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达 《中国公证》2013,(10):32-34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公证业务蓬勃发展。可诚如以上同仁所说,公证的核心业务依旧是房产、继承、证据保全等传统业务.新型公证业务发展缓慢。不少公证员宁可不办证、少办证。办证方式陈旧。业务种类单一。也不愿意改进办证方式、拓展新的公证业务。为什么公证体制改革这么多年了。可公证业务创新动力依旧不足呢?从市场发展角度来看.往往在市场发展初期没有创新,因为那时候市场需求单一、也没激励机制,大家都吃大锅饭。做多做少一个样.所以基本没有创新动力。  相似文献   

2.
刘沛佩 《中国公证》2013,(10):29-30
公证业务的传统与创新.其中包含了两个较为重要的点,一是传统公证业务做得怎么样。是否产生了新的会对传统业务发展产生阻碍效果的疑难问题.从效用上来说是否满足了公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二是在做好传统业务的前提下,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公证涉及的领域是否有进一步拓展和发展的可能。就本人执业的经验来看.传统业务本身发展没有问题.只是在承办传统公证案件的过程中往往会碰到我们从未接触过的实例,譬如当事人提出的各种类型的合同公证申请。  相似文献   

3.
杨少飞 《中国公证》2013,(10):32-32
业务创新是公证行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但谈到创新就不能离开公证的传统业务,传统和创新是公证业务发展割裂不开的两个方面。传统业务是公证行业的主干,是公证制度设立的初衷;业务创新则是公证服务于社会的新方向,是行业繁荣发展的源泉。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探讨了公证机构开展常年公证法律顾问业务问题。认为:常年公证法律顾问业务的开展,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十二条第(四)、(五)项的法律事务,且应大力开展该项业务,以提高公证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进国家公证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金融公证业务概述“金融公证业务”并不是一个严谨的科学概念.而是公证行业内的约定俗成的对所有与金融业务或金融机构相关公证业务类型的总称。实务中,也有人称这类业务为“金融公证”或“金融事务公证”,但其内涵和外延均与本文所称的“金融公证业务”无异。曾见有些文章试图给“金融公证业务”下定义.如金融事务公证是指公证机构依法证明当事人在金融活动中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李静 《中国公证》2013,(10):35-36
公证业务的创新.我觉得有以下具体三个点可以考虑:第一是提存业务。目前我国法律有明确规定的提存部门仅有公证机构。但公证机构在实践中往往出现提存难办.业务不断减少。并有被其他部门类似业务代替的现象.完善提存公证事务.发挥公证在提存中的作用.是需要我们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提存公证业务分为清偿类提存和保证类提存两种.保证类提存公证的业务发展十分迅猛.相比之下.清偿类提存公证的业务量则非常的少。  相似文献   

7.
公证业务辅助人员,简而言之是指在公证机构中辅助公证员办理公证业务的工作人员。笔者在部分公证机构调研时了解到,在收集各类证明材料、核实证据材料、讨论公证疑难  相似文献   

8.
何成辉 《中国公证》2010,(10):39-41
一提公证业务拓展.人们就下意识认为是开拓新的公证领域,比如公证在金融、不动产领域的拓展,这是一种外延式拓展。笔者认为还有一种途径,就是在原有的公证领域中深耕细作.提高服务质量及层次,深度挖掘群众公证需求,此为内涵式拓展。  相似文献   

9.
郑俊 《中国公证》2013,(10):28-29
《公证法》颁布实施八年来,公证在服务经济、维护和谐、保障民生等领域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正日益凸显。虽然目前各地公证机构仍在积极拓展服务领域.但不难发现。目前公证的核心业务依旧是遗嘱、继承、证据保全等传统业务,相对于三十年前的公证业务类型.现在的新业务在整个公证业务量中所占比例并不突出。这也造成了两个后果.一是部分公证员多年来业务单一,长期处于某几类公证业务的机械重复办理状态中.难以体现公证员作为法律专业人员的法律价值:二是公证行业被禁锢在一个以“认证”为主的领域。难以充分发挥其作为独立法律制度的价值。因此,公证创新就成了公证行业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程序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公证作为一种程序性的证明过程,本身需要遵循严格而完善的程序,而公证业务规范是提供这种严格而完善的程序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不断加强公证业务规范建设不仅是我们行业的一件大事.更是我们行业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在中国公证协会于2008年2月25日举办的十七大精神培训班上,段正坤会长强调指出,在新的一年我们要“集中精力做几件对公证行业发展有重大意义的大事,集中精力做几件对公证员切身利益有重大意义的善事.集中精力做几件对提升公证公信力有重大意义的实事.集中精力做几件对提高公证行业社会形象有重大意义的好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公证》2014,(1):62-62
正为了进一步提高公证人员业务水平和执业能力,切实加强公证质量建设,辽宁省司法厅于2013年10月26日,利用全省视频会议系统举办全省公证业务培训班。培训班特邀司法部律公司何敏副司长、司法部律公司公证业务指导处张为了进一步提高公证人员业务水平和执业能力,切实加强公证质量建设,辽宁省司法厅于2013年10月26日,利用全省视频会议系统举办全省公证业务培训班。培训班  相似文献   

