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张照片拍摄于1961年江西庐山,是20多年前笔者从北京美术馆东街郑淑芸女士那儿得到的。郑淑芸曾担任过周恩来总理的保健护士。20多年前,笔者第一次到她家时,她刚从中央文献研究室离休。郑淑芸指着照片上呈现着幸福笑容的邓颖超说:"大姐一辈子也没弄清楚,总理还会有心灵感应。"这是怎么回事呢?196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三年  相似文献   

2.
1959年夏季,一个细雨沥沥的上午,庐山京剧团的几位姑娘嘻嘻哈哈地经过庐山剧院门口,发现排队买票的一位中年男子挺面熟,哦,原来是周总理的秘书。姑娘们问:不是给总理、邓大姐和你们发了票吗?秘书笑笑说,总理和邓大姐把票都送给服务员了,他们看戏看电影从来都是自己掏钱。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和邓颖超是一对革命伴侣,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中,他们始终坚守结婚时的"八互"誓言,互爱、互敬、互助、互勉、互商、互谅、互信、互识,为世人树立了一代风范。  相似文献   

4.
正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仍按原样陈设的后客厅里,至今还悬挂着邓颖超生前十分喜爱的两幅画:西边的是原全国政协委员郭秀仪女士根据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期间与邓颖超两地分离时互传思念的海棠、红叶、芍药等绘制的国画;东边的则是辛亥元老、建国后曾任国家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何香凝老人于1950年8月为祝贺周恩来、邓颖超银婚而绘制的国画《腊梅》。  相似文献   

5.
正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仍按原样陈设的后客厅里,至今还悬挂着邓颖超生前十分喜爱的两幅画:西边的是原全国政协委员郭秀仪女士根据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期间与邓颖超两地分离时互传思念的海棠、红叶、芍药等绘制的国画;东边的则是辛亥元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家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何香凝老人于1950年8月为祝贺周恩来、邓颖超银婚而绘制的国画《腊梅》。  相似文献   

6.
倪良端 《党史文苑》2013,(13):33-35
何宝珍(1902—1934),湖南道县人。1918年入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习的何宝珍,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中共湘区委员会派赴安源,任煤矿工人夜校教员时同刘少奇结婚。1925年初跟随刘少奇到上海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作,参加五卅运动。1926年,由中共安排在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工作。大革命失败后  相似文献   

7.
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仍按原样陈设的后客厅里,至今还悬挂着邓颖超生前十分喜爱的两幅画:西边的是原全国政协委员郭秀仪女士根据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期间与邓颖超两地分离时互传思念的海棠、红叶、芍药等绘制的国画;东边的则是辛亥元老、建国后曾任国家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何香凝老人于1950年8月为祝贺周恩来、邓颖超银婚而绘制的国画《腊梅》。  相似文献   

8.
从事老干部工作20年来,凭着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对老干部的深厚感情,市供销合作总社(以下简称“市社”)离退休人员管理处处长孟完敏以儿女般的真情做好每一位离退休人员的服务工作,赢得了老同志的高度信任和真挚情感。他多次被评为天津市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9.
在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周恩来抽烟的镜头:周恩来在焦急地等待东北辽沈战役前线消息时,特意从警卫员手中要了一支烟,熟练地抽了起来。当然,电影是文艺作品,是真是假,不得而知。然而,笔者由于工作关系,曾经访谈、接触过周恩来的亲属和他生前的身边工作人员200余人,他们都无一例外地告诉我:周恩来一般是不抽烟的。  相似文献   

10.
二十、向中央的最后一个请求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后,邓颖超同志即根据周恩来的生前遗愿,向党中央请求:周恩来的骨灰不保留,撤掉。这是有56年党龄的周恩来最后一次向党中央提出的请求。  相似文献   

11.
1959年10月上旬的一天下午,一辆小车驶进中南海,停在周恩来总理办公、住宿的西花厅前。著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王少舫走下车来,见总理和邓颖超大姐已站在大门前迎候。总理握着严凤英的手说:“去年在合肥见面时,我就说要请你们来家里做客,我没有食言吧。”在小餐厅里,总理和邓大姐亲切地与严凤英、王少舫交谈。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即拟邀请宋庆龄北上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此,中央作了大量周到、细致的工作。毛泽东、周恩来在通过函电等方式诚邀宋庆龄的同时,亦派邓颖超、廖梦醒赴沪向宋庆龄面陈中央的至诚邀请之意。在中央的直接领导下,邓颖超、廖梦醒摸清情况,积极与宋庆龄进行沟通和交流,向其解释党的政策。宋庆龄经过认真考虑,适时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并于1949年9月在北平出席新政协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相似文献   

13.
1961年8月在庐山举行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会议。邓小平领导中央书记处为会议的召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筹备工作;邓小平主持全体会议时的重要讲话成为会议的总结;邓小平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当前工业问题的指示》等重要文件,为20世纪60年代国民经济全面调整,纠正"大跃进"的"左"倾错误,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伟大进程,丰富完善邓小平治国理政基本思想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4.
通过“红色丝绸之路”前往莫斯科 1928年5月,周恩来装扮成古董商人,在邓颖超的陪伴下,经大连、长春、吉林、哈尔滨前往莫斯科,参加将要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共“六大”。这是周恩来第一次去苏联。  相似文献   

15.
<正>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一直担任国家总理直到1976年1月病逝。他深爱祖国,心系人民,期盼着党能带领全国人民走上富民强国的道路,实现中国的"四个现代化"……他的这些期盼和理想,都在他的"最后一次"或"最后一个"中有所体现。笔者根据多年搜集来的有关周恩来的资料,对此略作总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顾保孜 《湘潮》2011,(2):51-56
周恩来与李富春担任正副总理职务,蔡畅与邓颖超担任全国妇联正副主席。中南海里,像这样各有正副职务、互为助手,又是终身伴侣的家庭并不多。"文革"初期,经济遭遇极大困难,周恩来想到了李富春  相似文献   

17.
2009年第5期的《红岩春秋》上刊登了《周恩来夫妇的第三位干女儿谌曼里》一文,文末提到谌曼里在华北文艺工作团工作时,将自己的两个儿子寄养在延安一位老乡家中,她牺牲后,周恩来、邓颖超、谌志笃(谌曼里的父亲)等人都曾多方寻找却未果。  相似文献   

18.
1974年6月1日:最后一次离开西花厅 1972年5月,周恩来在检查身体时发现尿中有癌细胞,随后被确诊为膀胱癌.1973年3月10日在北京玉泉山做了第一次膀胱镜检查和电灼术治疗.然而,他的病情并没有好转,而是越来越恶化了,以至于血尿不止,有时形成凝血块堵塞尿道内口,排尿非常困难,疼痛难忍.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不得不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19.
贺伟 《湘潮》2009,(11)
1960年7月上旬,时任中共中央工业交通工作部第一副部长李立三,偕妻子李莎和两个女儿上庐山休息。李立三曾4次上庐山,这是他第3次上庐山。庐山交际处根据部级干部可住别墅的规定安排李立三一家住东谷一栋别墅,但李立三坚决不同意,认为自己不是来工作,是来休息,且两个孩子完全不能享受部级待遇。最后,李立三  相似文献   

20.
2004年2月2日,周恩来的嫡亲侄女周秉德女士应周恩来故乡的邀请,专程赴淮安参加邓颖超诞辰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出席周恩来纪念馆举办的"周恩来和邓颖超文物图片展"开展仪式后,周秉德女士高兴地接受了淮安电视台记者和笔者的专题采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