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张申府(1893-1986),原名张崧年,河北省献县人,1917年,北京大学肄业后留校任教。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张申府开始给《新青年》写稿,受到陈独秀的注意。1918年,张申府在授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一对传奇式的共产党员夫妻——张申府和刘清扬.丈夫张申府是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后来他又介绍妻子刘清扬入党,刘清扬也是最早的女共产党员之一.1921年春,张申府和刘清扬共同成为周恩来的入党介绍人.1924年,张申府退出中国共产党,张申府和刘清扬也最终分道扬镳.  相似文献   

3.
《党的建设》2009,(5):61-61
周恩来的入党介绍人张申府、刘清扬:张申府,河北献县人。1920年至1921年,曾先后在北京、法国巴黎发起组织共产主义小组和中共旅欧支部。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北京图书馆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刘清扬,张申府之妻,天津市人。1921年在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彭德怀的入党介绍人段德昌:段德昌,湖南南县人。湘鄂西红军和根据  相似文献   

4.
张申府(1895-1986),原名张嵩年,1895年出生于河北献县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清朝进士,翰林院编修,民国时期曾任北洋政府的众议院议员。1914年,张申府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张申府在北大期间,曾经在哲学系学习两个月,却对哲学,尤其是罗素的解析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5.
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 张申府(1893-1986),原名张崧年,河北献县人。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二年升入本科,先学哲学后学数学,并留校任教。同年,张申府开始给《新青年》写稿,受到陈独秀的注意。1918年下半年,张申府出任《新青年》编委,撰写了一系列介绍新思想、新科学的文章,并逐渐与陈独秀相知相熟。  相似文献   

6.
1978年11月23日傍晚,我带着《周总理与故乡》写作组的“介绍信”来到北京“鲁迅博物馆”南边的阜成门外一个普通的住宅中,拜访了周恩来的入党介绍人张申府。 我刚刚落坐,张申府便问:“你怎知道我住这儿的?”听了我的回答,张申府点点头告诉我,他这住处很  相似文献   

7.
韩玉玲 《湘潮》2014,(5):28-29
张申府被人所熟知的,是与冯友兰、金岳霖等齐名的著名的哲学家身份,他的政治活动家的事迹却介绍不多。新中国成立后,这位曾经风云一时的政治名人和先驱式的学术家淡出历史舞台。历史仿佛在他身上失去了记忆,尤其是他政治活动家的身份。张申府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扮演过什么角色?由声名显赫转入沉寂冷落的原因何在?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张申府(1893~1986),河北献县人,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二年升入本科,先学哲学后学数学,1917年肄业留校任教,教授预科部逻辑学和数学。1918年,李大钊出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后,张申府在授课之余,曾在图书馆帮助李大钊从事管理工作,常常和李人钊聚谈,关系口益密切。在暑假李大钊回家休假期间,张申府曾两次代理其图书馆主任职务。当时北京大学图书馆成了传播和宣传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张申府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  相似文献   

8.
近日,电视连续剧《开国元勋朱德》在央视一套黄金档首播,朱德同志早期的革命经历再次受到国人的关注。剧情显示,朱德的入党介绍人是张申府和周恩来。事实上,张申府还是周恩来的入党介绍人之一。而且,张申府还参加了党的早期创建工作,是"南陈北李"间的奔走串联者,为中共建党做出了卓越贡献。那么,他为什么在党史上渐渐"消失"了呢?1917年,24岁的张申府以助教的身份留在北京大学工作。他结识了陈独秀、李大钊,  相似文献   

9.
1962年3月2日,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科学工作和戏剧创作工作”会议上,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会议上,周恩来在谈到旧社会知识分子“根”时说:“一九二年我到法国,还对费边社会主义有过兴趣,但很快就抛弃了。我感谢刘清扬和张申府,是他们两人介绍我入党的。”张申府何许人也?值得一个泱泱大国总理当着2000余名中国知识分子精英的面,流露出自己的感激之情呢!张申府与周恩来从相知到相识张申府,河北献县人。1913年秋,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先在北京大学学习理工科,后又考入文科学习哲学,不久又改学数学,尤其喜爱英国的唯心主义哲学家罗…  相似文献   

