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本文以吴晓丽案为例 ,对我国《刑法》第 1 93条贷款诈骗罪的有关规定进行了分析 ,对合法贷款后采用欺诈手段拒不还贷行为的定性问题作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3.
在司法实践中,贷款诈骗、骗取贷款的案件逐年增多,但对于两罪如何进行法律适用,仍具有一定复杂性。文章从犯罪构成要件入手,通过分析具体行为,结合相关理论学说,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贷款人和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行为,提出建立贷款诈骗与骗取贷款的审理步骤,明晰此类犯罪的认定思路。  相似文献   

4.
贷款诈骗罪是发生于金融领域的一类十分突出的犯罪,它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其方法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其行为是诈骗银行或者是金融金钩的贷款并且数额比较大,在现在的金融犯罪中,贷款诈骗罪的发案率也呈现出了逐渐上升的趋势,本文主要结合贷款诈骗行为的具体案例来进行法理研究和分析,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家贷款是国事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形式,而对于贫困生的认定是其中最基砖的一环.但现行的高校集中办理的助贷模式和对贫困生认定的监督力量失效使得这一环节沦为形式,对我国助贷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所以确立生源地贷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刑法》有关"贷款诈骗罪"的设计,将"单位"排除在贷款诈骗罪的主体之外,"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主观要件难以认定,罪状面窄,建议将单位列为贷款诈骗罪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方式的改变,贷款经营、贷款消费等方式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就在人们享受贷款这种现代消费方式时,涉及骗取贷款案和贷款诈骗案件的犯罪案件(以下简称"骗贷案件")亦多发频发。  相似文献   

8.
无效委托贷款合同 ,是近年来常见的无效合同之一。由于委托贷款合同关系至少涉及到三方当事人 ,在发生纠纷时 ,既要确定案件的当事人 ,又要从实体上确认各方当事人的责任 ,特别是在受托人没有办理委托货款业务的资格而导致委托货款合同无效时 ,受托人是否应承担责任 ,应承担何种责任 ,在司法实践中有不同的观点和做法。本文力求探讨上述问题 ,合理确定当事人应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10.
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为借款国提供贷款援助时,通过交叉设定贷款条件强化贷款条件对借款国的约束力。依交叉条件设置方式不同,可分为正式的贷款交叉条件与非正式的贷款交叉条件,其中世界银行在贷款协议中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条件的交叉引用,使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非条约性质的贷款条件获得了法律约束力。中国应未雨绸缪,推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条件的实体内容与设定程序改革,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弱化贷款交叉条件的法律约束力。  相似文献   

11.
从1999年试行开始,以“扶贫助学”为政策目标的国家助学贷款已经建立了十年。过去十年中,国家助学贷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国内学界对于助学贷款实践成效的研究多数从“成拳分担”视角切入,有关的改革也体现了这一思路。论文认为,这类评价脱离了有关政策文件中列明的政策目标,并且存在着把借贷风险从政府转移到学生一方的危险,以及不利于大学贫困生通过助学贷款解决学费过高难以顺利完成学业的问题。论文分析了“成本分担”理论与学生贷款的关系,回顾了国际学术界对于学生贷款模式在实现“扶贫助学”这种社会公平政策目标中所起作用的讨论。论文提出两个主要的观点,对助学贷款的研究和评价应该始终坚持以其社会公平的政策目标为准绳,应该由政府还是个人来承担更大的借贷风险的问题,则是政策制定者必须做出的一个政治决定。  相似文献   

12.
贷款诈骗作为金融犯罪的常规表现形式,由于贷款方式的不同,在犯罪认定上存在着不同的差异。“非法占有目的”是认定贷款诈骗的必要条件,在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条件下判断的依据各有侧重。客观方面的具体犯罪行为诸如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擅自改变贷款用途、项目申请贷款及瑕疵担保在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情况下也具有不同的刑法评论结果。  相似文献   

13.
骗取贷款罪的司法认定,应从实质上把握该罪的构成要件。借款人虽然提供了虚假的贷款资料,但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没有受骗的情况下,应区别情况认定借款人的行为性质。对"其他严重情节"的把握,应当作限缩解释,只有在行为人所采取的欺骗手段造成贷款风险的情况下,才具有骗取贷款罪的侵害实质。在犯意转化的场合,行为人一开始的欺骗贷款行为可以转化为贷款诈骗罪。  相似文献   

14.
15.
[基本案情]犯罪嫌疑人额某,男,52岁,原系某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2000年5月29日,该工商行政管理局与开发商王某(涉嫌贷款诈骗罪另案处理)签订联合开发某市场综合楼协议,该工程于同年7月1日动工。2000年7月至8月,王某因资金不足向时任该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的犯罪嫌疑人额某提出,要求该工商行政管理局提供内部职工身份证等证件供其为开发市场贷款使用,并要求工商局为贷款担保,犯罪嫌疑人额某召集工商局党组开会研究,为开发商王某提供身份证等证件为其贷款使用。贷款担保一事因意见分歧而未决定,事后犯罪嫌疑人额某指使单位工作人员将单位内部12…  相似文献   

16.
美国抵押贷款市场上,典型的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便是掠夺性贷款。对此美国从联邦到各州都有相应的立法,虽然一方面发挥了保护消费者金融权利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存在不少缺陷。特别是在金融市场贷款证券化日趋泛化之际,面对证券化复杂的结构,原有法律架构凸显出明显落后于金融创新的不足。这些问题对于初始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中国而言,无疑带来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关系型贷款理论,以江苏省某国有银行县级支行为例,对基层地区中小企业贷款定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有:第一,在地方信贷市场上,关系对贷款定价具有明显的影响,且关系越久,贷款利率越高;第二,企业的其他贷款行越多,贷款利率就越高;第三,企业年龄、资产规模、速动比率以及抵押方式等对贷款定价均存在一定影响.在垄断性信贷市场上,与银行关系长久的企业可能遭遇较高的贷款利率.应积极促进地方信贷市场上的银行业竞争,并将国有银行地方分支机构的信贷决策权下放,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18.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作涉及到证券、担保、非银行金融业务等诸多方面,运作过程极其复杂,如果没有良好的法律制度来调整相关当事人之间盘根错节的法律关系,保障各个环节的良性运转,就有可能导致金融风险失控,引发更大的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19.
贷款业务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一项基本业务,在银行的经营活动中,贷款也是银行获取利润的主要途径之一。而企业为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对生产设备的更新、生产工艺的改进提高、产品质量的再上档次等活动,也须借助于银行的贷款作为资金来源。因此,贷款在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正确的贷款投放会产生积极有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反之,则不但不能产生预期的效益,而且可能甚至连贷款本金也无法收回。为了保证银行贷款能产生好的效益,确保贷款资金的安全,国家在相应的金融法律、法规中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20.
合法盗窃     
齐冉荐 《政府法制》2010,(14):40-40
在美国,贷款消费已成消费主流,小到电视机、冰箱,大到汽车、游艇、房屋等,人们大多采用分期付款或抵押贷款的方式购买。这样一来,到时付不了款或还不了贷款的现象大量出现。商家、银行为挽回损失,往往会想办法把那些已卖出的商品或者贷款抵押物弄回来,因此,催生了一种以“偷回”为特征的新行业。该行业的正式名称是“收回执行”,从业人员被称为“回收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