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方 《中国公证》2012,(3):13-16
记者:多年来,据我所知.作为中国公证协会公证文书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您一直致力于公证文书改革,首先能否请您给我们简要回顾一下公证文书改革走过的历程?薛凡:呵呵,你的提问开门见山。我也就直奔主题吧。公证文书改革是中国公证行业的一件大事.早在1998年这件大事就已开始启动,那一年春天。在司法部的召集和主持下,我和一些公证同行会聚南京.花了大约两个星期的时间,反复研讨、论证。起草了新的公证书格式报司法部审定,那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要素式公证书”这个全新的概念.当时就有一种焕然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  相似文献   

2.
2007年1月10日,对于中国公证界来说是一个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日子,这一天,全国公证岗位培训知识竞赛落下帷幕。这是中国公证界有史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知识竞赛,是深入开展司法部倡导的全国公证岗位训练活动的具体步骤之一,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正式实施之年举办这次大赛,其意义显得尤为重大和深远。我有幸代表黑龙江省参加了这次竞赛,虽然因为多种因素我们未能进入决赛,但这次难得的机遇让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系统的业务培训,获益匪浅,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3.
走进南开     
我与南开结下的第一段情缘是2005年7月公证执法树形象检查,那是第一次去南开区司法局,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条崎岖不平的小巷和隐于检察院后身的办公用楼。  相似文献   

4.
《中国公证》2014,(12):9-11
正值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公证工作系统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司法行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公证工作会议精神,服务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之际,同时,全国公证行业正在深入开展“让人民群众能感知的公证公信力”实践活动期间,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公证行业行风监督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很有意义,对于加强公证公信力建设,推进全国公证行业行风建设,保障公证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公证》2012,(5):59-59
4月20日消息,我国首个针对网络游戏虚拟帐号所提供的公证服务即将推出,它由上海市宝山公证处与巨人网络《征途2》项目合作推出。这也是第一次有国家公证部门介入虚拟财产公证领域。  相似文献   

6.
我第一次接触公证是在三年前,那时我已是一名执业律师,受某唱片公司委托,代理其著作权侵权纠纷案,需要获取有关侵权的证据,虽然盗版在国内已是一种四处存在的客观事实,但这种客观事实不加固定不便于作为呈堂证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我想到了请公证员配合一同前往购买侵权物品,并由公证员证实整个购买取证的过程,后经与原云南省公证处联系,得知这叫做保全证据公证,并由该处予以办理出具了《公证书》,使我轻而易举地拿到了有效证据,对该案的事实认定起到了有力作用。从这个案件开始,我初步接触到了保全证据公证。  相似文献   

7.
王福家 《中国公证》2006,(12):24-29
各位代表: 我受中国公证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的委托,向中国公证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报告本届理事会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公证》2007,(7):36-36
上海市公证协会第三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07年6月26日召开。上海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吴志明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全市公证员断推进公证队伍建设和业务建设,进一步体现公证“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工作宗旨。  相似文献   

