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美国社会就所谓“中国窃取美国W88核子弹头秘密”搞得沸沸扬扬,朱镕基总理访美期间对此问题作出强烈的反应,在美国引起很大反响。田长霖等华人精英,毅然站出来慷慨陈词,并致函给美国总统克林顿,声援被陷害的华裔科学家李文和。  相似文献   

2.
1998年,朱镕基总理走马上任,微笑着走向我们。4年过去,又到“两会”,人们看到的他还是那张刚直不阿、嫉恶如仇的脸孔,还是那份一往无前的果敢与自信。总理的第一句话是:“请大家提问题,分秒必争。”令人感慨万分!  相似文献   

3.
1999年11月,在中美代表团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进行最后一次谈判时,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两次会见美国代表,并直接参加了谈判,最后达成了关于中国"入世"的协议. 近日出版的《朱镕基讲话实录》,披露了朱镕基在谈判过程中、以及此后忆及谈判时的讲话记录.这些记录披露了之前不为外界所知的谈判内幕.  相似文献   

4.
朱镕基报告的“精神财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月5日,朱镕基总理在“两会”上做了《十五计划纲要报告》,并以此代替了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这个报告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亦颇受肯定。它不仅是中国今后5到1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而且从中可以看出朱镕基政府对中国经济和改革开放形势的基本认识和倾向。朱总理任职已到第4个年头,这些认识和倾向可视为本届政府留下的“精神财产”。  相似文献   

5.
博鳌战略     
11月6日,在文莱召开的东盟和中国领导人(10+1)会议已经同意中国总理朱镕基的建议,在10年之内建立“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根据政治观察家的判断,“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政治意义在于,中国在主动改变调整消极的亚洲政策,谋求一种新的大国国际交往战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大豆已经相当于中国大豆年产量——1500万吨。当我们想采取转基因农产品管理办法的时候——这也是国际上很多国家实行的办法,你们美国的领导人就来跟我们谈大豆的问题,说影响美国10亿美元的出口,你们要慎重一点儿。但是美国对中国出口的钢铁产品,却宣布要加税8%到30%,这样就影响中国3.5伍美元的钢材没法向美国出口。因此,我可不可以像美国领导人关心大豆一样也关心我们的钢材?我也把大豆加税30%行不行呀?”朱镕基总理在本次人大记者招待会上的这一段话,看似平  相似文献   

7.
谁的喉舌     
总理朱镕基前些时候视察中央电视台,说《焦点访谈》节目越办越好,并指出:舆论监督非常重要。他留给编辑、记者四句话:“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最引起我留意的字眼,还不是朱总理特别强调的“舆论监督”,而是“群众喉舌”四字——很久以来,不都是说“党的喉舌”的吗? 不过,这也不是朱总理的创新,倒是复  相似文献   

8.
朱镕基总理绝少题词,这是国人共知的,但也有例外。今年4月16日朱总理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曾亲笔为该校题写了校训:不做假账。真是不题则已,一题惊人。老实说,乍一看到这4字校训,确实让人难以相信这竟是堂堂一国总理的手笔。一般地,大领导题词,总是从大处着眼,诸如“做好会计工作,服务经济建设”之类,是所谓高屋建瓴。“不做假账”呢?它是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即使是不做会计的人也知道,做账理应真实,客观,不能做假,更何况是国家会计学院的高材生?“不做假账”或“如实记账”之类的基本常识,就像“1+1=2”一样不必在大学课堂上提起。而我们的总理以“不做假账”作为国家会计学院的校训,要求岂不太低?  相似文献   

9.
去年,一向低调的国家审计署出了一回风头。在朱镕基推行的多项改革的第一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他们做了一次“空降兵”。粮食流通体制要改革,必先弄清6年来2000多亿的挂账亏损是如何造成的。在总理亲自点将后,全国5万审计人员纷纷“空降”到各地粮食部门。几个月的审计查账,抓出“粮耗子”一大批。  相似文献   

10.
记得总理朱镕基在任时,曾用“民怨沸腾”来形容老百姓的不满,如今这样的不满并没有多大改变,而且因暴力拆迁、血汗工厂、棍棒“维稳”等原因,“沸点”恐怕又蹿新高。不少地方政府开动宣传机器极力美化自己,不但于事无补,而且进一步加大了人民的逆反心理和“仇官”情绪,公权再次丢分。当下,期望类似于石首市、瓮安县前政府那样的执政者,  相似文献   

