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斯当东是近代中英关系史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商人、外交使节、议员等多重身份,使得他的经历富有故事性。他于1856年完成的《小斯当东回忆录》极具史料价值。从小斯当东的履历、小斯当东与中国、小斯当东与《大清律例》的翻译、小斯当东的英国议员经历等角度出发,可以展现《小斯当东回忆录》一书的主要内容,并勾勒出小斯当东在中英交往初期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2.
马敬芳 《学理论》2010,(4):169-170
抛开《千字文》等传统蒙学读物的内容,其伦理道德教育的方法与经验对当今语文教育中人文理念的实现无疑有着极高的借鉴价值。文章从《千字文》植根于深厚的中国文化土壤,具体实用、可操作性强、以先入为主的方式进行养成教育、语言的简约生动等方面归纳了《千字文》及其他蒙学读物的伦理道德教育特点,并从中探寻这些特点对当今语文教育中人文理念实现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各界》2012,6(3)
28年殚精竭虑,28年学术钻研,28年专业办报,28年励精图治。 《学英语》报(LEARNING ENGLISH)是创刊最早、最受读者满意并拥有28年丰富办报经验的优秀教辅读物,是教辅行业最强劲的优势品牌,是英语学习者众所周知的读物。目前,《学英语》报拥有1200万的发行量,是广大中小学生必不可少的首选读物。  相似文献   

4.
魏天样 《理论视野》2008,(12):50-51
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百科全书》撰稿人卢梭,以其说真话和卓越的对社会问题的认识而著称于世。他曾坦言:“只有对伟大,对真实,对美好的热爱才能激发起我的才情。”他在撰写《忏悔录》时说,他要“以一种没有先例的真实性来使这本回忆录成为一部无出其右的作品”。该书末尾第—句是“我说的都是真话。”为此,卢梭赢得了世人的称誉。  相似文献   

5.
施燕平 《各界》2014,(6):66-68
施燕平先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曾担任上海《朝霞》负责人之一,《人民文学》常务副主编等职,后进入上海市委“写作组”,是当代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见证人。《尘封岁月》是施燕平以日记为基础,在耄耋之年完成的回忆录,文字平实。该文就选自本书。  相似文献   

6.
博友阮直     
黎安 《各界》2011,(8):96-96
闻晓阮直的大名,大抵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束90年代初。那时,老夫还是一个愣头青,却偏偏对不受人待见的杂文和小品文情有独钟。除了想方设法购买阅读《鲁迅杂文全集》、《燕山夜话》、《当代杂文选粹》等杂文读物,还报名参加了中国杂文创作函授学院第一期的学习。在依稀记忆里,阮直当时就已在杂文界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7.
蒋萌 《民主》2010,(9):51-51
暑假又开始了,有网友总结出“暑期十大电视剧”,老版《西游记》毫无争议搞得头名,此外还有《还珠格格》、《新白娘子传奇》、《武林外传》、《红楼梦》、《三国演义》、《情深深雨濠濠》、《我爱我家》等。  相似文献   

8.
萧珊 《党政论坛》2009,(6):17-17
刘伯承出生在四川开县张家坝的一户农民家庭,虽自幼家境贫寒,但父母仍克勤克俭,在几个孩子中唯一送他上学读了书。1897年,刚刚五岁的刘伯承,进了本村的私塾读书。由于他聪明、勤奋,读过的《三字经》、《千家文》、《千家诗》,以及《四书》、《五经》和诸子等书一般都能背诵下来,并在书上做了许多圈点和批注,学习成绩十分优异。  相似文献   

9.
2000年6月19日《学习时报》发表了《落日的辉煌》一文。文章的副标题是《17、18世纪全球变局中的“康乾盛世”》。文章发表后,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作出重要批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等国内外几十家报刊先后予以转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十年过去了,在全党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中国共产党迎来自己90华诞的今天,重读《落日的辉煌》,倍感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10.
《团结》2008,(1):60-64
建国方略 1917至1919年,孙中山倾其毕生学力著《建国方略》,系统地抒发自己的建国宏愿和构想。《建国方略》由《民权初步》、《孙文学说》和《实业计划》三篇构成。《民权初步》原名《会议通则》,出版于1917年,后编为《建国方略之三:社会建设》,教育国民怎样去行使民权;《实业计划》是用英文写成的,原名“中国国际发展(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China)”,发表于1919年6月,后编为《建国方略之二:物质建设》,是“圆家经济之大政策”;《孙文学说》于1919年春夏间出版,后编为《建国方略之一:心理建设》,阐述心理建设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刘家驹 《各界》2014,(6):59-61
1986年春,解放军出版社《星火燎原》编辑部约我撰写林彪传。虽说已进入改革开放时期,要写一个已定性为“叛党叛国、谋害毛泽东主席的元凶”,我笔触的尺度怎么把握?编辑部主任王长龙给我消除疑虑,说他们编辑部准备为元帅立传,不能没有林彪,林彪是个特殊人物,写他的书,目前只能作为内部读物,出版计划已得到总政宣传部的批准,  相似文献   

