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中央:我是1924年在天津成立共青团的第一批团员.1925年3月天津市党委决定我转党,成为中共正式党员.人总是要死的.对于我死后的处理,恳切要求党中央批准我以下要求:1、遗体解剖后火化.2、骨灰不保留,撒掉,这是在1956年决定实行火葬后,我和周恩来同志约定的.3、不搞遗体告别.4、不开追悼会.5、公布我的这些要求,作为我已逝世的消息.因为我认为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所作的工作和职务也都是党和人民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我是参加开国大典的炮兵,当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我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1947年5月,18岁的我到河北省玉田县县大队当兵.还不到一年就入了党,而且是火线入党.那是1948年2月在河北武清县县城里的一场夜战,我报名参加了突击队,被分到梯子组.  相似文献   

3.
李雪峰同志在太行10年,我从平定到冀西、到豫北,一直在他直接领导下工作.在这10年当中,我从一个穷学生成长为党的县委书记,这离不开雪峰同志对我的培养.1947年他写信告诉我离开太行,这既是热情告别,也是对我的亲切勉励.回忆往事,感慨万千,仿佛又回到了烽火连天的抗日岁月.  相似文献   

4.
我1934年9月出生于江苏昆山一个农民家庭.回想起来,从离开家乡奔赴东北到退休离开岗位,我在人民邮电岗位上工作了43年,并亲历了抗美援朝战争.1969年,我正式加入光荣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1938年,中国正经历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遭受了残酷迫害,我的父亲也因此失去了生命.1949年新中国成立,15岁的我在昆山农村第一次感受到"站起来"的自豪,然而此时,一场战争正悄然逼近中国东北,威胁着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5.
2016年8月,刚结束了为期两年的援藏生涯,我又要和家人告别.乐山市选派首批援彝干部人才,我毅然决定再次申请,随后我进入了对口帮扶美姑县工作组.我把录取的消息告诉了妻子,她第一句话就是":这是好事啊,你放心去那儿吧,家里有我呢,不要太担心."简单几句话让我鼻子一酸.我的妻子是一名护士,平时工作繁忙.援藏两年为了让我安心工作,她主动挑起家里的重担,里里外外的事都没让我操一点心.这次自己又成为了援彝队员,家人也很支持,就让我越发感激和愧疚.  相似文献   

6.
2010年2月24日,我的老朋友、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系教授彦奇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4岁. 我与彦奇认识是在1960年10月一起参加北京高校<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编写工作时,至今已有50年.其实,在此之前,他的大名我早已知晓.1953年2月,我从北师大历史系调到马列主义教研室当中国革命史的资料员.那时就知道彦奇与胡华、戴逸在1951年4月编辑出版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1943年4月,13岁的我由于生活所迫,跟舅舅高鹏柱(抗联地下工作者,解放战争时任团长,在战斗中牺牲)离开辽宁盘山县(现大洼县),列吉林通化参加了抗联小分队.10月,我随小分队来到驻扎在苏联的东北抗联教导旅.1944年5月,我给时任教导旅旅长的周保中将军当警卫员,直到1950年离开他赴朝参战.在将军身边,我看见他不管指挥战斗多忙,不管环境如何艰苦,每天坚持写日记.将军非常相信我,让我保管他的日记.1964年将军在北京逝世后,我和他的夫人王一知及他们的女儿周伟一直保持着联系.  相似文献   

8.
我叫杨光林,镇远县报京乡松柏村人,2015年8月转业到镇远县民政局工作.2020年4月,我被选派到松柏村担任第一书记. 松柏村位于镇远、三穗两县交界处,主要经济来源为外出务工和种植养殖收入.这里是生我养我的故乡,村民都认识我.为了精准掌握贫困户情况,我报到的第一天,便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群众代表谈心交心.到贫困户...  相似文献   

9.
我和烈士刘胡兰的母亲胡文秀,认识交往几十年了.她善良而又坚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胡文秀于1986年病逝,但我常常不由得回忆往事,一幕一幕历历如在目前.  相似文献   

