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沙莉 《各界》2008,17(8)
伊斯兰教把结婚尊为圣行.由此<古兰经>制定了一整套完备的婚姻制度并充分肯定和保护妇女的各项权益.本文试图结合<古兰经>的相关条款来解读穆斯林妇女在婚姻制度中的各项权利,包括平等权、婚姻自择权、离婚再嫁权、财产继承权等,以及伊斯兰教法中独特的待婚期的规定,以期阐明伊斯兰教仁慈、宽厚的婚姻观和对妇女家庭地位及权益的切实保护.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与妇女权益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家庭这个社会的细胞,而妇女从中发挥的作用如何,直接影响到家庭的稳定幸福,进而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所以文章着重探讨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妇女权益保障。文章首先从和谐社会与妇女权益的内涵出发,认为妇女权益就是妇女依照我国现有法律、法规的规定所享有的自己可以这样作为或不作为的权利,以及因行使该权利所带来的任何利益,目前我国无论从立法上还是具体实践上,妇女权益都得到了较大程度和较大范围的保护。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既得利益重组,女性与社会的冲突和矛盾不断涌现,侵害妇女权益的现象也经常发生,由此文章探讨了妇女权益保护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影响。最后文章还提出了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实现妇女权益的途径主要有:1.健全有关妇女权益保障立法;2.加强法律宣传,增强妇女的权利意识;3.提高妇女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21,(7)
1946年9月15日,全国第一个省会城市妇联组织——哈尔滨市妇女联合会正式建立。75年来,哈尔滨市妇联始终如一地跟随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历史航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和国家政权的重要支柱作用,以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为己任,服务大局,服务妇女,团结带领广大妇女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强大、为哈尔滨的建设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4.
1996年伊始,全国妇联提出的“巾帼系列行动”吹响了号角,动员全国妇女姐妹为此行动起来! 今年是我们国家全面实施“九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全国妇联认真实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以及我国制定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第一年。这是推动我国妇女事业发展的大好的机。全国妇联牢牢抓住这一机遇,明调了1996年妇女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团结动员全国各族妇女为“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功立业,多作贡献。要全面实施《中国妇女友展纲要》,提高妇女素质,维护妇女权益。在工作上要突出重来,重在行动,深入实际,服务基层,推动妇女工作上新台阶。 根据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国妇女发展纲  相似文献   

5.
妇女作为农村中的弱势群体,其合法权益特别是土地权益很容易遭受侵害。虽然中国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妇女土地权益的法规和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收效甚微。本文试图从和谐社会视角研究妇女权益保护的新途径,寻找建立妇女土地权益保护机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妇女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改,是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决策的成功实践.其成功的具体表现是:参与时间较长,参与组织多且能够发挥各自的作用,参与行动是自发的.妇女非政府组织成功参与公共决策的主要原因是:妇女非政府组织体系合理并有参与公共决策的自觉意识和能力,国家与妇女非政府组织间的良性互动.妇女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公共决策的成功实践启示我们,有效发挥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决策的积极作用,需建立公权部门与非政府组织之阃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政策强调男女平等,而与政策法律相抵触的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事件却层出不穷。本文聚焦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回顾了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变迁,梳理了关于承包经营、流转经营、征用补偿、纠纷调解及妇女权益保障相关的法律政策,从政策文本、执行与监督三个层面分析妇女土地权益受侵的成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20,(4)
新中国成立以后,妇女解放运动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妇女获得了经济独立权,制定《婚姻法》开始婚姻自主并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高妇女政治地位,科学文化素质获得提升,身心健康得到保障。改革开放后,中国妇女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度参与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妇女权益保障法律体系的法律体系日益健全,中国妇女运动开始走向世界舞台。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贫困妇女脱贫致富,社会对女性的包容度不断提高,赋予男女平等新的时代内涵;中国妇女塑造出更理性的价值观,过上了更加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陈玉娟 《学理论》2013,(17):143-144
从农村离婚案件中妇女的权益保护角度着手,对现存法律对农村离婚妇女的权益保护相关规定做初步的讨论,分析农村离婚案件中妇女权益受侵犯的表现形式,从土地承包经营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劳动补偿权、过错损害赔偿请求权等多角度分析离婚中妇女权益受侵犯的主要表现形式,提出帮助农村妇女提高诉讼能力、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加强对女方的保护、给予妇女适当的补偿、完善离婚后的扶养制度等一系列对农村妇女权益的法律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损,是长达三十年之久的老大难问题,突出表现在经济权利的不平等,而深层原因是女性的文化身份得不到承认,以及妇女无法进入制定规则的圈子。本文采用南希·弗雷泽的三维公正观,结合我国乡村推进规则制定的实践,探索政治平等参与、身份承认和经济正义之间的连接,探索实现乡村政治经济文化三维结构的变革路径。  相似文献   

