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加坡华侨华人人数众多,历史悠久,社团林立,在新加坡华侨华人社会中起过重要作用,在海外华人社会中具有代表性。研究新加坡华侨华人社团,也是研究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一个缩影。 本文利用现有资料,从历史和现状的角度出发,对19世纪以来,新加坡华侨华人社团的形成、发展变化、社团类型、功能作用及今后发展趋势等多方面考察,说明新加坡的华侨华人社团组织是一种文化意识和经济意识非常浓厚的团体,它同华侨华人的文化生活和经济生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同时,华人社团既有浓厚的中华文华的烙印,又有鲜明新加坡化的色彩,它们是参加新加坡经济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教师兼校警狮城有新招不久前,新加坡的11名中学训导主任和普通老师正式被新加坡政府委任为学校警察,也就是说,他们在保留老师身份的同时,也肩负着警官的新使命。换句话说,他们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行使警察的权力,逮捕学校里严重违纪的学生。这是新加坡政府为了解决青...  相似文献   

3.
华侨旅居异域,把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等文化传统带到了侨居地。新加坡华侨华人也不例外。由于历史的发展,环境的改变,新加坡华侨华人在传播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等文化传统的过程中也经历了曲折的变化。本文旨在通过对新加坡华侨华人传统节日活动变化的探讨,以进一步了解新加坡提倡华族传统节日活动的背景与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的保安组织 新加坡保安组织形式有三种: 一、辅助警察。1961年,新加坡警察法设有辅助警察专章,也称《辅助警察条例》。辅助警察队经内政部长批准,由警监确定在政府、公司、法人或其他组织拥有管辖权的区域设立。辅助警察分为两种:一是工商保安辅助警察,依据1972年《工商保安公司法令》,由政府设立,其职能是保卫银行和其他工业与商业设施,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以减少警察日益沉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有很多保存、反映华人文化的博物馆.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博物馆在华人文化重建方面的作用.新加坡的华人店铺和街区也保存了华人文化的元素.<联合早报>对博物馆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实体予以大揖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他们从190万人民警察中层层遴选而出、以警察与外交官的双重角色活跃在多个国家;他们是中国警察的“国际形象代言人”,是华人同胞的“境外110”;他们是谁?他们在做着什么?驻外警务联络官,这个组建10年来从未集体亮相、在公安队伍内部都有些神秘的群体,首次走到台前,让我们分享他们不一样的执法体验。  相似文献   

7.
<正>郑添文先生和许婉华女士是新加坡一对普通的华人夫妇,在新加坡他们只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小本商家。然而据不完全统计,从20世纪90年代至2007年,夫妇俩在中国各地的捐赠累计达1000多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8.
苗方轶 《人民公安》2011,(20):50-52
要想建设良好的警民关系,一要亲民,深入民众内部,建立警民的友好关系。二要取信于民,警察要竭力维护治安,保证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真正地相信警察。新加坡警察在这两方面的做法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相似文献   

9.
正据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网站消息: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为保存新加坡的历史文化,并鉴于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一本完整的从开埠至今,以新加坡华人为主线的历史著作,遂决定出版《新加坡华人通史》(A General History of Chinese in Singapore)专著,作为宗乡总会成立30周年暨新加坡建国50年的献礼。《新加坡华人通史》记录了新加坡社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从1910年代到1970年代,在新加坡和西马,闽南人一直是最大的华人方言群。1911年,闽南人(至少有257 101人),约占新加坡和西马华人总数(至少有880 508人)的29.2%。1921年,闽南人380 656人,占新加坡和西马(含文莱)华人总数(1 174 777人)的32.8%。1931年闽南人(540 736人),约占新加坡和西马(含文莱)华人总数(1 709 392人)的31.6%。1947年,闽南人(827 411人),约占新加坡和西马华人总数(2 614 667人)的31.6%。1957年,闽南人(1 183 307人),约占新加坡和西马华人总数(3 424 396人)的34.6%。1970年闽南人人数(1 789 683人),约占新马华人总人口数(5 135 745人)的34.8%。在东马的砂拉越州,从1947年到1970年,福州人是砂拉越的第二大华人方言群,比闽南人多。1910年代到1970年代新马华人社会的最大方言群有其必然的原因。目前闽籍华人占马来西亚华人总数的一半,闽南人仍是新马最大的华人方言群。今天新马闽南籍企业家仍在当地工商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马富有的华商仍是以闽南人为主,在东马的砂拉越州,富有的华商则是以福州人为主。  相似文献   

