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三个重要维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从空间维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从时间维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从传播普及维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三者之间密切相连,共同构成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三位一体模式。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由马克思主义主动适应实践要求而决定的,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在批判、扬弃各种错误思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时代主题和时代发展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客观动力和外在条件。必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才能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生命力,才能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包括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历史相结合的理论创新,也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实践创新。纵观近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等关节点上,曾产生过分歧和斗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遇到的挫折,是脱离国情把马克思主义本本化、教条化和绝对化的结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紧密结合国情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的理论;列宁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中走出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新路子;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发展;随着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必将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现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和发展的土壤。我国是农业大国,马克思主义进一步的宣传普及必须深入走进农村、贴近农民。十七大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命题加快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面对我国的国情和现实挑战,深入普及马克思主义、探索马克思主义民间化新方式已刻不容缓。立足当前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民间化发展现状和问题,结合农村、农民特点探索创新马克思主义民间化途径,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更好地实现大众化、中国化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创新.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接受、创新到发展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基于中国实际不断调整与优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新媒体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渠道。传播信息与传播环境的互动,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在传播学上得以充分体现。新媒体技术的传播功能、新媒体时代的内容生产方式以及新媒体的传播渠道重构,赋予马克思主义传播以新的路径选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对接、融合、互动与创新,将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继承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唯物史观作了新发展,它根据当代中国的实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是当代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先进思想文化的结晶,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之所以生命力强大,就在于与时代同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主动适应实践要求而决定的,既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在批判、扬弃各种错误思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时代主题和时代发展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客观动力和外在条件,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真正显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光芒。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它必定也必须随着时代、实践、科学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在新世纪、新形势和新任务下,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党的新闻事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新闻思想体系。它是一种世界观,是一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来观察人类新闻活动的总的看法;它是一种方法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新闻实践活动。与时俱进是它的理论品质,发展创新是它永葆生命活力的动力。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因此,在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和发展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研究新形势下新闻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来回答新闻学中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中国革命和建设是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的,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本文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支柱等三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方面,邓小平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有着光明前途的理论体系。在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方面,邓小平认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需要发展,要正确处理毛泽东思想与马列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中国实践中学习、运用并加以阐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继承和发挥中国优良文化传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之结合,因而具备了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集中和升华中国人民的实践智慧,形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的新阐释和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离开这三项特质而个性化地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两种哲学形态之间有着相互贯通和相互渗透的方面,因而必须相互尊重并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工程中实现分工合作.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和科学发展观最新理论成果。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才能赋予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以蓬勃生机。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1)。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继承并发扬了这一理论品质,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结果,是实践并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主义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的完善与发展十九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当时社会状况,分析资本主义的本质,发现并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矛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和不同历史阶段的新发展,生动活泼地创造着和延续着马克思主义的生命。邓小平理论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中,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光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做出的新判断中,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中,都深刻地蕴涵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正是马克思主义面向新时代回答新问题的伟大科学成果。因而它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在当代世界最重要也是最典型的体现,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时代精神的最高体现。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有机统一的哲学体系,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行动指南,善于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总结出符合中国国情并在革命和建设中行之有效的思想原则和工作方法,丰富和升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一“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①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  相似文献   

18.
顺应时代而生,顺应时代而变,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基本规律。把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具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生动体现。与时俱进是新世纪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中国共产党行动指南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不同于狭义马克思主义和广义马克思主义,可称为第三种含义的马克思主义。其科学内涵是马列学说中的普遍真理,其外延包括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由此展开而来的基本原理。此即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之“脉”。必须坚持此“脉”的理由是:尊重历史,尊重科学和现实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一直在与时俱进,其原因在于:实践在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论断存在错误,人们的认识在深化。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性、科学性、人民性和开放性的理论品格,需要全面而辩证地把握它们。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转化为方法和价值取向。判断坚持还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标准,就是看它是遵循还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即是否在尊重客观规律特别是社会规律基础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途径是人民群众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重要表现,是在它指导下实践的进展——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  相似文献   

20.
谈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细化和深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解和说明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显现的重要方式。我们从总体上确实较好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和逻辑过程 ,但在局部和细节上却存在不少问题 ,从而阻碍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丰富理解和说明。为此 ,就必须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大发展与小发展、实践发展与学术发展、中国发展与国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