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刘伟 《湘潮》2012,(4):16-21
毛泽东不是戏曲家,也不是音乐家,却有着深厚的戏曲情缘。他把欣赏戏曲当作繁忙工作之余的一种消遣和休憩方式。他凭兴趣购买收集的戏剧、曲艺、歌舞等唱片有1600多张、磁带400余盘。这些唱片和磁带反映了毛泽东的个人情趣、欣赏习惯和生活志趣,  相似文献   

2.
《湘潮》2009,(2)
2008年12月25日,以展示、收藏和保护毛泽东遗物为主要功能的韶山毛泽东遗物馆建成开馆。毛泽东遗物馆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馆内共辟有《风范长存——毛泽东遗物展》、《毛泽东主席生活用瓷展》、《毛泽东珍藏唱片磁带展》、《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珍藏艺术品展》等4个陈列,共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先后在中南海丰泽同和中南海游泳池居住了27年零3个月。毛泽东去世后留下了大量的遗物,譬如他钟爱的大量书籍、文房四宝、唱片磁带、还书条、收音机、诊疗证、小轿车、梳子、打有无数补丁的睡衣等。1990年,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中南海5000余件毛泽东的遗物移交伟人故居毛泽东纪念馆珍藏。  相似文献   

4.
《党史博览》2005年第4、5、7期刊发的《王力沉浮录》、《关锋沉浮录》和《戚本禹沉浮录》,若干描述有误,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特对其中几点作些补正。(一)《王力沉浮录》说:“1967年7月,毛泽东决定亲自去武汉了解情况。王力听说后,直接找到负责安排毛泽东行程的周恩来,要求到武汉去向毛泽东汇报情况,还说,江青已经同意了。周恩来考虑,王力是中央文革小组的人,这之前又到南方走了一趟,去向毛泽东汇报也好,就同意了。”事实不是这样。1967年6月下旬,毛泽东派谢富治、王力到云南、四川、贵州去,要他们找当地的军队和两派,就地了解情况,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宗毓 《湘潮》2023,(7):33-34
<正>文物源起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内珍藏着两盘特殊的磁带,均是老式圆盘形磁带。一盘是“东方红一号”卫星播出的《东方红》乐曲和遥测信号录音胶带,另一盘是卫星飞经首都北京和海南岛上空时直接收录、未加剪接的录音胶带,它们共同见证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也见证了中国航天强国梦的正式启航。1990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将包含这两盘磁带在内的6000余件毛主席遗物,一并移交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永久珍藏。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自己说过,他读了6年孔夫子,从8岁起开始读私塾,读的大多是四书五经,其中也有不少历史书籍。据考证,毛泽东最早读过的历史书大概应该是中国传统中学的简易读物——《纲鉴易知录》,由此开始了他对中国历史的启蒙教育。  相似文献   

7.
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珍藏的毛泽东遗物中,留有大量戏曲音乐磁带,其中绝大部分是京剧唱片,约占全部戏曲资料的三分之二。从中我们得以知晓毛泽东生前最喜欢最欣赏的戏曲种类是京剧,京剧成了他一生业余生活中酷爱的重要戏曲形式。 据有关书籍记载,毛泽东最早接触京剧是1918年,这一年毛泽东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由教师杨昌济介绍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闲暇之余浏览北京的大街小巷及风景名胜之处。这时的北京  相似文献   

8.
一、邓小平第二次复出1967年7月14日,毛泽东在武汉同王力谈话时,对邓小平作了"高度的评价。"据《王力反思录》披露:"他(指毛泽东——引者注)说,他不同意并列地提  相似文献   

9.
陈贻林 《党史天地》2008,(11):54-56
2007年的一天上午,笔者随同毛泽东的生活管理员吴连登拜访了长期在毛泽东身边工作、毛泽东稿费的知情者汪东兴.对毛泽东稿费有1.3121亿人民币的说法,向他了解毛泽东的稿费究竟是多少。  相似文献   