12.
王剑 《中国司法》2005,(12):47-50
2005年8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以下称《公证法》),这是我国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包括公证业务的范围在内有关公证的重大问题进行了规定。《公证法》的实施必将对规范公证业务、发展公证事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公证法》中将公证业务规定为  相似文献   

13.
阎建明 《中国公证》2004,(12):17-20
长期以来,公证业务领域不断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困扰.因此,不断探索公证业务新领域,就成为公证行业生存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4.
在创新中发展的法国公证业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法国公证业务与我们国内公证业务最大的不同在于,法国公证不以公证书制作为限,其业务范围还包括法律顾问与咨询、法律事务谈判等服务,因而公证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和深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银行信贷资金监管公证业务在许多地区开展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2000年起,厦门市鹭江公证处又率先开展了房地产预售资金监管公证业务。这两项公证业务的开展,引起了国内法学界、金融界、房地产界的极大关注。为做好银行信贷资金监管和房地产预售资金监管等新型资金监管公证业务的学理研究和实践总结。研究和论证此类公证业务的可行性、法定性和实效性,确保该项公证业务合法、规范、健康的发展。充分发挥公证在防范金融风险、保护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方面的作用,2002年3月12日至3月15日。中国公证员协会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了资金监管公证业务研讨会。我们在编发本次研讨会理论综述的同时,还将以专题或其他形式继续编发研讨会上的优秀论文,也希望各界读者继续关注“资金监管”这一话题的继续深入。  相似文献   

16.
近年,随着公证机构从行政职能部门改制为自主承担民事责任的事业法人,最初由行政部门进行公证业务指导的单一模式已经发生转变。针对我国目前公证行业的现状,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公证业务指导体系已经成为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追溯我国公证业务指导发展的历史沿革入手,力图从担当公证业务指导的主体、指导的形式与手段、被指导对象以及几种实现途径各自的优劣等几方面,对公证业务指导可能的实现途径作一分析,并结合国外成熟做法提出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金融市场调控政策的变化.市场主体对委托贷款业务的需求逐渐增多.申请办理委托贷款类公证的当事人亦日趋增多。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办好委托贷款类公证业务.有必要对办理该类业务的几个主要法律问题进行探讨梳理.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公证一直以来都是深圳市公证处的主流业务,这是深圳市公证处对公证业务进行对比与遴选之后而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多年来,深圳市公证处一直延续这一决策,并根据时代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变化不断进行修正和完善,解决在业务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公证服务房地产市场的新途径、新方式,坚持与时俱进,以确保房地产公证业务常青.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公证》2008,(8):61-61
截止到2008年6月底.天津市司法局公证管理处圆满完成天津市公证信息网络平台系统(业务和管理软件)设计、安装以及上线部署投入使用工作。该信息网络平台系统包含公证业务软件及公证管理软件两部分.业务软件用于各公证处办理日常业务和内部管理,管理软件则用于行业管理部门的动态监管及数据统计分析。两套软件的顺利连接使用.实现了对公证业务和管理的规范化以及公证业务信息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20.
张烽 《中国公证》2014,(9):36-37
正一、公证法律顾问业务及其法律法理依据与通常意义的公证业务相比,公证法律顾问业务是一种综合性的公证服务,业务内容是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各类公证业务,如公证法律咨询、法律文书的代写、保管、提存、登记等事务和合同、保全证据、招投标等公证法律法规许可办理的各种公证事项都可能涉及。公证机构可以通过与服务对象签订公证法律顾问服务协议确立公证法律顾问的法律地位。对服务对象来说,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