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永佳 《中国发展》2009,9(5):73-75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地处云南西部的漾濞彝族自治县依托享誉中外的“漾濞核桃”的品牌优势,实施以发展核桃和保护恢复森林植被为主题的生态建设工程,积极推进绿色生态大县建设,使该县境内无峰不绿、无林不秀,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8.77%,走出了一条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实现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赢。  相似文献   

2.
茶忠旺 《创造》2004,(3):21-22
漾濞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与时俱进,把行政职能转移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不断规范和优化行政行为,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将那些不该管的事划出去,集中精力抓好软硬环境建设,以此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
茶忠旺 《今日民族》2005,(10):55-56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最近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指出:“云南加快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边疆民族贫困山区”,要“千方百计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努力缩小发展差距,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保证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85年漾濞彝族自治县成立以来,漾濞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族群众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但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为此,县委、政府决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针对群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张郭宏 《今日民族》2004,(10):21-24
漾濞彝族自治县地处大理白族自治州中部,总面积1957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8.4%。全县辖4镇7乡,65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境内居住有彝、汉、白、回等17个民族,总人口100056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9.5%。改革开放以来,漾濞县的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夯实,发展非公经济取得重大突破,科教、卫生和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同步跟进,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局良好。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2125万元,比上年增长12.3%;财政总收入完成4441万元,比上年增长16.4%;完成固定资…  相似文献   

5.
漾濞彝族自治县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中部,距州府下关19公里。国土面积为195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84%。县辖7乡4镇,65个村民委员会,1个杜区,居住着彝、汉、白、回、苗等17个民族,总人口10万余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63.5%。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自治县以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漾濞彝族自治县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力地促进了民族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  相似文献   

6.
《中国发展》2009,9(5):69-72
近年来,漾濞彝族自治县立足县情,充分发挥优势,创新发展观念,牢固树立农业产业富民、工业经济兴县、基础设施建设强县理念,大手笔做好以核桃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水电推动式工业化、项目带动的基础设施建设“三篇文章”,全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经济社会实现了大发展,把一个山区农业县打造成了核桃知名大县、小水电产业发展大县。  相似文献   

7.
黄翠莲 《前进》2005,(11):42-4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近年来,古县紧紧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强化发展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多年位居全市前列,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连续三年进入全国最快的百县行列。实践证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古县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发展》2009,9(5):F0002-F0002
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地处大理州中部点苍山之西。全县总面积1957平方公里,设3镇6乡65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有彝、汉、白、回等17个民族.总人口101775人。全县土地资源总量中陆地面积占98.93%,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仅为51人,人均占有土地(含水域)28.79亩;耕地面积11.88万亩,适宜于种植多种农作物。  相似文献   

9.
《山西政报》2011,(8):45-46
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省、市的决策部署,突出"保增长、保民生"两个重点,深入开展"结构调整年"、"基础建设年"、"作风转变年"活动,在重点工程项目、经济工作、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完成了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一)特色农业培育壮大,三农工作稳步推进。继续推行"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拓展农业产业化领域。新增8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投资1400余万元实施了"四化四改"、"六通"、"六个一"工程,圆满完成了省定的"五个全覆盖"目标任务,同时各项涉农工作统筹开展。(二)产业发展不断提升,工业经济后劲增强。全县14个规划区全部整合到位,煤炭资源整合工作位居全市第一。全县焦化企业积极探索运行新模  相似文献   

10.
核桃之多,千里繁花铺锦绣;彝乡大地,发展潮涌漾江春。11月1日,漾濞县万人欢聚,隆重庆祝漾濞彝族自治县成立20周年暨第二届中国漾濞核桃文化节开幕。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发来贺电并派祝贺团参加庆祝活动: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发来贺电并赠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锦旗,并组成祝贺团参加了庆典。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罗正富,省老领导尹俊发来贺电,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卢邦正等出席庆典。事有“中国核桃之乡”美雀的漾濞彝族自治县总面积1957平方公里,生活着彝、汉、白、回等17个民族,总人口10.05…  相似文献   

11.
闪建刚 《山西政报》2010,(17):17-17
2010年以来.我局在市局党组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开展“制度建设年、作风整顿月”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和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不断优化监管机制、创新服务手段、强化维权措施、加强队伍建设,服务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上林县通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有力地推动了全县三个文明建设。据统计,全县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2亿多元,比上年增长8.4%;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6.5%;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12.89%,工业化整体扭亏为盈,实现税金同比增长40.59%。全县经济进一步加强,为加快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前进》2012,(10):58
长子县国土资源局现有干部职工130余人,肩负着全县土地与矿产资源的全面管理工作。近年来,该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长子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五大目标、六化建设、冲刺百强、再造一个新长子"的宏伟目标,坚持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并重,积极主动服务与严格规范管理并举,以项目落地为重点,大胆改革创新、理清工作思路,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2011年被长子县委、县政府表彰为红旗单位,被长治市人民政府表彰为优秀单位,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一个现代化城市发展的灵魂,在实现“两个率先”目标中.文化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两个率先”的目标不仅仅是经济各项指标.同时也包含了文化方面的指标,是经济、政策、文化全面发展、共同进步。为此文化部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不断推进徐州文化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宁化县现有民族乡1个,民族村18个,以雷、蓝两姓为主的畲族人口10063人。据调查,近年来,全县各项民族政策得到落实,少数民族经济、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畲族乡村面貌得到较大改变。但畲族文化建设还不尽如人意,存在许多薄弱之处,主要是:文化载体少,畲族特色少,资源搜集少,资金投入少,创新活动少。  相似文献   

16.
遵照省市县林业工作的安排部署,今年全县林业建设紧紧围绕"四个发展"、"冲刺全国百强"、实现"五个一"的总目标,以推进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中心,以生态经济型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为载体,突出林业生态建设转型跨越发展的思路,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周密实施,目前全县2011年各项林业生态建设规范有序,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7.
原胜利 《前进》2004,(10):22-24
我们浮山县是一个山区贫困县。近年来,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县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工业经济、财政收入、县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绩,各项社会事业突飞猛进。GDP的增长,财政收入的增长,综合经济考评连续几年在全市名列前茅,使浮山迅速跻身于临汾市山区经济强县。但是,客观地分析全县的经济发展状况,也出现了诸多不协调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工业与农业发展不协调,财政收入与农民收入不协调,城市建设与农村建设不协调,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缺乏后劲。浮山县铁矿资源比较丰富,铁矿资源的开发一直是全县经济的重要支柱。长期…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漾濞彝族自治县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提出了“围绕‘跨越发展、同步小康'—个目标,突出‘产业培植、环境优化'两个重点,实施‘特色产业培植、县城提质扩容、干部素质拓展'三项工程,培植‘核桃系列产品加工业、中药材种植加工业、特色生态旅游业、电子商务服务业'四个重点产业”,建设精美漾濞、实现同步小康的发展思路。要把发展思路变为美好现实,必须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  相似文献   

19.
《当代广西》2006,(14):F0003-F0003
建市三年,崇左市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明显加快,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口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规模明显扩大,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2006年上半年  相似文献   

20.
10月25日下午,象州县召开千名干部驻村宣传十七大精神大会,要求全县干部职工全面把握十七大精神实质。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在全县掀起“政府创环境,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的全民创业新高潮,推动全县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促进社会稳定,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会后,象州县组织了“宣传十七大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千人驻村工作队”,迅速奔赴11个乡镇123个行政村(社区)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