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悲情日本     
《中国减灾》2011,(4):F0002-F0002
2011年3月11日,随着大地的一声怒吼,日本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地震重创。9.0级地震引发的海啸和核泄漏事故,令全球广泛关注。截止目前,已造成12468人遇难,仍有15091人下落不明。  相似文献   

2.
悲情日本     
2011年3月11日,随着大地的一声怒吼,日本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地震重创。9.0级地震引发的海啸和核泄漏事故,令全球广泛关注。截至目前,已造成12468人遇难,仍有15091人下落不明。多少家庭支离破碎,多少亲人生离死别,面对灾难,日本民众和全世界都在经受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3.
瞿方业 《中国减灾》2012,(11):12-13
2012年9月7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发生地震后。10月4日又发生严重的山体滑坡,致18名小学生和附近农产1人遇难。地质灾害应急专家调查结果为:田头小学滑坡灾害是由于持续降雨引发的大型高陡松散岩土体滑坡灾害。  相似文献   

4.
<正>"截至7月24日,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8330万人次受灾,402人因灾遇难,129人失踪,358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20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11万间房屋倒塌,20余万间房屋严重损坏,约80万间房屋一般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233万公顷,其中绝收100余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704.6亿元。"7月25日,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民政部救灾司司长、国家减灾中心主任庞陈敏在民政部  相似文献   

5.
2010年4月14日晨7点49分。玉树,里氏7.1级强震。 遇难2200余人,受伤12000余人,民房倒塌1.5万户,急需安置10万人。噩耗袭来,举国伤痛…… 除却悲泣,我们更有支持的力量; 100万先期捐款、康复医疗队、救灾物资、还有上千套的辅具和书籍,一日之间,已然运往灾区。 以及,全国各地、社会各界的慷慨援手。 以及,我们虔诚的祈祷:青海长青.玉树不凋。  相似文献   

6.
武诗 《当代思潮》2012,(10):42-44
2012年8月26日凌晨2时许,陕西省延安市境内包茂高速公路安塞段由南向北K484+95米处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辆双层卧铺客车与一辆装有甲醇的罐车追尾,引发甲醇泄漏,并致两车起火,事故确认工友36人遇难,3人受伤,据新闻报道描述,现场极其惨烈。  相似文献   

7.
镜像     
《小康》2015,(10)
<正>尼泊尔8.1级地震4月28日,一名女孩在尼泊尔巴德岗倒塌的房屋前休息。尼泊尔地震过去了72小时,灾情依然严峻。张浩/中新社尼泊尔大地震直击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地震已经导致数千人遇难,超过40万栋房屋倒塌。我国西藏日喀则市境内数人死亡;珠峰雪崩致多人遇难。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这场强震影响人数将超过500万人。地震给我国西藏地区造成了巨大影响。民政部先后3批次共向西藏地震灾区调拨2万顶帐篷、5万件棉大衣、5万床棉被、1.5万张折叠床、1.5万条睡袋等中央救灾储备物资。  相似文献   

8.
数字天下     
发达国家债台高筑截至2011年7月21日,全世界86个国家和地区的债务总和接近45万亿美元。这一数字约合欧盟、美国、中国、日本、印度等经济体2010年GDP的总和。若按照全球人口70亿人计算,45万亿美元债务让地球上的每个人背负6428美元的债务,折合人民币4.14万元。  相似文献   

9.
数字     
《小康》2008,(6)
四川汶川大地震已造成遇难人数60560人截至5月24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0560人遇难,352290人受伤,失踪26221人,紧急转移安置1438.564万人,累计受灾人数4550.9241万人。  相似文献   

10.
《北京观察》2024,(3):52-53
<正>2月23日,南京雨花台区居民楼电动自行车停放处起火引发火灾,事故共造成15人遇难。电动自行车充电及充电设施建设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北京作为超大型城市,电动自行车使用量大、增长快速,是许多市民的短途出行工具。据市公安局交管局数据,2006年至2023年底,北京交管局电动自行车注册登记量576余万,2023年当年增长104万辆。通过大数据轨迹模拟测算,目前电动自行车在用量为340万。如何破解北京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补能便利”难题,是市政协委员高度关注的重大民生课题。  相似文献   