11.
春节的头三天值班,一般都是少数民族警察,这也是多年来的惯例。民族同事一年里要过肉孜节、古尔邦节,那时候,他们放假,汉族警察是不放假的。  相似文献   

12.
春节的头三天值班,一般都是少数民族警察,这也是多年来的惯例。民族同事一年里要过肉孜节、古尔邦节,那时候,他们放假,汉族警察是不放假的。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辅警体系以国民服役警察、志愿特警和辅助警察为代表,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多元辅警组织在新加坡警察部队的管理下,井然有序地各司其职。新加坡的辅警制度,对我国辅警队伍建设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汕头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93世界华侨华人经济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汕头大学举行。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共138人,其中国内108人,他们来自北京、广东、福建、广西、海南、上海、武汉、浙江、云雨、四川、辽宁等省市;国外境外30人,他们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丹麦、法国、荷兰、印尼、日本、新加坡、菲律宾、新西兰、南非等国和台湾地区。会议收到论文130篇。这是近十年来,继香港、广州、新加坡、厦门、马尼拉、旧金山等会议之后的又一次研讨华侨华人问题的国际学术盛会。  相似文献   

15.
世界的经济和政治格局,正在重新调整和组合。有人推测,东亚将来可能形成一个华人经济圈。 在当代经济的现实中.世界华人的经济表现突出,是公认的特点,尤其是亚太区的华人经济,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陷入经济停滞或衰退的景况时,尚能一枝独秀,持续增长,引人注目。 龙子龙孙遍天下 华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族群,散布范围也最广,12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他们的足迹。中国大陆有11亿3千多万、台湾2,020万、香港558万、新加坡210万;东南亚华裔总人数是2,306万,占  相似文献   

16.
警察助产士     
东方名城曼谷的拥挤是世界闻名,那里的汽车有时能堵上数个小时不能移动。因此曼谷的交通警察辛苦也是出了名的:交通警察整天顶着热带的高温在街头忙碌着,既要维护道路的畅通,又要抓捕各类罪犯,因为抓捕罪犯也是曼谷交通警察的份内事,他们有堵卡抓人的职责;同时他们还要处理交通事故,处罚那些开快车的人。除了这些之外,曼谷的交通警察还做了世界上任何国家的警察也没有做过的事儿:数年来,他们在街上接生了数百个婴儿! 当曼谷的交通警察前,都要接受特殊的训练,其中有一部分警察被送到产科医院,被训练成为男助产士。当他们从产科医院训练结束、经历在产科医院的实习,并经过医院里的真实接生后,就可以正式上岗了。  相似文献   

17.
刘少才 《中国保安》2005,(22):18-19
航海多年,借工作之便,我到过不少国家,领略过不少各国的风情习俗,也体会到国人正拼命学外语的同时,外国人也在拼命学习华语,或者说有不少与中国人打交道的外国人或多或少都会来两句华语。我们远洋船向西行的第一站就是新加坡,新加坡76%是华人,素有“华人世界”之称,凡是华人都会讲华语普通话。我1977年第一次去新加坡,正赶上当地几个商家为了拉中国海员去购物闹矛盾。刚一下交通艇,就看到一个胖胖的中年人在接客,二副告诉我,他是“泰昌布庄”的老板。那泰昌老板说:“还愣着干什么,我的小老乡,还不快上车?”就像自来熟一样。我一听倒真的一愣…  相似文献   

18.
目前,旅居美国的华侨,华人做工、开餐馆、制成衣的很多,参预美国社会政治活动的就很少了,特别在美国从事政法工作的更少。本文要介绍的莫虎先生,就是美国纽约一位华人警察总局副局长,美国广西同乡会永远名誉顾问。 莫虎先生于1984年5月17日,健步登上纽约市警察总局大礼堂的讲台,宣誓就任警察总局副局长兼审判长,成为第一个担任这一高级职务的美籍华人。当时,莫虎先生在大西洋彼岸,成了一鸣惊人的新闻人物。不久,中国派出公安代表团访美,纽约有关当局委派莫虎负  相似文献   

19.
正视警察     
不要希望警察是完美无缺的,不要希望每一位警察都像圣人一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完全舍己为人因为他们也是凡人。警察最主要的任务是对国家和人民的安全负责。所以,他们在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时慷慨赴死,义无反顾;所以,全国每年牺牲公安民警上千人。而那些离我们而去的,大都是风华正茂的年轻生命。还有什么比为人民的利益而英勇献身更无私、更崇高的呢?所以,我理解警察。比如,我开车违章,警察向我敬礼时不那么温柔。我会想到,他从早晨7点就站在十字路口,一天要几十次甚至上百次向违章者敬礼,他们也是人,也…  相似文献   

20.
女教师是战前新加坡、马来亚华人妇女从业最多的职业,本文通过对女教师职业生涯素描,了解华人女教师的抱负、工作状况以及她们对华人女子教育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