10.
刘涛 《党史纵览》2013,(3):41-42
提起张申府,现在可能有很多人不知其为何许人。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成员,并且是后来成为中共核心领导人的周恩来和朱德的入党介绍人。张申府在中国政坛上昙花一现,但他介绍周恩来、朱德加入中国共产党,使得他们有机会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大放异彩,这让张申府一生都感到欣慰。  相似文献   

11.
由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美国维斯利安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教授、中国近代史专家舒衡哲女士(Vera Schwartz)撰写的《张申府访谈录》(下称《访谈录》)一书,是不同于国内学术专著或传记的另一种传记。 张申府(1893-1986)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周恩来、朱德的入党介绍人,也是20世纪30年代哲学界的重要代表人之一。他是中国把逻辑主义分析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起来的第一人,也是中国的罗素研究专家。张申府的哲学思想在20世纪30年代有着重要的影响。1925年,张申府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共四大时,因讨论党的纲领与人争执  相似文献   

12.
张申府,1893年6月15日出生于河北献县的一个书香之家,是中国共产党的三位创建人之一,其他两位是李大钊和陈独秀。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张申府是一个在政治与学术之间徘徊大半生的怪人。在政治上,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又是周恩来和朱  相似文献   

13.
张申府是一位有着传奇人生履历的哲学家、政治家,是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却未被当作党的创始人,长期以来未被大众所熟知。本文就张申府参与中共创建的历程进行分析,对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期望能让张申府广泛进入研究视野,确立其中共创始人地位。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的中国哲学史上,张申府的哲学活动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张申府关于罗素哲学的研究、关于辩证法的研究等,无疑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化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张申府是中共早期党组织的创立元老,为中共早期党组织的建设做出过突出的历史贡献。文章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历史的考证,阐述了张申府在创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旅法共产主义小组、旅德共产主义小组以及中共旅欧总支部期间的政治活动,对张申府为创建中共早期党组织所立下的汗马功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16.
在抗日战争期间,受毛泽东的推崇而形成文件在全党通报的文章没几篇。除郭沫若的《屈原》和《甲申三百年祭》外,就只有民盟著名政治活动家张申府在1942年1月11日为纪念《新华日报》创刊四周年而作的《新华,新华,我看你生长、长大》这篇文章了。张申府在这篇文章中热情洋溢地称颂《新华日报》是“全国最好的报纸”,是“抗战的一个有力的精神武器”,“每一提起新华,我就联想到新中国,实在‘新华’就是新中国的象征”。不过张申府在赞扬《新华日报》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希望。他希望“新华日报尽量扩充副刊,尽量发挥教育作用”;他说,《…  相似文献   

17.
施春生 《党史博采》2002,(11):15-17
1962年3月2日,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科学工作和戏剧创作工作”会议上,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会议上,周恩来在谈到旧社会知识分子“根”时说:“1920年我到法国,还对费边社会主义有过兴趣,但很快就抛弃了。我感谢刘清扬和张申府,是他们俩人介绍我入党的。”张申府何许人也?值得一个泱泱大国总理当  相似文献   

18.
1962年3月2日,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科学工作和戏剧创作工作”会议上,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会议上,周恩来回忆说:“1920年我到法国,还对费边社会主义有过兴趣,但很快就抛弃了。我感谢刘清扬和张申府,是他们两人介绍我入党的。”张申府何许人也,值得一个泱泱大国总理当着2000余名中国知识分子精英的面,流露自己的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19.
张栓平  张建华 《党史博采》2003,(11):10-12,15
一 张申府是我党发起者和创立者之一,是周恩来和朱德的入党介绍人,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他走过了坎坷曲折的一生。 张崧年,字申府,1893年6月15日出生于河北省献县小垛庄。张申府自幼由其父教习识字,10岁开始在家塾读书学习。1906年进入北京“识一”私立初小。此后的8年间,他先后在北京、天津、保定等地求学,1914年考取北大,学习哲学。1916年底,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厉行改革,实行“兼容并包”的治校方针,聘请陈独秀为文科学长,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8,(6)
正1901年,赵世炎出生在四川酉阳(今属重庆市)。1915年,赵世炎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1919年,经李大钊介绍赵世炎加入少年中国学会,积极参加五四爱国运动。1920年5月,赵世炎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春,与张申府、周恩来等发起成立旅法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2年,与周恩来等发起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