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喆 《学理论》2012,(21):21-22
城市拆迁中的公众参与有助于增强政策的透明度、促进政府角色的合理定位以及保障拆迁中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目前,我国城市拆迁中的公众参与还不完善,为了更好地发挥拆迁中公众参与的作用,必须转变传统观念、加大政策的透明度、完善公众参与的相关法律和制度等,确保拆迁中的公众参与能够有效地进行,进而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2.
公众满意度是衡量政府绩效的重要指标,城市人居环境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城市人居环境满意度指标,能够反映出城市居民对城市居住环境及政府管理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运用相关分析法对北京市内六个城区人居环境满意度进行实证分析,提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满意度的相关政策建议在于:转变政府职能,建设需求导向的城市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以公众满意度为导向的城市人居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加强城市人文环境建设;构建多元主体的城市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城市管理中的公众参与研究——基于利益相关分析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加速增长的城市化进程,公众的利益诉求成为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特别重视的内容。本文的核心在于提出一个城市管理中的公众全过程参与框架,以管理参与为要旨,将利益相关分析方法和管理工具运用于城市管理战略过程进行具体的参与路径设计,从具体区域层面和城市管理的动态过程,定位当前城市管理中的相关公众及其影响度,形成城市管理中的公众全过程参与系统,为当前城市管理引入公众参与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美国匹兹堡城市转型成功与底特律城市经营破产的对比研究,观照深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四个矛盾:城市承载力矛盾;城市人口结构矛盾;城市产业结构矛盾;城市公共管理矛盾,进而提出深圳城市发展策略转轨的四点建议:从GDP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从行政主导向市场导向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城市管理向公共服务转变。  相似文献   

5.
论城市治理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治理中的公众参与是城市资源所有者、利益主体和价值观念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和城市治理演进过程的完善与必然。我国城市治理当中公众参与的缺失、公众参与意识淡薄和制度空缺,导致城市规划、建设和经营中决策的非科学性、低效率、高成本,有失公平、伤害公众利益的行政行为多有发生。城市管理者必须加快转变职能,建立严格的公众参与制度,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6.
《行政论坛》2016,(6):103-106
城市风险治理体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治理主体包括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元结构,不仅需要政府准确、及时地制定公共政策,还应正确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到城市风险治理过程中。"互联网+"为公众参与城市风险治理搭建了良性互动和有效耦合的平台,"互联网+"时代公众参与城市风险治理的路径在于:培育公众参与城市风险治理"互联网+"思维,畅通公众参与城市风险治理网络平台与渠道,构建公众参与城市风险治理科学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
近日,中国市长协会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已进入城镇化加速时期,预计到2020年,将有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2050年则有7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也唤起越来越多的公众对城市生活的关注和审视。中国青年报社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对221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5.8%的人对目前的城市生活不满意,42.8%的人感到满意。  相似文献   

8.
清朝被推翻后,北京从封建帝都转变为民国首都.随着城市功能的转变和都市近代化的发展,城市空间格局发生了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深刻变化.其主要表现是:皇城禁苑被开辟为城市公共空间,近代交通的发展改变了城市封闭结构,新兴商业中心的兴起改变了城市商业街区的格局.  相似文献   

9.
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与模式对政府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笔者通过考察郫县智慧城市建设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从政府治理的角度探讨适合现代智慧城市的治理理念,提出相关建议:从整体出发,推进行政体制和机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管理职能,适应城市智慧化要求;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改善企业投资环境;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行政监督和问责;深化审批制度的改革,激发社会活力;以人为本,改善智慧城市治理理念;公众参与,拓宽智慧城市的多元途径;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升智慧城市的综合水平;建设电子政务,推动政府治理走向智慧化时代等对策建议,从而推进国家以及政府在城市治理领域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转变,城市发展模式也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从城市发展的历程来看,发达国家的城市经历了从单纯注重经济增长到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城市的快速扩张导致城市生态危机,使得人们更新发展理念,重新回到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我国应该避免西方"发展-危机-治理"的老路,走科学的城市发展道路,实施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厉无畏 《团结》2010,(6):27-29
成都于2010年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美食之都”的称号,成为世界创意城市联盟中第二个以美食为主题的创意城市.在当前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际.成都成功申请为“美食之都”.加入世界创意城市网络,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12.
陈柳钦 《学理论》2008,(16):16-19
健康城市从概念的提出,到指标质量体系的确认,以及健康城市建设的过程无不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体现出城市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现。健康城市:城市发展的新追求。健康城市的内涵是丰富的、动态的。建设健康城市,需要从实际出发,不断发现、认识和控制健康影响因素。持续开展健康促进行动,从而不断提升市民健康素质和整个城市的健康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同时是政治权力重构的过程。具体而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城市的发展有一个从城市国家到国家城市的身份转变。当城市进入国家政治之后,国家与城市不可避免地把自身的权力结构嵌入了对方政治体系之中,从而形成了复杂的政治关系。这种关系既体现在国家的形成中,也体现在城市的转型过程中。现代城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个国家与城市权力关系调整的过程,国家无法吞噬城市,城市也无法侵蚀国家,城市与国家在双向的政治吸纳中实现城市主体的独立性,也维护着国家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4.
杨伟民 《瞭望》2015,(15):10-11
生态文明的城镇化或城镇化的绿色化,必须是一种系统性的,从宏观布局到主体形态、从城市规模到城市开发。  相似文献   

