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钱钟书《围城》里的这句经典名言,用在“借调”干部身上,竟是如此贴切。一方面是在约定俗成中形成的上升阶梯,一方面是冷暖自知的借调生活;一方面是想搭上借调便车的普通公务员,一方面是想尽快结束等待的弱势群体,“城”内“城”外显然两重天地。  相似文献   

2.
幸福的婚姻生活是令人向往的,但现实却常常使相当一部分青年的婚姻理想跌落。五十年以前,钱钟书曾形象地把婚姻比喻作“围城”,展示了当时人们对婚姻两难选择的矛盾心理状态。今天有关“围城”的困惑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解除,相反有关“围城”的讨论此起彼伏。上海青年婚恋调查中就发现:对“围城”现象表示认同和强烈认同者高达40.31%,其中42.43%的人为已婚者;相当一部分青年(占认同者总数57.57%)还未“进城”就已对“城内的生活”产生怀疑与失望。在对“结婚是爱情的坟墓”这一观点所作的判断中,有近20%的人明确表示赞成,25.56%的人不表示异议,相比之下,持坚决否定态度的人仅占11.65%。“围城”理论直接导向青年的婚姻实践,于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怪”现  相似文献   

3.
这些年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从政府职能部门到具体的经济活动人,都看准了文化潜藏的巨大经济潜能。纷纷利用各地文化资源来为经济“搭台”,“经济戏”唱得高潮迭出成绩斐然。但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4.
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之间存在着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隔障或壁垒,并由此引出一些文化误解与冲突,可以把这种现象叫做"围城"现象.从哲学上来讲,对文化围城问题可以从文化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等角度来进行探索.如果说现代化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则在现代化问题上也存在着一种非常深刻的"围城"问题."文化围城"今天具体表现在对于现代化、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些思想误区,我们应当走出"围城",从而为人类文化的未来发展做出我们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5.
《围城》是中国40年代学者钱钟书先生所著的一部著名长篇小说,发表后在华语文坛确立里程碑地位;但在随后的40年间,因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这本小说成为“毒草”、“四旧”,在中国大陆遭到禁锢,直到80年代才重见天日。《围城》描写的是人性的欲望怪圈——主要表现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要件中:如婚姻、事业……等方面循环往复的“进进出出”;回顾这本小说40年的际遇,又何尝不是经历了一回人性的“围城”呢?文章尝试从文学的历史观批评方法入手,浅析《围城》所蕴藏的深刻人性认同在约半世纪后掀起回归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我们知道,文化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反过来,文化也制约人,影响人,创造人。换言之,人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受到特定的文化环境的制约、熏陶而潜移默化地完成个体社会化的过程的。鉴于这样一个事实,有学者比喻说:“人要想离开他生活于其中的文化而独立存在,就像想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是绝对不可能的。”更何况时代演进到今天,大众文化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民间通俗文化的同义语了。它鼓动着工业化生产和商品  相似文献   

7.
被称为“国考”的公务员考试,其热门程度不言而喻,但在不少公务员眼中,这个岗位无异于“围城”。《河南商报》记者分别对普通民众和基层公务员做了一个调查,超六成受访民众羡慕公务员,六成受访公务员称有过辞职念头,但最终无一人辞职.  相似文献   

8.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陈独秀曾发出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之觉悟”的呼声。而今天,各地以文化为突破口,纷纷打起了文化强市、文化兴市、文化立市、文化盛市的旗帜:西安、成都、苏州、杭州、深圳、珠海……它们在寻找本地的文化之魂,在呼唤“魂兮归来”一我将之比喻为今天的“吾人最后之觉悟”。  相似文献   

