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台湾陈水扁当局近来不顾一切推动"入联公投",狂言"人联公投"若通过,将有"四大影响",包括民进党"总统大选"一定赢;国民党将不得不跟着正名为"台湾国民党";而美国也将会"重新检讨一中政策",思考是否"双重承认";甚至"大陆也不会再坚持一中前提"。  相似文献   

2.
正凤凰网2016年1月16日发表邹振东的评论指出,台湾大选结果揭晓,国民党的大败早就毫无悬念。唯一的悬念是,国民党到底输在什么地方?国民党第一输在"马上"。"马上"这个马,当然是马英九的"马"。仍记得2008年大选,响遍台湾的"马上就好!"给了台湾人民多少想象。2012年大选,马英九余韵犹存,好多国民党"立委"候选人还为马英九能不能为自己站台争风  相似文献   

3.
秦华 《瞭望》1999,(17)
台湾地区三项选举之后,台湾政局出现若干新的重大变化。国民党与民进党内部围绕下届“总统”候选人提名之争愈演愈烈;民进党内最有可能参选下届“总统”的陈水扁,为重塑形象,不得不提出“新中间路线”;第五次“修宪”,因各党内部共识小、分歧大而步履维艰;台湾经济呈现出的危机苗头对政坛的影响正日益扩大。三党“总统”选取战国民党内各派势力围绕下届“总统”、“副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斗争日益尖锐。李登辉近来多次表示,明年任满后除继续担任国民党主席外,不再寻求延任或连任“总统”。国民党推举连战为下届“总统”候选人的态势…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受各种政治因素的影响,国民党当局的统治受到严重冲击,被迫进行"本土化"、"民主化"的政治革新,台湾少数民族政治运动由此兴起.在党外反对势力支持下,台湾少数民族政治运动围绕"正名"、"还我土地"、"自治"三大诉求,向国民党当局抗争维权,这一运动到20世纪90年代末逐渐走向消沉,其原因值得深思.台湾少数民族政治运动虽然历时短暂,却在台湾政治运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国民党丧失台湾政权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个政权的更替,都有其复杂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尤其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国民党,在台湾执政长达半个世纪,此次政权旁落更令世人瞩目。 1949年12月,国民党的党政机构由大陆迁往台湾,从此,国民党开始了对台湾长达51年的统治。 国民党在败退台湾后,从50年代初开始对国民党进行改造,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其立足与发展的政策,在政治、经济上进行了改革。这样,一个在大陆遭到惨败的国民党政权,在美国的经济与军事援助下,在台湾逐渐发展起来,执掌政权长达半个世纪。然而,这次国民党在台湾“大选”中败北,结束其执政党地位…  相似文献   

6.
正"新连线"出走,"新党"成立李登辉不择手段巩固权力和推行"本土化"路线的行为,终于激化矛盾,导致国民党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分裂。带头分家的是"新国民党连线"。"新国民党连线"成立于1989年8月,由国民党内一批外省籍"少壮派"人士组成,主要成员有赵少康、洪秀柱、郁慕明等人。他们原本支持李登辉上台,但在见识了李登辉一系列排斥异  相似文献   

7.
台湾蓝绿2008"大选"组合已经出炉。国民党"唯马是瞻",矢志要夺回"沦陷"8年的"执政权",民进党则出动双强组合,台湾史上最  相似文献   

8.
近些日子,有关台湾泛蓝、泛绿阵营的报道经常出现,实际上这两大阵营是对目前台湾政治势力的基本划分。台湾的主要政党包括国民党、民进党、亲民党、“台湾团结联盟”和新党。国民党是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党,现任党主席为连战。新党和亲民党都是从国民党分裂出去的。1993年8月,赵少  相似文献   

9.
岛内"文化台独"的历史演变"文化台独"是伴随"台独"势力而出现的。上世纪70年代中期,台湾"外交"败局和经济萎缩困挠国民党当局,蒋介石去世使国民党权力核心出  相似文献   

10.
正1988年1月13日,78岁的蒋经国在台北猝然去世,台湾"两蒋时代"宣告终结。"蒋氏集团"强人统治的崩塌,让国民党内部瞬间失去了控制派系斗争的核心力量,各派势力蠢蠢欲动,一场权力争斗随即展开。"接班人"之争1988年1月27日上午,台湾台北,国民党中常会开得十分胶着。此时距蒋经国逝世已近半月,中国国民党主席之位仍悬而未决。当时呼声最高的当属李登辉。李登辉,1923年出生于台湾  相似文献   

