3):142-143
朝鲜核问题是东北亚地区的热点问题,也是国际政治中的热.羔和难点问题。朝鲜核问题的和平解决不仅事关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也关系到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实现。对此,中国在制定外交政策时既避免过度刺激朝鲜,防止美、日、韩对朝鲜进行军事力量打击,也要综合考虑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综观20世纪最后一年的朝鲜半岛局势,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变”。尤其在外交上,朝鲜一改“闭关锁国”的做法,在国际政治舞台发起了一场“外交总攻势”,这一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带来了积极成果,朝鲜半岛局势明显缓和,作为朝鲜外交核心的朝美、朝日以及与欧盟的关系大为改善,为提高朝鲜的国际地位,推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朝韩关系向全方位发展 2000年是朝鲜半岛局势发生巨大变化的一年。6月中旬,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日与韩国总统金大中在平壤举行了朝鲜半岛分裂以来的首次首脑会晤,并签署了历…  相似文献   

15.
近来,因朝鲜试射导弹,朝鲜半岛又处于十分紧张的局势。日、美、法、英于7月7日下午就朝鲜试射导弹问题正式向安理会提交《决议草案》,并要求尽快进行表决。该草案援引《联合国宪章》第7章,指责朝鲜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并为对朝制裁和动武埋下了伏笔。对伊拉克动武,就是以  相似文献   

16.
尽管美军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已成冷战往事,但其对朝鲜的核威慑却从未消失。冷战时期,美军曾在韩国部署近千件核武器。如今,朝韩军事分界线以南虽已成无核区,但华盛顿并未放弃对朝核威慑。甚至有人担心,新一轮半岛核对抗可能令美国核武器重返故地。驻半岛核武器曾达近千件早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决策层就公开宣示过动用核武器的企图。1950年11月,杜鲁门宣称,为满足军事形势的需要,可以采取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0月9日,朝鲜不顾国际社会的一致反对,宣布成功进行了核试爆。朝鲜越过了核门槛,朝鲜半岛无核化遭到破坏。朝鲜核试爆对国际社会带来一系列影响,并对国际防扩散机制形成严峻挑战。一、朝鲜核试爆的影响1.恶化朝鲜发展的国际环境。朝鲜核试爆后,世界罕见地出现了各国政府迅速且立场一致地对朝发表谴责声明的局面。美日进一步对朝鲜实行经济制裁,连一向反对对朝制裁的韩国态度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中断了对朝鲜的赈灾物资水泥和大米的援助。显然,朝鲜在核问题上的一意孤行使自身陷于政治和外交上的孤立,核试爆急剧恶化了朝鲜生存和发展的国…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世纪以来,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就始终没有真正化解过,尤其是朝鲜核问题成为东北亚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2010年以来,朝鲜半岛一对兄弟相煎正急,浓烈的火药味蔓延  相似文献   

19.
一、南北朝鲜打起来了 “三八线”——朝鲜半岛美苏战略棋盘上的楚河汉界 20世纪50年代,在朝鲜半岛上爆发了一场战争,18个国家的军队在三千里战场上展开较量,历时三年零个月,最终使战争停止于它开始的地方一一北纬三十八度线。当我们回顾这场战争时,目光首先落在了这条分裂朝鲜、给朝鲜人民带来战争灾难的军事分界线上。它是如何被确定的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快结束的时候,盟国首脑在商议战后国际安排时对朝鲜的命运提出了构想。1943年11月在开罗会议上,美英中三国首脑在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中写道:“我三大国轸念朝…  相似文献   

20.
董德兵  韩爱勇 《党建》2012,(3):63-64
2011年11月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报告称“伊朗与核武器研制相关的活动可能仍在继续”,这让一直对伊朗发展核武器心存芥蒂的西方如坐针毡。英国随即决定停止与伊朗所有银行与金融机构的往来,关闭伊驻英使馆,德法荷也召回各自驻伊朗大使;伊朗发生了示威者冲击英驻伊大使馆事件,并高调举行最大规模军事演习,展示核科技成就,声称若出口石油遭禁售,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