9.
《监狱文化论》提出“监狱文化”这一思想文化“母题”,要在监狱学公共场域中构建一块独具特色的文化与学术空间。人文精神是现代监狱文化的核心内容。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根本出发点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以人为中心。《监狱文化论》在基本理论构建中的最大特色或最大突破是引进了“文化研究”的研究方法与路径,把“监狱”作为“文化”进行研究。在转型与重构问题上则围绕“监狱权力”这一核心问题,深度探讨了监狱文化领导权的构建路径和中国式的“规训与惩罚”的本质与特征。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要想成为可能,一定要切实做到“四个必须”:必须坚持走科教兴国、科技创新之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日益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必须法、德并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必须以人为本,保证个体的全面、自由、充分发展;必须以“仁”为本,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学习语言必须理解文化。外语教育必须兼顾对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认同。“中国文化失语”源自传统观念中“中华文化认同”意识的欠缺。要想在今后的外语教育中消除“中国文化失语”现象,首先要重视“中华文化认同”的意义,然后在政策、教材与教师等具体方面着力改善。  相似文献   

12.
人是应该有点“个性”、有点“脾气”、有点“火性”的。大凡人在义愤之极常有“拍案而起”之举的。我想这“拍案而起”不仅仅是一个心理过程,而且还包含  相似文献   

13.
论后喻社会中的文化反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代社会 ,文化反哺现象已越来越普遍。作为跨世纪的一代 ,“第五代人”在文化反哺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文章从“第五代人”的社会性格入手 ,分析了“第五代人”文化反哺现象的原因及其产生的社会价值。最后 ,文章就如何正确引导“第五代人”文化反哺做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4.
人事快言     
《人事天地》2007,(9):61-61,62
“两根树枝相接近,蜘蛛就要挂网”,这是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中的一句话。有些饭局,看似不影响公务,实际上是“鸿门宴”。  相似文献   

15.
企业管理主要表现为对人的管理,要以理管人,以文化人,在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中彰显人性。企业管理重在“理”,以理管人“理”要到人,而“理”来自于实践、沟通与学习;企业文化重在“化”,以文化人“化”要到心。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的融合要到人入心,就是要实现从使用人到用好人、从管理者强到员工强、从体系好到文化好的三个转变,实现人与企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央“抓大放小”方针的贯彻执行,无数小企业纷纷转换机制,或拍卖,或承包,或租赁,或股份合作,极大地增强了企业活力,逐步适应市场机制的要求,有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近年来,不少小企业经营者似乎有一种共识:“把企业做大”,“挤身大企业”,“进入500强”,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微型”企业,也想“包装”上市,成为“大公司”。这一方面反映了经营者的雄心壮志和无所畏惧的勇气,  相似文献   

17.
在近年来出现的文化热中,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观点相当流行,有的人甚至说“传统文化是一堆发出腐烂气味使人窒息的垃圾”,需要“彻底清除”。这种观点在一部分人中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他们误以为我  相似文献   

18.
华夏民族在自己的独特生活实践中 ,通过观天察地 ,体物悟道 ,逐步构筑起“仁智合一”、“以德为本”的独特人格发展模式 ,从而与西方传统表现出迥然相异的风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着道德观念和道德体系的重构。文化的核心是人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中华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就应始终把现代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完善、把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对传统教育进行科学扬弃。阐明了现代教育的三大主要特征及其相应对策。一是注重“四位一体”素质教育,使思想政治素质、文化(人文)素质、知识能力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全面增强;二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分析了教育的继承功能与创新功能、以“教”为中心与以“学”为中心、“学会”与“会学”以及“以人为本”与“以管为本”之间的关系;三是造就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传统教育偏重专业对口,教学内容结构单一,缺乏与相应学科的渗透交叉,培养的往往是“螺丝钉式”的人才。现代教育着力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强调软化学科界限,打破专业“围城”,建立“精、博、新”的课程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日本文化中“人”的观念米强“人的本质”是什么?人如何认识自我?这是人类的永恒课题。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于“人”的观念有不同的认识。世界上并不存在得到所有人认同的“人”的观念。文化背景在规定“人”之观念时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语言与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