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养老问题上的任何理论和实践进步都有赖于研究养老问题的研究方式。研究者使用不恰当的研究方式会导致研究过程缓慢、研究结论变异等一系列问题。可以说,养老问题研究方式是承担养老事业发展的基础之一。我们无法用不恰当的研究方式换来养老事业高速发展。在本团队研究其它养老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很多研究者非常专注研究自己相关养老问题。对影响养老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的研究方式方法却没有足够重视。基于这一点,我们认为。有必要针对现今养老研究方式进行思考,探讨未来养老事业研究方式的演变。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形成了挑战。巩固和加强农村家庭养老方式,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建设社会主义孝文化,关注农村老人心理需求,探索农村老人救助方式,加强立法,切实保障农村老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社会养老是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化的养老方式,但也有其局限性。所以,未来中国农村养老模式应该是:传统家庭养老内容经过更新的现代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为核心的养老方式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从国内外的预测和研究来看,我国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专家预计还将持续半个世纪。我们必须研究适合经济还不发达的中国人的养老方式。笔者最近对西城区所辖各社区的老年人生活状况作了一个调查。调查反映出老年人对养老方式的选择和对养老生活的需求以及对“孝心”回归的企盼。调查结果表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现阶段,养老方式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方式为好,文章从中西方养老方式的差异比较入手,阐述中国选择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养老方式的理论依据,并提出了家庭养老的关键是重视家庭美德建设的举措。我们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家庭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方式会是我国居主导地位的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5.
应对方式是个体在面临内外环境压力时所采取的应付策略。通过学习、培养成熟的应对技巧,可以有效地改善、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本文从应对概念、应对方式的分类及影响因素三方面对大学生应对方式进行综述,并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农村互助养老模式还处于发展状态,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者多以地域关注为着眼点,以点带面,研究各地探索适合当地农村特点的互助养老模式的实践,试图总结一般规律,这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式,也适合当前农村互助养老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进入了老龄型社会,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已成为我国老年社会福利工作的当务之急。社区养老是社会转型期养老方式的最佳选择,要充分认识和发展社区养老,以发展的观点完善我国的养老工作。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村养老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大报告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农村养老问题将越来越受到政府、理论界、和广大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就当前农村养老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进而提出现阶段构建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养老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所占的比例较大 ,据有关专家测算 ,我国农村老年人将以每年 3%的速度递增。因此 ,农村老年人是一个庞大的而且会逐渐膨胀的群体 ,如何解决好他们的养老问题 ,对我国政府来说 ,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也是一个关系到我国繁荣稳定、长治久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当前我国农村养老的基本方式我国现阶段农村养老,依然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养老模式,即建立在土地保障基础上的家庭养老,虽然有其它的一些养老形式作为补充,但是农村家庭养老依然是主导,农村养老是家庭养老占主导、多种养老方式并存的养老格局。其具体养老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养老保障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概述了中国农村老龄化发展的基本态势,重点分析家庭、社区和政府三大主体在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功能与演变,得出农村家庭养老的功能在弱化但不可少,社区养老需求大而有效供给不足,作为公共物品的供给者,政府正在承担起公正且符合伦理的公共责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城乡统筹、三大主体衔接的养老体系,并判断当前是合适的社会和经济时点,并对2009年实施的新农保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当前农村老人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发展趋势出发,从社会心理、文化根基的变迁以及经济状况的变化等,探讨了农村养老问题,并分析农村现有的两种主要养老模式--“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模式所面临的困难,提出了新的养老模式--“老年集体自养模式“,并论证了其可行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养老方式逐渐多元化。机构养老作为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辅助方式,成为老年人养老的主要选择。但目前养老机构大多只能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日常生活护理,不能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且较少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对此,全社会在完善养老机构硬件设施的同时,更应切实关注机构养老者的身心健康、满足其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提升机构养老者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形成令人瞩目的农民工群体。这个群体流动规模的逐渐扩大对我国农村的养老模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观念上的冲击、结构上的挑战、经济供养上的变化、照顾方式上的影响、精神照顾的匮乏。本文借鉴人口流动理论,简要分析了农民工流动现象。并从我国农村传统的养老模式出发,论述了农民工流动对农村养老模式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农村养老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文章探讨了托老服务“叫好不叫座”现象背后的原因,总结了“虚拟养老院”成功的经验、特点和优势,分析了专业养老社区的成败、利弊以及社区服务的类别、作用和方向。文章认为养老的服务职能社会化、服务地点社区化、服务机制市场化和服务联结网络化是打破我国养老困局的基本路向。社区养老的市场化和产业化主体属于社会企业,其发展不能离开“养老事业高于养老产业”“养老福祉高于养老利润”和“养老的社会效益高于养老的经济效益”三个前提。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中国要探索有本土特色的“低成本-高品质-广福祉”的依托社区、整合资源的现代化养老方式,即通过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实现多数老年人的“在地老化”之梦--安养、乐活和善终。  相似文献   

16.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与城市相比,国家对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财政补贴与兜底使各级财政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资金筹集标准过低,保障能力有限;管理问题严重;法律保障缺失;制度不稳定等。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制,一是应体现不同地区的差别性;二是应实行分层分类解决的办法,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身份)的农村劳动力的养老保障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三是在制度设计时,既要考虑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本身的特殊性,也要考虑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与城镇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将来的衔接。制度的设计包括:进城农民工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乡镇企业职工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被征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纯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7.
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为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外在的基础条件。本文首先阐述了养老服务业的市场构成和影响养老服务业市场需求的诸多因素,然后在消费者调查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市场需求潜力。  相似文献   

18.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今天,选择合适的养老模式是当务之急。社区养老模式以其经济,便捷,专业等优点被学界所认可。本文从理论上论证了社区养老模式是农村养老的最佳选择,同时通过对台州市农村的问卷调查也证明了农村养老模式是较为受欢迎的一种模式。对于农村社区养老模式,笔者认为可以主要从加大资金投入和完善社区服务两方面来构建。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传统的、占主流的家庭养老在目前的社会经济变革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有些学者因此提出农村家庭养老必将为社会养老所代替 ,社会养老是农村社会保障的最终发展方向。与其观点相反 ,文章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分析了家庭养老存在的基础 ,指出了家庭养老在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性 ,并提出了在当前形势下如何赋予家庭养老以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人口老龄化问题对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郑州市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存在着服务产品难以满足老年人需求、养老服务业发展模式单一、公办养老服务业与民办养老服务业发展不均衡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法律规章及制度建设,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保障;了解不同层次老年群体对服务产业的市场需求,提供能满足老年群体需要的服务;创新养老服务方式与养老产业经营方式,提供多种方式满足不同老年群体的多样化需求;有序推进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工作,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相关制度;健全智能养老服务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用科技助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