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运河遗韵     
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扬波逐流两千余载。作为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它的挖掘,绵亘几个朝代。从秦时起,历代封建王朝基于政治、军事、经济的考虑,就开始不断开挖大运河,至隋炀帝时,经过3次大规模的修整和开凿,一条连接南北的水运走廊方才成形。作为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杭州段,它的形成同样经历  相似文献   

2.
大运河,这条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人工河,在中华大地上奔流不息了近2500年。有人赞誉它是中华民族“流动的血脉”,有人评价它比长城的文化价值更高。然而,在长城“申遗”(申请载入世界遗产名录)成功20年后,大运河却至今徘徊在“世遗”门外。要让世界记住大运河,我们自己首先要重拾记忆。  相似文献   

3.
《河南政报》2013,(6):38-39
豫政办[2012]159号有关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为进一步加强大运河河南段遗产保护工作,提高遗产开发利用水平,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加强大运河河南段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航程最长的运河,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和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大运河河南段遗  相似文献   

4.
开凿于一千三百年前的大运河纵贯江苏全省。记者沿运河访问,发现这里正焕发出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郭守敬,字若思,顺德邢台人。生于1231年,卒于1316年。他是被推崇的我国古代八大科学家之一,在天文、数学及水利工程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 大运河是我国历史上伟大工程之一,从北京到杭州共1700多公里长。公元前485年开凿的邗沟是大运河最早的一段工程,至郭守敬开通“通惠河”后大运河全航程才全部开通。  相似文献   

6.
天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400多年前的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从那时起.它就成为南北漕运的主要通道。至20世纪初叶.天津已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城市和重要的海陆空交通枢纽。  相似文献   

7.
大运河与中国古代运河城市的双向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运河与古代运河城市相伴而生,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推动,互为影响。一方面,大运河影响城市的兴衰变化,影响城市的规模与等级、性质与结构以及其分布和体系;另一方面,运河城市也影响着大运河和运河体系的发育,影响着运河网络结构的改变和功能的发挥,推动着运河开凿技术的提高和运河管理制度的完善。运河营造了城市,城市推动了运河的不断发展,城因运而兴,运因城而凿,运河与城市一起又推动着运河城市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变迁或改道又会导致运河城市的变迁甚或衰落。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的版图上,有一条世界上开凿最早、线路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它象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由北向南,一泻千里。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后,从南岸的镇江谏壁口出发,蜿蜒穿越常州、无锡、苏州,直至苏浙交界的鸭子坝,全长208.2公里,人们习惯地称之为苏南运河。苏南运河始建于春秋末年,2000多年来以大自然赋予的巨大能量使千万艘轮船川流往返,又以母亲般的情怀,哺育着一代又一代江南儿女,“摇  相似文献   

9.
徐宁 《群众》2020,(20):35-36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运输动脉,凝聚着与自然斗争共处的中国智慧,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我国启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以文化建设为引领,带动经济、社会、生态等各项建设,让这条具有独特历史文化价值的古老河流,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更加活起来、美起来、火起来。江苏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带江苏示范段建设,其中,运河文旅成为沿运河多个城市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主抓手,进一步拓展了"水韵江苏"的文化内涵。如今,挖掘运河文旅资源新活力、寻找和发现文旅投资的新机遇、激发文旅融合新潜能,更好发挥"运河文化+"优势,已成为江苏文化投资事业发展的迫切课题。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3月25日,大运河滑县段两岸盛开的桃花、李花引来不少踏青的游人。在安阳市人大代表、滑县慈周寨镇北李庄村党支部书记刘洪选看来,从年初人代会上的一件议案被提出,这条流经滑县1800年的大运河就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这是一条怎样的河流?她如何滋养了这方土地?一路流来的文化之河行走在大运河滑县段河堤上,放眼望去,古村落、古码头、古城墙将一条宽阔的河流簇  相似文献   

11.
孙晶 《人民论坛》2015,(7):60-63
如果说社会人的流动是无数彼此碰撞的浪花,政治精英的流动则更像是政府和执政党开凿的一条人才大运河:流向明确、注重效率。“未来型”流动机制强调治理精英的养成教育,重在选苗子,培养政坛的明日之星;“管理型”流动面向已经具备相当工作年限和经验的中高层领导干部,重在培养其跨越管理的能力和一盘棋的观念;“出路型”流动,给年长者提供夕阳条款,以助其发挥余热。与此同时,精英流动具有两面性。在完善积极的精英流动机制方面,我们同样有很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2.
报载,有关方面正在着手京杭大运河的保护与申遗(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考察。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历史上众说纷纭,较为典型的有"纵欲游乐"说,"搜刮财富"说,"征辽军备"说数种。隋亡唐兴,岁月相连,  相似文献   