10.
1966年,我加入中国共产党,那一年,我刚满18岁. 1982年,我被选为大队长、两年后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随后连任村支书、村党总支书记、村党委书记,在村"领头人"的岗位上整整干了34年.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来自高校的科技工作者,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在成长过程中,有幸受到中国乃至全球最好的教育.我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毕业后曾到世界高新技术创新最活跃的硅谷工作过.梁园虽好,非久恋之家.在我内心深处,家乡才是我魂牵梦萦的心之所系.2012年,我作为湖北省"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高层次人才,举家归国,回到武汉.十年来,我...  相似文献   

12.
1924年,我出生在肇州县李家粉坊屯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4岁时母亲去世,7岁时父亲积劳成疾身亡,我被家徒四壁的叔父收留.从12岁起,我便到大户人家打工,经常忍饥挨饿.1932年6月,日军侵占了肇州县,百姓的生活更苦了.我亲眼看见日本人动不动就抓劳工、杀人.  相似文献   

13.
我是凉山州冕宁县漫水湾镇西河村的村文书兼妇代会主任,2003年,我从凉山卫校毕业后应聘到西河村工作.一年多过去了,由于专业用不上,我感到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4.
李海文 《党史文汇》2002,(10):19-21
问:您是什么时候参加革命的?怎样认识彭真的? 答:我认识彭真比我二姐张洁清早.姑姑张秀岩是李大钊的学生,在大革命时就参加共产党,投身革命.我们兄妹都受姑姑的影响参加革命,所以毛主席说,她改造了一个家庭.我是1 934年开始接触革命的人和书,1 935年参加"社联",那时我上高一,16周岁.1936年暑假后,学校把我和另外参加革命活动最积极的同学,以旷课等"罪名"开除了.我就到天津找我的姑姑张秀岩、姑父李铁夫.他们是天津党组织的领导人.我那时候最佩服的是我的姑父李铁夫.李铁夫是朝鲜人,因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在朝鲜被通缉,站不住脚了,才到中国来,并参加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者,那真是完全彻底,他把中国革命事业看成自己国家的革命事业.他对我的教育和他的为人,我这一辈子都忘不了.  相似文献   

15.
《当代贵州》2005,(13):18-19
我叫马子六,是贞丰县林业局局长.我于1985年考入贵州农学院林学院,4年的专业学习,使我心中铺满了绿色的梦.1988年毕业分配到贞丰县林业局工作,一踏上贞丰的土地,我就被眼前怪石林立的石山景象惊呆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部分呈现石漠化状况,当地的农民群众在石缝中间种上包谷找饭吃,群众的生活极为贫困.当时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父老乡亲治理家园.  相似文献   

16.
问:我与前妻于1992年离婚,所生一子(当年6岁)由我抚养.离婚两年后,我再婚,孩子与其继母相处十分融洽,学习成绩一直很好.1996年,前妻向法院起诉要求变更孩子的抚养关系,经法院审理,孩子判归前妻抚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不仅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在全世界也是一件大事.中国共产党这80年的经历,很不平凡.我入党比较晚,是1936年,可也有65年党龄了,也算一个老共产党员了.我想,我自己的革命经历和转变过程在当时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回头想一想,有哪些事情使我们念念不忘,感慨万分?我自己是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风冈县琊川镇人民政府刘勇来函问:我原在某乡农技站工作,任负责人.1992年3月,该站因调运水稻、玉米种缺少资金,便向该乡信用社申请贷款5000元,约定在1992年12月底前还清本息,以该站的库存农药作抵押.1992年5月,我被调到他乡工作.调走前,我把我所经管的一切帐务、物资等交给农技站的其他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9.
我亲爱的姐姐: 流水般的时光,谁也挽不住它.居然又到了二十一年的新年了.在这过去的一年中,我是完全过的阶下囚的生活.简单说一句机械的牢狱生活消磨了我这一年宝贵的青春罢了.  相似文献   

20.
1994年3月24日,江一真在北京驾鹤西去,迄今已10年了.10年来,我时常回想起1983年冬和1984年春协助他搞调查报告的情景.虽然已经过去整整20年了,我总觉得好像是发生在昨天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