10.
丁毅 《党的文献》2006,(4):80-81
毛泽东一生嗜好读书,《楚辞》是他最喜欢读的古籍之一,而其中屈原的作品更是他常读的。毛泽东一生多次谈到屈原。毛泽东初读屈原作品的时间,一般认为是在1913年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次年合并到第一师范)读书时。根据之一,是毛泽东在这一阶段学习期间留有课堂笔记《讲堂录》,在这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 ,笔者利用本人收藏的革命历史文献进行了一些版本研究工作 ,发现在一些有关毛泽东著作版本的著述中存在着与事实不符的问题。笔者先后写了“谁是第一部《毛泽东选集》 ?”、“晋冀鲁豫版《毛泽东选集》清样本和初稿本”、“关于《毛泽东自传》最早中文译本的再商榷”、“《基础战术》不是毛泽东著作”、“《态度问题》不是刘少奇著作”、“对‘《毛泽东自传》发现整理出版始末’一文的质疑”、“胶东新华书店出版《毛泽东选集》是翻印大连版吗 ?”、“关于《毛泽东著作版本述录与考订》一则疑问”、“1 93 6年没有出版斯诺有关毛泽…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人尤其湖南人,从权贵政要、志士仁人到青年学子,大多佩服曾国藩.毛泽东也无不表示过推崇师法,受过其人的种种影响.1917年8月23日,毛泽东致黎锦熙的信中写道:"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在湖南省立第四师范期间的《讲堂录》,毛泽东记录了  相似文献   

13.
杨建民 《党史纵览》2008,(10):46-50
1941年3月.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由重庆到达延安。在这里.他与毛泽东有过一段密切的交往。毛泽东后来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艾青有建议和提供意见之功。在那段时间,他们通过若干封信.并有过多次长时间的交谈:艾青甚至还写了一首充满深切感受的诗作——《毛泽东》……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早期文稿》研读略要(下)胡为雄三、理清青年毛泽东所受的主要思想影响,以把握其思想形成的宽广的文化渊源在早期全部文稿中,除《讲堂录》是毛泽东学习、接受知识的直接记录外,其余绝大多数都是他的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他的综合、鼎新和创造。故要从文...  相似文献   

15.
《沁园春·雪》写于何时何地 1945年抗战胜利后,毛泽东飞抵重庆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其间,柳亚子赠毛泽东七律一首,同时向他“索句”。毛泽东便把9年前创作的《沁同春·雪》书赠给柳亚子,许致信云:“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  相似文献   

16.
1960年1月,中共福建省委向党中央转呈了中共清宁县委请求毛泽东手书《如梦令·元旦》诗词的报告,毛泽东转请邓子恢同志手书。这一决定是具有深刻意义的,表达了毛泽东对邓子恢这位闽西红军和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领导成员的肯定和感激。邓子恢在题跋中注明的“兹录毛主席在卅年前红军进军清流所作如梦令词一首以资纪念”,是经请示毛泽东后得出的符合历史的定论,证明毛泽东《如梦令·元旦》创作于清流。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伟大领袖毛泽东身居高位,但对曾给自己以教诲、帮助和支持的老师都充满了尊敬和爱戴,堪称楷模。他许多尊师的故事都已为大家所详知,现再录两例以飨读者。一、毛泽东与维新老师李漱清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与无产阶级革命家,但他在小时候,受母亲的影响,却信仰过神佛。他跟妈妈一起去庙里磕过头、拜过佛,特别是慈母重病时,孝子毛泽东还不  相似文献   

18.
张艳 《北京党史》2006,(5):60-61
施拉姆是国外研究毛泽东的一位非常出名的学者,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施拉姆教授相继发表了许多研究毛泽东的著作和论文.《毛泽东》就是他早期的一部力作。他以敏锐的洞察力、独特的观点、新颖的思维把对毛泽东及其思想的研究推到了一个更新的层次和水平。总的来说.该书不管是内容的博大精深.还是思想的深邃明澈,都有许多破陈出新的地方。该书在1987年由红旗出版社出版发行之后就没有再版过.但是经典的东西总是历久弥新,它还是很值得阅读。总体来看,与国内研究毛泽东的著述相比.它有很多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是政治领袖.不是一般的文人或专业作家.他的文章源于他的政治生活.一般来讲。政治家的文章一方面天生的高屋建瓴.有雄霸之气:另一方面又理多情少,易生枯燥之感。但毛泽东巧妙地扬长避短,文章既标新立异,又光彩照人。毛泽东之后有许多人学他,也写文章,还出书,但迄今还没有人能超过他.  相似文献   

20.
1906年,毛泽东13岁,从师毛字居,读《左传》、《古文观止》。《古文观止》成书于清康熙年间,所收文章,上自东周,下迄明未,共220篇,几乎都是文学史上有代表性的作品,称得上是一部古文精品选本。其中有北宋范仲淹的《严先生调堂记》和《岳阳楼记》两篇文章。毛泽东很喜爱《岳阳楼记》,读得烂熟,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志趣,对他很有影响,启迪着他开始去关注社会、人生,有了一种橡俄的社会责任意识。1913年IO至12月间,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所做的课堂笔记《讲堂录》中,几次写到了范仲淹。如11月23日《修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