11.
5月20日,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国民党在野8年之后重新执掌台湾政权。回顾刚刚过去的8年,由于民进党当局坚持台独路线,奉行去中国化方针,使得两岸关系日趋陷入山重水复的境地。如今,随着台湾政坛发生重大变局,两岸关系可望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走向和平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十问与一问     
正前段时间民进党召开首场"公民经济会议",党主席蔡英文在致辞中对当前经济发展向台当局提出"十问",包括为何经济闷到不行?为何工作难找、薪资倒退、年轻人起薪只有22K(意指月薪22000元新台币)?为何民生物价涨、房价飙?为何岛内所得分配恶化?未来台湾经济发展何去何从等问题。国民党发言人则以《华尔街日报》社论反问:"台湾为何自甘落后?"这"十问"与  相似文献   

13.
黄海 《瞭望》2005,(50)
台湾地方“三合一”选举 后,蓝绿双方将加紧调整、凝 聚力量、争取民心,准备为争 夺更高层次的执政权进行殊死 对决。 台湾地方“三合一”选举以中国 国民党大胜落幕,选举结果将对岛内 政局和阿岸关系产生深远影响。蓝绿 双方将加紧调整、凝聚力量、争取民 心,准备为争夺更高层次的执政权进 行殊死对决。  相似文献   

14.
蔡永飞 《团结》2003,(2):32-34
2003年2月14日,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宣布建立两党联盟,准备在胜选后联合执政,舆论称之为“连宋配”。消息一传开,许多人预测,台湾两大在野党的联合,势必深刻改变台湾政治格局,在明年的大选中,陈水扁极有可能败下台去,造成国民党的东山再起,从而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产生新的影响。 2000年春,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一举击败长期统治台湾的国民党,成了打破国民党垄断政权、享受开放党禁的民主改革成果的第一人。但舆论普遍认为,民进党取胜之关键,实际上并不在于民进党的“台独”纲领在台湾民众中有多么强大的号召力,而是国民党本  相似文献   

15.
正"荣民"全称"荣誉国民",笼统来说就是退伍老兵。但"荣民"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群体?不仅大陆人感到陌生,即使是台湾年轻的一代,也越来越难以理解这个词背后的特殊含义。他们的由来,还要从20世纪40年代末,国民党失去大陆时说起。大江大海19491949年,国民党在内战中彻底失败,蒋介石黯然退守台湾。但对于蒋氏而言,这并不意味着结束,他始终没有放弃"反攻大  相似文献   

16.
辛旗 《瞭望》2000,(14)
在3月 18日台湾地区变更领导人的活动中,国民党遭到惨败。 台湾岛内的舆论认为,国民党的惨败,是李登辉一手造成的。正因如此,自 18日变更领导人的活动一结束,台湾岛内要求李登辉下台的呼声就一浪高过一浪,国民党内也出现了要求李登辉立即下台的强烈呼声。但是,李登辉并不想马上放弃他的权力,国民党高层于3月 19日宣布,李登辉将于今年9月召开的国民党临时代表大会上辞职。此消息一传出,台湾岛内的抗议活动更加升级,要求李登辉立即下台的呼声,从台北的国民党中央党部迅速蔓延到台湾全岛及海外。在台北国民党中央党部大楼…  相似文献   

17.
2012年台湾"大选"序幕逐渐拉开。就在国民党、民进党两党积极部署党内初选之际,第三势力似又呼之欲出。以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为首的一批政界、学界、文化界与企业界等知名人士发动"我心未死"运动,展开争取10万人的网上连署行动,企图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采访了刚刚参加完两岸和平发展论坛的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就美国总统大选对台湾的影响,以及两岸未来发展等话题进行了对话。有很多"台独"分裂主义者认为,万一台湾有问题,美国一定会出兵来帮忙台湾,但是我们知道,那是很幼稚的一个想法,尤其像特朗普上台之后,我觉得在这一方面他是不会管我们的。我觉得对台湾某一部分人来  相似文献   

19.
王升 《瞭望》2001,(20)
去年5月20日,台湾首次实现"政党轮替",民进党以不到40%的得票率取代国民党上台执政,陈水扁就任台湾当局的新领导人。一年来,由于陈水扁的权力基础薄弱和执政能力不足,导致台湾在"变天"之后一片混乱,民众"痛苦指数"不断攀升,既看不到愿景,也看不清未来。而且,陈水扁基于"台独"立场,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致使两岸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台湾民众更加忧心忡忡。岛内舆论普遍以"乏善可陈"和"不及格"来评价民进党的执政,更有民进党内部人士承认,陈水扁上台一年"让人民度过了惊爆的365天"。陈水扁陷入四大困局综观一年来台湾政经…  相似文献   

20.
钟岷源 《党政论坛》2010,(18):44-45
一场对国民党充满考验、甚至牵动台湾蓝绿政治版图的选战,眼下正在台湾拉开战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