11.
推进男女平等的责任主体问题颇具争议。30年前,人们常常把妇女看作男女平等的责任主体,认为性别不平等的关键在于妇女自身的素质。2000年后,妇联被看作责任主体,大量的与妇女权益相关的政策建议议案最终转给了妇联,其结果妇女权益议题长期被搁置。时至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责任主体渐渐指向广义上的政府,即立法、司法和行政机构,要清除社会文化和制度中阻碍两性平等发展的障碍,关键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应是推进男女平等的责任主体。  相似文献   

12.
《民主》2018,(12)
正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自己的人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发展的。1979年,我考入大学,这是得了改革开放的好。回顾自己在民进的成长,总结自己在民进中央妇女儿童委员会的工作,心中充满感慨。我于1991年加入民进,入会后成为民进中央妇女委员会的委员,深深地感受到老一辈妇女工作者对工作的热爱和追求。委员会通过深入调研和提出政策建议,为我国妇女儿童事业的进步发挥重要作用。民进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我的硕士生导师雷洁琼主席  相似文献   

13.
妇女上访接待工作是妇联工作中重要的一项,是维护和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重要体现。在上访妇女中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受过家庭暴力到妇联求助的,她们身心受到严重创伤,患上心理疾病,渴望得到妇联部门的救助。作为妇女的娘家人,妇联干部应具备心理咨询专业知识,在更深层面关注受家暴妇女心理健康,就会有更多的受伤妇女受益。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1月26日上午8时49 分,江西九江、瑞昌间发生5.7级地 震。此时,具有百余年建院历史的九 江市妇幼保健院的病房楼出现震动,病 人的心、家属的心都处在慌乱之中。作 为九江市惟一的妇女儿童医疗保健单 位,九江市妇幼保健院的院领导和中层 干部十分镇定,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妇女 儿童病人这种特殊群体的安全,立即分 头赶往住院部和门诊部疏散病人。全院 职工自发组织帮助行动不便的孕产妇、 手术病人、新生儿病人疏散到安全地 点。  相似文献   

15.
根据调查所掌握的基本情况,本调研报告针对进一步实现和维护农民法律权益提出五项建议。选择农民最需要、与农民生产生活联系最密切的法律知识和观念作为宣传重点,以法制宣传、集中培训、现场教育等为主要形式,搞好普法工作,真正让法律进乡(村)。依法进行调解,充分发挥调解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切实推行《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真正实现男女平等。推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保证老有所养。进一步健全村民自治组织,确立和保障农民的自治权利。  相似文献   

16.
《瞭望》1988,(Z1)
来信编辑部: 在我们贵州省桐梓县,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活动十分猖獗,全县九区一镇无一不受侵扰。据统计,目前全县失踪出走的妇女儿童共700余人,其中已确定被拐卖的占1/3。狮溪镇去年上半年有20几名妇女被拐卖到外省地;在县城附近的元田区,过去一年半时间失踪出走的青少年妇女118人,多数被拐卖到福建省晋江县,长乐县。地处偏远的农村、山区,被拐卖的妇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已基本完成对妇女就业权益保护,实现男女平等的法律体系的建构,但是在妇女就业权益保障的法律制度和机制方面仍有许多方面需要近一步改进和完善。本文对《上海市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的修改提出了初步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正在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修改草案)》和《妇女权益保障法(草案)》。这三部法律一经通过,就将通令颁行。这是我国立法工作的新收获,它将在我国的政治、社会生活中产生重大的影响。这里,我们简要地向读者介绍这三部法律(草案)制定的背景与主要内容,供关心此项立法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乡村振兴重大战略的实施,构建先进乡村性别文化已经成为新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土地权益是农村妇女最核心的利益,由于传统财产继承以男性为主,妇女土地权益容易受到侵害。切实维护妇女土地权益,打破重男轻女的性别规训,使女性在婚姻、家庭和社会中和男性一样享有平等权利,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20.
1949年以前,中国经济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状态,中国妇女的就业率一直很低。新中国成立以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遵循妇女参加社会经济活动是妇女解放的先决条件的理论,在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进程中,一直倡导妇女走出家门,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制订了一系列保护妇女劳动就业权益的法律法规,使中国妇女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城镇妇女的就业水平长期保持在98%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