13.
大运河不仅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距离最长的运河,还被世界公认为与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和印度佛加雅大佛塔齐名的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也是其中目前惟一还在利用的工程。1980年代,新华社编辑的大运河有史以来第一部《中国大运河画册》,成为当年国际上的畅销书;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运河》,成为当时央视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产生了巨大的轰动。但遗憾的是,这么个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反而在今天,在国内的认知和重视程度远不能和万里长城相比,而且现在已到了缺水“断奶”、污染与破坏加剧,再不保护就有可能消逝的危机关头。2005年底,3位著名专家联名写信给大运河流经的18个市区的市长,呼吁联合申遗;200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58名政协委员提交的关于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议案,使大运河再次成为全国注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第54号《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已经2012年7月27日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部长蔡武2012年8月14日第一条为加强对大运河遗产的保护,规范大运河遗产的利用行为,促进大运河沿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大运河遗产,包括隋唐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的水工遗存,各类伴生历史遗存、历史街区村镇,以及相关联的环境景观等。近代以来兴建的大运河水工设施,凡具有文化代表性和突出价值的,属于本办法所称的大运  相似文献   

15.
许明 《政策瞭望》2008,(12):37-39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全长约1794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流。拱墅是隋朝时江南运河开挖的最南端。目前,运河杭州段全长39公里,  相似文献   

16.
大运河不仅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距离最长的运河,还被世界公认为与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和印度佛加雅大佛塔齐名的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也是其中目前惟一还在利用的工程。1980年代,新华社编辑的大运河有史以来第一部《中国大运河画册》,成为当年国际上的畅销书;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运河》,成为当时央视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产生了巨大的轰动。但遗憾的是,这么个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反而在今天,在国内的认知和重视程度远不能和万里长城相比,而且现在已到了缺水“断奶”、污染与破坏加剧,再不保护就有可能消逝的危机关头。2005年底,3位著名专家联名写信给大运河流经的18个市区的市长,呼吁联合申遗;200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58名政协委员提交的关于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议案,使大运河再次成为全国注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未来的大运?     
大运河不仅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距离最长的运河,还被世界公认为与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和印度佛加雅大佛塔齐名的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也是其中目前惟一还在利用的工程。1980年代,新华社编辑的大运河有史以来第一部《中国大运河画册》,成为当年国际上的畅销书;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运河》,成为当时央视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产生了巨大的轰动。但遗憾的是,这么个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反而在今天,在国内的认知和重视程度远不能和万里长城相比,而且现在已到了缺水“断奶”、污染与破坏加剧,再不保护就有可能消逝的危机关头。2005年底,3位著名专家联名写信给大运河流经的18个市区的市长,呼吁联合申遗;200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58名政协委员提交的关于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议案,使大运河再次成为全国注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陈爱蓓 《群众》2022,(17):31-3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和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江苏拥有700多公里的大运河干线和400多公里长江岸线,长江、大运河一横一纵,构成江苏发展的坐标轴,中央把江苏确立为大运河、长江两大国家文化公园的重点建设区。  相似文献   

19.
夏锦文 《群众》2020,(1):46-47
千里通波的大运河,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传承,更日益蝶变为区域发展的动力,沿河流域开发越来越受关注,日益成为沿运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绵延隽永的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智慧产物,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与国家形象,将“通、统、容、合”的精神内核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绘。融通的文化特质体现在大运河的水系联通、地域沟通、经济往来互通和国际贯通中,构建了自唐宋以来国家经济运行的中枢命脉,成为南北、中外多元文化交融的纽带。一统的文化内涵体现在国家治理的智慧上,相伴运河开凿而实施的漕运制度、盐政制度和巡视制度,巩固了疆域版图,有效维护了政权的一统。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20,(13)
正大运河江苏段是江苏珍贵的文化名片,她犹如一条光彩照人的翡翠项链,链接起江苏南北各市的文化瑰宝,让分布在江苏大地各具特色的文化资源融入"水韵江苏"的文化版图;大运河在全国是一条线,在江苏是一张网,大运河及其支线运河支撑起江苏13个城市共进取,共繁荣的发展愿景。2020年是大运河申遗六周年,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在顶层设计、遗产保护、文化研究、河道治理、文旅融合、区域发展等多个方面多点发力、系统推进,力争建成全国样板段、示范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