15.
邢海峰 《团结》2009,(4):36-38
城市规划事业是一项公众事业。应以公众利益、公众需求为上.从这个出发点来讲,城市规划不仅应让公众知情.还应充分实现公众参与。规划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只有依靠公众充分参与才能实现.这就需要建立起公众能够知情、参与、监督城市规划的一系列公众参与制度.包括规划的制定、修订、实施、监督等全过程.从宏观城镇化战略到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微观规划(详细规划特别是小区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等).都需要公众参与。尤其是当市场行为的某些不合理要求触及甚至严重影响公共利益时.有效的公众参与体制可以有效阻止.以保证规划能真正实现“规划为民”。  相似文献   

16.
《行政论坛》2018,(4):76-84
当下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粗放式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城市发展失衡、社会矛盾凸显等严峻挑战,城市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城市转型是城市发展进程及发展方向的重大变革,是城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结构性转变,是城市多维度、多层次的综合转型。通过转变城市治理模式实现城市转型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包容性城市治理强调城市发展"以人为本"、注重城市均衡发展、强调对多元化、异质性的包容、突出城市发展成果为所有人"共享"。以包容性城市治理推动城市转型,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城市病",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还有助于中国城市应对即将到来的国际化挑战。  相似文献   

17.
城市经营是指对城市资源和资产的市场化运作 ,它反映了城市管理模式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模式转变、并形成有效合理的现代城市治理结构的要求。要实现城市的不断增值和可持续发展 ,提高城市的区域平台价值 ,从而强化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就必须处理好城市经营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以及城市经营与城市管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姚尚建 《理论与改革》2024,(1):72-84+166
在城市发展史中,城市参与了现代国家的建构,现代城市从单一的国家权力表征逐步嬗变为资本与社会的空间结果。基于工商业的快速推动,国家对于城市的控制开始松动,城市在世界范围的增长也把大大小小的城镇纳入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城市体系之中。但是不受控制的、基于资本的权力同样支配了城乡之间和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布,进而损害了城市的核心价值。人民国家意味着人民主权,国家的城市与人民的城市拥有一致的政治目标;城市增长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转变,高水平的城市治理和高标准的公共生活,正是这一目标的体现。而实现这一目标仍然需要国家以妥善的形式重新进入城市,在权力自我约束的前提下,以人民性统领城市性,以人民性规范城市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王丹华 《团结》2008,(4):34-36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从事各项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的重要枢纽。城市公共交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也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市建设区域化中心城市和大银川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经济不断发展.人口的集聚和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交通拥堵、出行不便等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制约了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实现从"网格化管理"到"网格化治理"的内涵式提升,是顺应我国社会发展变迁、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和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从网格化管理到网格化治理的转变提升,并非简单的名词转换或技术升级,需要实现从"管控"到"服务"的治理理念转变,从"维护社会稳定"到"满足公众需求"的治理目标转变,从"单向一元"到"多维平行"的权力运行逻辑转变,从"维稳平台"到"自治平台"的治理功能转变,从"碎片化管理"到"整体性治理"的运行机制转变的五个维度的内涵提升。并要从树立服务治理理念、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格局、创新智慧化社区服务网络和构建网格化治理模式的路径依赖实现内涵的转变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