11.
还记得1998年中国全流域大洪灾中的三个片断: 一是当时的国家总理朱镕基在九江痛斥“豆腐渣工程”。那是1998年8月7日九江大堤坍塌,8月9日下午4时,朱镕基乘快艇驶向决口处,他在快艇里得知坍塌的堤坝里没有钢筋后大为震怒……二是一个年幼的女孩独自死死抱住一株小树几十个小时,躲过滔天洪水,奇迹般生还,后来人们得知她家乡的树几乎被砍光了。三是在那场大洪水之后,有人竟说,这场大洪水也可以坏事变成好事——可以拉动“内需”!  相似文献   

12.
政府交接备忘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时:五年成就载入史册“各位代表,本届政府1998年3月就职,任期即将结束。”电视上朱镕基总理的声音苍劲而悠远…… 五年的时间,就此弹指而过。不过几次记者招待会,几度春风拂面,一届政府便匆匆谢幕。 在永恒的时间之流前,一切都显得那样的短暂和微不足道。“人事有代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考验新政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朱镕基总理任内,我作为湖北一个乡党委书记,曾经斗胆向他上书,披露“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三农问题。我很感激也很荣幸,我反映的问题得到了他的重视和批示。现在,新一届政府就要上任,我以为,三农问题依然是政府面临的一大挑战。能否解决好这一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大局。  相似文献   

14.
三场“专项斗争”2000年11月17日,国务院在京召开全国打击骗取出口退税工作会议。总理朱镕基亲自出席会议,并要求“要像打击走私和骗汇一样,再出重拳,严厉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违法犯罪活动”。出言之严厉,态度之坚决,颇有再趟“地雷阵”的味道。而在此之前,国务院组织的工作组在广东省潮阳市、普宁市开展了打击骗取出口退税工作的试点。根据外界判断,一些涉及金额可能达到千亿的大案将于近期曝光。外界判断,如果说2000年是“海关关长落网年”  相似文献   

15.
8月,美国《新闻周刊》的一篇文章说:北京有关方面承认,未来10年水源短缺将是中国国内最具挑战性的问题。由于中国旱灾情况日益严重,再过30多年北京将面临沙漠化的危机。总理朱镕基指出,如果沙漠化问题不能予以控制,迟早要将首都迁往他处。总理的话道出了北京所面临的危机。事实上,一些有识之士早已开始探讨有关迁都的话题。无论其设想的现实性有多大,这种未雨绸缪的规划都不失为有益的观念启迪。  相似文献   

16.
今年5月12日,在中南海怀仁堂,国际经济法专家、华东政法学院院长曹建明教授,为党中央领导主讲了《金融安全与法制建设》讲座。在三个小时的讲座和讨论后,江泽民总书记称赞讲座“对中央研究问题、决策有很好的参考、启发作用”。朱镕基总理也称赞讲座“全面、准确、实实在在”。 防范金融风险目前已为全社会所关注。为此本刊特编发曹建明教授的一些论述,希望对这一议题的讨论能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2011,(20):24-26
《朱镕基讲话实录》摘编2011年9月8日,《朱镕基讲话实录》一书在全国统—上市。该书收录了朱镕基同志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总理期间的重要讲话、文章、信件、批语等348篇,约123万字。收入照片272幅,批语、书信及题词影印件30件。编入该书的文稿,是根据朱镕基同志出席重要会议和到地方、部门考察调研讲话的音像资料、文字记录稿编辑而成,绝大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朱镕基讲话实录》的出版发行,对于了解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本刊特摘录书中有关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近日,本刊编辑部收到了正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胡学华的来信,一封写给朱镕基总理的公开信。信中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提出了不少建议,充满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关心,对政府的信任和厚望。胡学华的建议有些暂时还不适合中国国情,但听一听并无坏处,而且有一定参考作用。为此我们将来信刊出,希望引起各方面的思考与关注。  相似文献   

19.
留美博士生胡学华《与总理谈心——留美学子给朱镕基总理的一封信》一文在《南风窗》1998年9月号发表后,被国内多家报刊转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是学经济的,下面仅就胡学华关于财富分配与高薪养廉的论述谈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20.
平稳发展的印中关系 近几年来,印度与中国的关系一直平稳地向前发展,并且日益多元化.期间,双方的高层互访不断,进一步增进了相互了解,并为诸多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基础.这些高层往来包括朱镕基总理2002年1月访问印度,瓦杰帕伊总理2003年6月访问中国,温家宝总理2005年4月访问印度.每次访问都将两国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