12.
张传发 《民主》2011,(6):52-52
曾在央视《百家讲坛》解读过《弟子规》的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忠,曾在第三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表示,有人问他这几年讲国学、讲《三字经》、《弟子规》,最大的难处在哪里?他认为,最大的困难是,如果按照《弟子规》、《三字经》的标准培养出来的孩子,到社会上90%是吃亏的,钱文忠说:“你把孩子按照《弟子规》那样培养成忠诚、守信、孝悌、守规矩的孩子,到社会上混混看.马上被人摆平,这是大问题啊。”(2011年1月1日《山东商报》——复旦教授称按《三字经》等标准培养孩子90%要吃亏)  相似文献   

13.
《各界》2011,(10):F0003-F0003
李白(701年-762年),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相似文献   

14.
张耀杰 《各界》2011,(11):71-73
《北京人》与《雷雨》、《日出》、《原野》,并称为曹禺的四大经典戏剧,其创作时限大约在一九四0秋冬至一九四一年秋冬之间。剧中的曾皓、曾文清、曾霆老少三代如出一辙的一男二女的男权美梦,与曹禺本人在现实生活中陷入与妻子郑秀、情人方瑞以及方瑞的干爹杨振声之间的三角恋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邢建榕 《各界》2010,(11):72-76
犟脾气 早年与张奚若同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的金岳霖在晚年的《回忆录》中说道:“张奚若这个人,王蒂(周培源夫人)曾说过:‘完全是四方的,我同意这个说法。’四方形的角很尖,碰上了角,当然是很不好受的。可是,这个四方形的四边是非常之广泛,又非常之和蔼可亲的。同时,他既是一个外洋留学生,又是一个保存了中国风格的学者。”  相似文献   

16.
《党政论坛》2008,(10):44-45
苏联解体之前,俄罗斯各大报纸几乎都属于“机关报”,如《真理报》属于党中央,《文学报》属于作家协会,《劳动报》属于工会等。当然,还有按照生产部门细分的各类专业报纸。1993年l0月,《真理报》、《苏维埃俄罗斯报》和《工人论坛报》等十多种共产党的报刊停止发行,后来虽然复刊,但是除了《真理报》之外,大部分原来的党报党刊改换门庭,以新的姿态进入传媒业。  相似文献   

17.
法国传教士蒋友仁于乾隆年间绘制《坤舆全图》及编纂《地球图说》,为中国人带来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介绍了开普勒三定律以及欧洲天文学的一些最新进展,这些已为学界所熟知.但关于该图的绘制时间和图说的成书时间,看法不一,相关论著述及矛盾之处甚多.《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中的材料印证了鞠德源的观点,即蒋友仁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完成初绘,并在乾隆三十二年(1767)增补该图,实际上绘制过两次.该图是在南怀仁所绘《坤舆全图》的基础上,根据“新辟西域诸图”和“西来所携手辑疆域梗概”等资料进行内容增补,该图至今仅见手绘本,未见刻本.蒋友仁在绘制《坤舆全图》的同时,应该已经完成了一部类似《地球图说》的书稿,并按照乾隆的旨意补上了相关地图和天文图,且翰林院也遵旨对该书稿进行了润饰.因此,所谓“在深宫禁院中整整躺了三十年,才由中国学者钱大昕详加润饰地图的说明文字”一说,恐与事实不符.乾隆皇帝不仅在蒋友仁1760年初次进呈后就特别重视该地图,且专门派学者参与修改润饰,并因《坤舆全图》对世界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孔传》和《郑注》是解释《孝经》的两部重要著作。《孔传》是将人的孝行置于一个复杂的宗族系统中,强调子对父的绝对服从,对孝行的解释极为细致;《郑注》则主要是从学术上理解“孝”,强调父慈子孝的双向关系,其对《孝经》的解释体现出理性特点。《孔传》和《郑注》在文本上的变化体现了两汉时期宗族文化的形成过程,又代表着宗族形成的两种不同模式。以孔、郑为代表的士人在两汉宗族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设计者、参与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裴毅然 《各界》2011,(11):76-77
徐铸成(1907-1991年)长期主笔《大公报》、《文汇报》,名播寰内。不过,真正使他名声大噪脱颖而出的,并非其新闻专业,而是那场满地走石的“反右”狂风中,毛泽东撰写了那篇《人民日报》社论《文汇报一个时期的资产阶级方向》,  相似文献   

20.
余显斌 《各界》2014,(10):55-57
一 钟会老妈名张菖蒲,和林黛玉能够PK的,不但有貌,而且有才,是一位典型的知识女性。张美眉曾读过《孝经》,学习过《左传》《尚书》《礼记》,不然,是没法教自己儿子“四岁授孝经,七岁诵论语,八岁诵诗,十岁诵尚书,十一诵易大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