11.
今年9月21日,对台湾人民来说是一个永志难忘的黑色日千。 那天凌晨1点47分,台湾中西部地区发生了里氏震级7.6级强烈地震。这是台湾岛近百年来发生的最强烈的地震。地震时,山崩地裂,大地摇撼,顷刻间数万间房屋破坏倒塌,震中区的城镇被夷为一片废墟。建筑物的破坏导致2千余人死亡,8千余人受伤,十多万人无家可归;同时,由于地震对公共设施的摧  相似文献   

12.
萧野 《中国减灾》2012,(5):37-38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2月13日,日本因地震和海啸死亡、失踪约1.92万人。地震和海啸中,建筑物受损情况严重:全部毁坏的约12.86万户,一半毁坏的约24.40万户,局部毁坏的约67.48万户。截至2012年1月26日,共有约34.14万人疏散或迁居。此次灾难令日本东北福岛、岩手、宫城三县遭到"毁灭性打击",由此引发的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恐慌,至今余波未平。  相似文献   

13.
《黄埔》2016,(1)
正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以江苏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其中以1938年3、4月间的台儿庄大战最为著名,因围歼日军1万余人,史称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我军伤亡10余万人,歼灭日军3.2万余人。取得了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最大的一次胜利,重创了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焰,打破了日本法西斯不可战胜的神话,增强了中国人民抗战必  相似文献   

14.
王建民 《人民论坛》2012,(24):54-55
北京"暴雨成灾"再反思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造成79人遇难,160万人受灾。本刊在8月上期及时推出《拷问"城市的良心"》专题,从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及规划方面反思城市隐疾,引发强烈反响。北京特大暴雨暴露出的问题值得从多方面总结。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继续邀请专家从城市治理、问责机制、政府形象等方面反思暴雨灾难。  相似文献   

15.
4月20日,星期六,北京时间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一瞬间,山崩地裂、大地痉挛、房屋倒塌、满目疮痍……截至记者发稿时,地震共造成196人遇难,21人失踪,13484人受伤,200余万人受灾。芦山地震,牵动人心。震灾发生后,本社驻四川联络处第一时间通过"芦山7.0级地震抗震救灾临时办公室"了解最新灾情,并协商采访事宜。  相似文献   

16.
萧野 《中国减灾》2012,(3):37-38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2月13日,日本因地震和海啸死亡、失踪约1.92万人。地震和海啸中,建筑物受损情况严重:全部毁坏的约12.86万户,一半毁坏的约24.40万户,局部毁坏的约67.48万户。截至2012年1月26日,共有约34.14万人疏散或迁居。此次灾难令日本东北福岛、岩手、宫城三县遭到“毁灭性打击”,由此引发的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恐慌,至今余波未平。  相似文献   

17.
《精神文明导刊》2008,(6):50-50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斯为浩劫,诚为国殇:截至5月13日21时08分,四川汶川地震死亡人数已超过1.2万人,仅四川省已有12000余人遇难,受伤26206人,被埋9404人,入院伤员近7000人,而处于震中区域的约6万人仍杳无音信。血泪之地,生民之哀,家国之痛。当数以万计的生命失去了迂回与生还,也同时将我们所有人带向了悲伤与疼痛。  相似文献   

18.
我国所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近年来,重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灾害风险不断加剧. 仅2008年,大陆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87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19次,特别是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汶川8级特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惨痛的事实告诫我们要铭记历史,深刻反思、科学总结地震经验教训,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注民生的高度,切实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19.
闫青 《中国减灾》2010,(3):20-21
2008年5月12日,我国发生汶川8.0级特大地震,截至2008年8月11日,已确认69,225人遇难,374,640人受伤,失踪17,939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37.7亿元,农村居民住房倒塌10,709.6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住房倒塌或损毁1,887.9万平方米。但在这场特大灾害面前,四川安县桑枣中学,2300余师生震后无一伤亡,  相似文献   

20.
地震次生水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地震引发的次生水灾中,最让人难忘的是智利中部1960年的8.5级地震引发的海啸,竟波及万余里以外的日本太平洋沿岸,港口码头设备均遭破坏.数十米高的海浪将船冲上岸,造成船只沉没90余艘,损坏2100余艘.海浪登陆上岸,摧毁了房屋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研究它的规律,减少损失,成为人类的一种责任.退休在家的高继宗先生将历史上地震引发的次生水灾进行搜集、比较,以供广大研究人员参考,不失一项为灾害研究服务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