9.
《中国公证》2010,(1):14-1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各位来宾:在全国公证行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满怀信心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证事业改革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中国公证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了。这是全国公证行业的一件大事,是一次凝聚行业力量共绘公证事业发展蓝图的盛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誓师会!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公证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对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莅临本次大会表示诚挚的欢迎!对大会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10.
前些年公证的市场化改革对公证制度的伤害是不言自明的。自2000年司法部发布一系列公证改革政策、在部分地区开展合作制公证机构试点工作以来,公证行业便形成了行政、事业、合作(伙)三种体制并存的局面。自此,在公众的视野中,公证行业第一次有了高度商业化的不正当竞争的名词,第一次有了市场唯利是图的拉证源、给回扣、贬对手等现象,这类空前混乱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公证》2007,(4):63-6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公证复查争议投诉处理工作,维护公证执业秩序和公证行业信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公证程序规则》和《中国公证协会章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2.
王潇  罗婧 《中国公证》2012,(7):27-30
2006年9月20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涉及公证民事诉讼若干问题的解答》,其中对于如何确定公证机构赔偿责任的范围作了如下解释:“因当事人提供虚假材料.故意隐瞒真实情况.同时,公证机构在审查、核实中也存在过失.导致错误发生的.由于错误发生是由于公证申请人的故意所致.因此。公证申请人应当承担全部赔偿责任,而公证机构也应当对其相应的过错.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这是全国第一次通过司法解释的形式关注公证机构承担补充责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刘江 《中国公证》2006,(8):64-64
十二年前,我带着参加工作后的兴奋和对未来的憧憬,告别生活多年的校园,来到了城固县公证处。刚来到公证处的时候,公证对我来说是一片空白,主任让我和他用一个办公室.跟着他学习。我在心里认定这就是我步人社会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任老师了,随后的日子里,我一边跟着老师实践,一边学习公证业务书籍,遇到疑难的公证事项,所有的同事都是我的老师,对业务知识的渴望成为我最大的追求。在各位老师、同事的鼓励和帮助下,加上自己不懈的努力,半年后我终于开始独立工作了。俗话说: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磨练,难以炼成钢铁。在公证这个大熔炉里,我深深地认识到,青春只有在奉献中才能燃烧。  相似文献   

14.
一、坚持第一要义,用发展的战略推动公证事业不断前进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对公证行业来说,公证能够被社会认可、使用。能够满足当事人和公共利益的需求.靠的是发展:公证机构队伍壮大、素质提高、公证公信力提升。靠的是发展;公证机构办公环境、办公条件的改善,靠的也是发展。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我们必须把发展作为推动公证事业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公证前进中的问题,是新时期我国公证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5.
1999年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之后。中国公证员协会正式从司法部律师公证司分离出来。开始独立行使行业管理职能。“万事开头难”,协会的组织建设和职能建设如何开展?管理职能如何落实?如何建立适合我国公证工作特点的行业管理体制?针对这些问题,协会在第一次常务理事会上进行了研究。明确  相似文献   

16.
2014年10月17日,司法部副部长赵大程出席全国公证行业行风监督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讲话,强调加强行风监督是新形势下公证工作的重要任务,公证行业监督指导委员会委员要深入公证行业开展监督,公证机构和公证员要真诚接受行风监督,司法行政机关和公证行业协会要重视加强行风监督。  相似文献   

17.
阎梅 《中国公证》2008,(1):63-64
细细算来,我从事公证工作已有二十多年了,其间摸爬滚打,从最初的打字员、助理到现在的资深公证人,品味了公证工作的苦辣酸甜.这些味道早已渗入我的公证经历,久而醇之,暖我心怀。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0月27日,以中国委托公证人(香港)协会主席黄张敬瑜为团长的中国委托公证人(香港)协会理事会代表团一行12人来访中国公证协会。这是中国委托公证人(香港)协会于2009年8月换届之后第一次来访。中国公证协会会长段正坤接见了代表团一行,副会长吴明德代表中国公证协会与代表团进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公证》2013,(8):10-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证协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维护和增强公证公信力,全面推进公证行业行风建设,充分发挥公证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职能作用,现就进一步加强以公证公信力建设为重点的公证行业行风建设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依法履责、充分履责、规范履责、诚信履责"的总要求,以维护和增强公证公信力为核心,切实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强化窗口作用,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维护公正、恪守诚信"的公证队伍,树立公证行业良好风气,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平安中国建设,促进法治中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  相似文献   

20.
2014年5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全文见第25页。),于2014年6月6日正式施行。这是最高人民法院第一次通过专业司法解释的形式对公证活动进行规范,对公证执业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若干规定》发布后,最高法院、公证界以及法学界有关人士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解读。北京市公证协会会长、北京市长安公证处主任周志扬认为,《若干规定》的出台是完善公证救济制度的重要举措,为正确审理、解决公证机构与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之间的纠纷提供了一套较为全面、稳妥的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