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也许人们会想.任何公证人都会认为可以很容易地描述他沿袭了成千上万次的公证的过程.实际上并非如此。公证人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公证工作中都在做些什么?他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当事人在申请公证时.他所追求的目标又是什么?这两个目标是一致的还是分离的?有人认为。公证过程的结果——公证书.仅仅是一种证据。一种法律效力比较强的证据.公证的过程仅仅是出具这样一份作为证据的公证书。公证人在公证过程中只是一个被动的旁观者、记录者,公证处则仅仅作为一个“公共登记处”。①当事人申请公证的目的似乎只是要得到这样的一份公证书。从表面上看.确是如此。当事人向公证处提出申请,公证人对公证事项进行审查.真实、合法且符合程序规定便出具公证书。当事人将公证书作为证据或进行诉讼.或办理产权过户.或办理出国手续等。如把公证机构看作一个“工厂”。其所生产的“产品”似乎仅仅是公证书。但是,如果对公证人在公证过程中的思维进行分析,对当事人申请公证的动机进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种理解的片面性。那么,公证过程还产生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继承公证”是一种由法律设定的外部证明方式.根据“需求决定存在”经济学原理.如果当事人之继承权的实现可以自我证明、国家无须干预的话,“继承公证”在社会学上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那么“继承公证”到底是不是一个立法者主观臆造、而现实并不需要的产物呢?这个问题有赖于对继承证书制度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现行公证制度中接连不断地出现了各种问题③,暴露出公证程序四大基本属性的严重失却,包括公证程序的分环节性或分步骤性、公证程序的职权探知性、公证程序的合法性以及公证程序中立性四个基本属性均严重缺位,直至导致人们反思:程序制度是否还是公证制度的灵魂?公证制度还是否有真实合法原则?公证制度中是否有职权探知主义以及公证制度究竟还有没有中立性可言等等。因此,公证制度究竟是否还属于国家公证制度受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质疑,中国公证制度正徘徊在向国家公证制度转变或被律师制度④彻底吞并的“十字路口”。郑州撬门公证案…  相似文献   

4.
肖文 《中国公证》2010,(11):43-46
特定公证书具有司法执行力为大陆法系国家公证制度的特点,是拉丁公证制度的传统。《拉丁公证制度的起源及其发展趋势》一文说:“拉丁公证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特殊原则,公证文书具有无可怀疑的执行力。拉丁公证制度规定,对于追索金钱物品的债权文书.如果债务人不能履行其给付义务并经过一定时限.债权人有权依据公证文书副本径直向法院申请执行,无须另经法院的审判程序。”  相似文献   

5.
段伟 《中国司法》2012,(12):65-69
我国1982年颁布的《公证暂行条例》将真实、合法原则确定为公证基本原则。2005年颁布的《公证法》又进一步确定合法、公正、客观为公证基本原则。从我国1954年公证兴起以来,要求将"可行性"作为公证基本原则的呼声不绝于耳,但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呼声渐弱,以至于消失在公证行业视线中。可行性曾经在公证的历史演进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在国外或者地区,可行性是否是公证的原则,其以何种形式体现出来?在当下的中国,是否有必要重新将可行性确定为公证的基本原则?可行性原则的内涵是什么?可行性原则对当下的公证工作有何指导意义。这是本文所要着力探讨和展开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如何衡量一份具体的公证文书是否合格?如何判断公证员、公证处是否尽到应尽的审查核实义务.或者说公证员、公证处出具公证文书在收集证明材料等审查核实活动方面应达到何种程度?在出现错误公证书时,公证员、公证处在何种情况下可以主张免责?公证证明标准概念为回答这些问胚而提出。笔者认为,公证证明标准是公证理论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在制定和实施具体操作规程,即公证程序规范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它涉及到公证活动的原则、公证证明力以及公证的法律责任等一系列公证制度重要内容,应该引起公证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随着公证立法的日趋临近,法定公证或称作必须公证原则应否在将出台的《公证法》中加以确立,成为业内人士十分关注的问题。那么,法定与自愿相结合到底应否成为公证活动的原则?《公证暂行条例》是否真正确定了自愿公证的原则?如此等等,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一、法定...  相似文献   

8.
公证服务和谐社会基础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磊 《中国公证》2007,(11):20-22
一,公证工作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然性 (一)形式层面的应然性——公证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重申“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这规定了党的领导的基本思路、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标志着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发生了重要转变,  相似文献   

