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勇  齐鹏 《青年论坛》2007,1(2):1-5
国家与市民社会建构的关系,一直是建构中国市民社会的重要问题。在对中国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研究中,有“新权威主义”、“民主先导论”和“强国家——强社会”关系模式,都强调国家权威对社会的介入,但都忽视了市民社会的相对独立性。然而,承认市民社会与国家的相对独立性才是正确认识二者关系的前提,只有保证二者的相对独立,特别是市民社会的相对独立性,才能真正实现市民社会的发展和完善以及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治理是与传统的管理相区别的,不再是权力自上而下的运行,而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互结合运行,不是权利的集中,而是权力的分散,提倡平等协商,反对一元化管理和控制。构建一个国家主导、社会组织和读者参与的多元化图书馆治理体系,以达到最优化实现提供图书信息服务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立足新的时代背景,推行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并指出其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际上是指国家制度体系和制度执行力,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制度的现代化,加强制度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健全制度体制机制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注意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制度的贯彻落实,要加强党的领导,扎紧制度的笼子严把权力关。  相似文献   

4.
李志国 《人民论坛》2012,(2):112-1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提升全体国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作为重要依据和目标。组织动员能力决定着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强力、为民的执政党和政府,繁荣、爱国的各类社会组织,自强、互助的人民群众是构成一个国家和社会强大组织动员能力的基础,同时需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体系建设为后盾、文化建设为核心。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决定。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战略目标任务,需要细化研究和多层次探讨。我们应着手于梳理"中国之制"与"中国之治"的历史脉络,厘清其深刻而崭新的内涵,分析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深入探讨制度与治理这一对范畴的辨证关系,探循国家制度形成及治理体系建构的科学方法。解决好以上问题,将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本质,更好地将这一重大战略任务推向新境界。  相似文献   

6.
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把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作为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制度体系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其着力点是要在健全上下功夫,并作出四项顶层制度设计,即强化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职能作用,完善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落实机制,严格执行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确保令行禁止。按照党中央顶层设计的制度框架,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推进制度创新,贯彻落实党中央这一重大决策部署,是党员领导干部和党的理论研究工作者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的社会建设思想回答了"为谁建设"、"靠谁建设"和"怎样建设"的关键问题,为今天的社会建设积累了丰富的材料。从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的优势和不足两方面看,当代社会治理创新主要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即坚持以人为本,建设服务型政府;重视精神教育的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常态化建设;重视基层社会组织和群众的作用,培育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重视制度建设,实现社会治理的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上海支部生活》2020,(2):30-3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勾勒出更加清晰的顶层设计图谱。推动新时代改革幵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要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增强以改革推进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自觉性;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努力开拓新时代改革幵放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社会动员是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政治传统和重要法宝。在改革开放时代,国家对社会动员的"路径依赖"表现为"运动式治理"。从国家能力角度来看,社会运动不仅是国家应对绩效压力、实现既定目标的一种手段,更是国家治理能力的关键维度和重要体现。动员及引导社会力量贯彻政治决策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对现代国家而言,社会动员能力的构建需要围绕国家引导、社会协同和"互联网+"思维三个维度展开,同时必须克服社会动员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10.
艾野  朱哲 《人民论坛》2020,(11):90-91
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在市域范围的具体展开,是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前线指挥部。市域社会治理德治体系优化效果如何,事关市域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新时代实现市域社会治理德治体系的优化目标,要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个层面上加强建设,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德治养料。  相似文献   

11.
中国法治进程的理论解说的有限性决定了要建设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就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法治较为发达的西方各国,通过对其市民社会与国家、法治的互动关系的理论考察,以期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2.
13.
我国国家治理的理论基础、制度建构和治理实践都具有丰富的内涵,相互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体现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建构逻辑和实践展开机制;作为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历史主体理论和国家学说,蕴涵和规定了国家治理和制度建构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追求和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建构,把国家治理的方向和目标以制度形式固化下来并为治理实践提供了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实践及其释放出来的显著优势,把国家治理思想和先进制度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强大实践力量。  相似文献   

14.
金东霞 《新东方》2014,(5):63-65
国家走向法治是政治文明的体现。从政治学角度看,精良的制度、合理的结构和充分的绩效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标识。在实践中,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三位一体同步建设,将促成一个法治中国的建成。  相似文献   

15.
姚思陟 《求索》2010,(3):223-225
宋代市民文化的社会共识是指在宋代三百余年间,生活在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不同阶级、不同阶层及个体共同拥有的先验的文化生活的价值观念和共同对市民文化功能认可的一致性。在社会生活的层面形成对市民文化的社会共识,是宋代社会的社会共同体开创社会和谐,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成功举措。市民文化社会共识形成,极大地推动了宋代社会,特别是下层社会思想的解放,推动了宋代社会综合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宋代上层封建统治阶级与下层社会被统治阶级的妥协和融通,在社会的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中相对的克服了,或减弱了封建统治阶级狭隘的个人主义意识与行为,也相对的克服了下层劳动者阶级“无欲净植,静虚无争”的封闭状态。在宋代社会,统治者利用市民文化的社会共识作用协调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使处于转型时期的宋代社会300余年,上下信而多仁恩,保持着社会运行相对稳定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体制是治理中重要的概念和形式,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社会治理的主体、社会领域的问题以及社会治理的价值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我们应以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作为突破口,通过理顺政社关系、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进基层自治和底层参与、创新社会矛盾体制、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构建多中心的治理模式等途径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重要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社会存在决定治理,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治理。中国社会治理的目的不在于对社会管理技术名词上的革新,即"统治""管理"向"治理"的飞跃,而在于努力实现中国社会稳健发展,维护人民和国家的最根本的利益。在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和全球化情境下,谋求做到国家、政府"治理社会"向国家、政府和社会共同治理、相互治理转变,将社会治理社会成为国家治理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道路,学界争论了很久,其究竟是一条什么道路呢?至今没有直接界定,而是通过与另两条道路——老路与邪路——界限的划分,让人们大致了解是一条什么道路。老路和邪路是清楚的。老路当然是极左的道路,主要以"文革"为代表;极右的道路,所谓权贵资本主义的道路,那是邪路。在以往的历程中,将老路和邪路都刻画出来了,其中有令人深省的沉痛教训。借此,中国积累了要走正路的愿望。正路是什么?正式的表述就是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按照现代政治理论的规范表述,这  相似文献   

19.
冯玉 《理论月刊》2004,4(12):49-50
推进中国法治进程,关键在于建立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即理念上从“国家优位论”转为“社会优位论”,实践中实现多元社会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分割制衡,同时确立公权力的合法性权威,从而形成多元权利与公权力的互动博弈,实现由线状控制向网状控制的转化。  相似文献   

20.
社会新阶层的出现和形成,导致了中国当代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文化转型,并影响着现代文化格局的形成.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市民社会"的理论模式,分析社会新阶层形成的文化影响机制,研讨社会新阶层的特点及对21世纪中国先进文化现代性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