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魏小琴 《中国人大》2014,(20):22-22
近年来,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始终将立法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谋划和推进,通过立法制度设计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重大改革部署,进一步破除体制障碍、推动制度创新,及时解决改革发展的实际问题,在实现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更好结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立法促改革,成效显著加强生态领域立法,引领生态立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江西最大的品牌和优势,为策应本省深入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国家战略,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制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  相似文献   

2.
刘小春 《前沿》2012,(16):66-67
本文简要介绍了当前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鄱阳湖湿地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不足及其紧迫性和必要性,并从法律管理体制、法律制度、法制体系、生态宣传和监管制度等四个方面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张金艳 《人民论坛》2011,(12):100-101
建设中原经济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实现中原经济区开发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成为当下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原经济区开发建设目标的实现。中原经济区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完善的法制保障,在农村生态环保立法普遍缺位和滞后的现状下,加强相关立法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4.
《江西政报》2009,(2):38-39
赣府厅字〔2008〕233号2008年12月22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切实加强鄱阳湖及其他重要湖泊和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省政府决定成立江西省鄱阳湖及其他重要湖泊和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现将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5.
建设中原经济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实现中原经济区开发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成为当下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原经济区开发建设目标的实现。中原经济区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完善的法制保障,在农村生态环保立法普遍缺位和滞后的现状下,加强相关立法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6.
卜芳 《前沿》2013,(19):196-200
随着能源危机的到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空气质量污染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细颗粒物”概念出发,系统地阐述了PM2.5产生的来源,以及造成的危害.并依据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伦理观念,结合与环境保护学的保护目标及要求深入地探讨了如何通过树立生态伦理观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对空气污染进行有效的治理,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依据生态伦理道德规范的要求,也从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法律的立法目的、立法框架以及法律制度方面对我国大气污染单项立法进行了有益探索,为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提供了生态伦理道德方面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胡建华 《前沿》2010,(15):172-176
在国家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背景下,加强乌江流域环境保护法制保障具有重大意义,针对乌江流域环境保护法制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建议宜从加强乌江流域地区生态环境的立法、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完善生态环境的执法和司法等方面来切实加强乌江流域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以期实现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及乌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安全。  相似文献   

8.
《江西政报》2008,(16):36-37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现场调研座谈会议纪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9.
王伟 《中国发展》2008,8(4):27-32
天津滨海新区要建成生态城区,其开发开放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该文着眼于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中生态环境保护,基于该区生态环境现状,在分析天津市十一五环境规划相关内容的基础上,从生态哲学、环境立法角度对滨海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进行了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0.
《江西政报》2009,(9):28-31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加强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流和鄱阳湖(以下简称“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月1日起施行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下简称《漓江条例》),是我区第一部综合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漓江由此告别了没有专项法规保护的历史。《漓江条例》从立法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等各方主体,在漓江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应当承担的职责和义务,对于建立漓江保护的长效机制有着深远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生态道德与以德治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解决环境问题不仅有赖于科技、政策和法律 ,而且要依靠道德的力量 ,即“以德治环境”。环境保护需要道德力量支持 ,我国国民生态道德意识薄弱有种种表现 ,“以德治环境”关键在于提高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修养。为此 ,应改革干部教育和培训的内容 ;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制度保障机制 ,增强领导干部践行生态道德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占江西全省国土面积的30%,承载了全省近50%的人口,创造了全省60%以上的经济总量。可见对江西来说,这一区域举足轻重。建设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以为江西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争取有利地位。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特色所在。因此,基层人民检察院应当进一步充分认识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的重  相似文献   

14.
论古代蒙古族的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古代蒙古族在自己长期的游牧生产和生活中所形成的习俗、宗教、道德、立法等领域蕴涵着许多比较符合自己游牧文明的生态环保思想意识,即人与自然协调平衡的发展观、对动植物有恻隐之心的生态伦理观、认为自然资源或自然要素是无比珍贵的价值观。这些正确的环保思想意识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民族文明成果,它对于我国目前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和西部大开发活动中民族地区的环境保护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和智慧启悟。  相似文献   

15.
陈玮 《人民论坛》2015,(2):251-253
因为核能的开发和利用伴随着极大的风险,所以核能安全和环境保护立法具有重要意义,它能促使相关部门和企业在从事核能开发和利用的研究时意识到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文章以德国关于核能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调控模式说明我国核能安全和环境保护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今天,我们召开生态环保立法工作座谈会,启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立法工作。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国家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亲自谋划和部署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7.
赖国根 《江西政报》2008,(19):38-39
生态环境既是生存之本,更是发展之基。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省委、省政府也明确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战略。面对新要求,就是要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切实将环境保护作为构建和谐宜丰、实现跨越发展的支点,努力做到“五个坚持”,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共赢。  相似文献   

18.
丁丁  马涛 《小康》2013,(10):26-27
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是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保障,立法要处理好相关法律间的协调性问题,解决好适用性差问题,立法要能满足应对气候变化需求,以实现立法价值的最大化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是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保障。为适应国内外形势和发展趋势,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做出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部署,我国近期启动了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工作,旨在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建立  相似文献   

19.
王小民 《理论月刊》2006,(9):147-150
由于环境恶化,环境安全的重要性日益被国际社会重视。国际社会加强了对环境问题的合作。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保护上存在分歧和对立,对环境危机的原因、环境保护的原则和承担的责任有不同的看法。南方和北方在国际环境立法和国际贸易上也存在利益冲突,这影响了南方和北方在环境问题上的合作。发达国家只有承担更大的责任,首先采取行动,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资金和技术援助,国际环境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提出了20余年,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已经8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已经7年,但从媒体的披露和公众的感受来看,我国的土壤、水和大气环境问题目前相当严重。原因何在?一些人总是把问题归咎于立法不健全,总是想在本已很庞杂的立法体系之中再添加一些专门法律。总的来看,我国的环境立法从数量上看,已经不少了,涵盖了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领域,主要的措施也已经建立了,一些立法和规则甚至超越了发达国家。但是,现实证明这些规则不太管用,影响了立法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