9.
公证基本原则新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疆 《中国公证》2003,(4):20-24
一、公证基本原则的含义 何为基本原则,通说认为,是指公证机构办理公证业务时必须遵循的根本准则.①笔者认为,公证的基本原则或称公证制度的基本原则,不仅应当是公证机构办理公证业务应遵循的准则,也涉及立法机关在公证立法中应遵循的准则,还包括公证管理部门、公证当事人在涉及公证的活动中应遵循的准则,否则就混淆了公证基本原则与公证员办证的具体原则的区别,还混淆了公证基本原则与其他相近法律部门原则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邱鸿雁 《中国公证》2007,(10):27-28
公证作为一种证明活动.谁是公证证明活动的证明主体?公证证明主体应当采取什么形式进行证明?不同的证明形式又意味着什么?笔者认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对公证证明责任、公证制度改革趋势等问题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11.
对于自2006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以下简称《公证法》)进行一定的客观评判当属摆在公证人面前一个无可回避的课题。笔者在此试图从基本原则、适用范围、业务范围、举证责任、法定程序、法定公证、公证管理以及公证救济等一些基本制度入手对于该法的立法得失之处加以一定的分析,唯愿同仁给予批评指正。一、关于《公证法》“总则”所确立的基本原则所谓公证制度中的基本原则,是指在整个公证制度中公证机构、公证人员、当事人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均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因此传统观点所认为的一些公证程序制度中的基本原…  相似文献   

12.
李全息 《中国公证》2007,(12):11-11
良医治未病,是公证预防纠纷、减少诉讼职能的真实写照。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有国家保障的ADR(诉解决纠纷)形式。公证不等同法院“不告不理”,其应该主动寻找施展自己职能的领域.而不是坐等办证,不是固步自封。如果说法院本身是“被动型”司法的话,那么公证就应该被认知为“主动型”。业务拓展,是公证“主动型”的体现。没有业务拓展.公证就没有了发挥自己制度价值的载体.  相似文献   

13.
“营造有利于公证科学发展的政策制度环境.把解决现实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紧密结合起来”,“要重塑可行性原则。突破行业发展的瓶颈期”。“公证行业今天是这个样子,明天会是什么样子”……理论争鸣,各抒已见。着眼大局。脚踏实地,这些不同的声音来自于司法部和中国公证协会的领导、全国各地的公证理论研究精英、媒体代表、武汉市各公证处的同志,2012年10月11至12日,他们共同参与、见证着“2012中国,武汉公证理论与实务研讨会”这一盛事。  相似文献   

14.
记者:刘副厅长。您好!据了解.吉林省司法厅正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公证质量提升年活动。请您谈谈.这项活动的意义都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鹏伟:公证质量是公证工作之本.是公证的生命,无论任何时候公证质量都是至关重要的.是第一位的,是总揽全局的。公证质量关系公证是否“公”.是否“正”,质量是公证工作的一条重要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5.
论必须公证     
必须公证是公证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当前,必须公证制度是否应当确立在将要出台的《公证法》之中,已是公证立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此.笔者就必须公证的概念、确立必须公证的必要性及必须公证范围,谈点粗浅认识。 一、我国必须公证的概念界定 要在立法上确立必须公证制度,理论上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正确界定必须公证概念。对这一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国公证法学者大体有三种观点:(1)生效要件说。持这种观点认为.必须公证是指“法律、法规规定对一些重要的民事行为必须公证,否则不发生法律效力……”①。(2)成立…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公证制度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海春 《中国司法》2002,(10):46-48
公证制度起源于西方,也发达于西方,特别是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国,已成为现代公证制度最完善、最发达的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证制度还很稚弱、还不完善。因此研究西方国家公证制度,并与我国公证制度相比较,加以研究分析,借鉴其先进经验和做法,吸取一些行之有效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制度和原则,以进一步发展完善我国公证制度。公证制度具体内容很多,限于篇幅,本文只就公证机构和公证人的法律地位、公证人资格、公证业务领域和法定公证原则3个方面对中国与西方大陆法系国家公证制度进行比较和分析。一、关于公证机构和公证人的…  相似文献   

17.
一、公证在保护公民合法权利方面发挥着特定的职能作用 《公证法》对第1条明确规定:“公证活动的目的是预防纠纷,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证制度是法定的国家证明制度,是国家为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稳定社会经济、民事流转秩序,预防纠纷、减少诉讼,保护公民、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合法权利而设立的预防性司法证明制度。这一制度在促进和保障我国公民合法权利的实现方面.发挥着特有的职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不断重视农村繁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以促进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公证作为法律服务的一部分,在服务“三农”改革与发展方面做得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公证如何更好地为“三农”服务?为此,我们先后前往合肥市辖肥东县、肥西县和长丰县调研,对目前公证服务“三农”的现状形成浅显的印象;通过对其分析,为下一步探索公证有效服务“三农”的途径和方法提出初步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程翔 《中国公证》2008,(12):30-34
作为欧盟成员国,荷兰是奉行“拉丁公证制度”国家的典型代表。在这种制度下,公证被定义为“一种私人的法律职业,公证人为私法主体提供建议并起草法律文书,为交易保存永久的记录。公证人享有国家赋予他进行鉴证的权力”。1999年以前,荷兰公证人的地位具有较强的“国家公务员”属性,国家对于公证制度的监管较为严格。  相似文献   

20.
郭岳萍 《中国公证》2011,(11):37-38
第三章公证进入物权变动领域的制度设计一、公证制度进入物权变动领域的两种方式上文就公证制度进入物权变动领域的理论基础及必要性、可行性和制度保障等进行了阐述,那公证制度该以何种方式进入我国物权变动领域呢.更进一步的说就是公证该如何在物权领域的立法中占有一席之地呢?物权领域的立法是建立保护和规范私权性质物权的基本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