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领导干部在市场经济中的“点子”艺术曾海凡当前,各级领导于部正在集中精力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然而,要真正诱导市场经济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领导干部务必出好主意即好的“点子”,切实做到“多学”、“多思”、“多走”。首先,要“多学”,以确保“点...  相似文献   

2.
百家论萃     
“以德治国”的目的是强化“法治”   “以德治国”并非是要以“德治”来代替“法治”,其目的是要真正强化和实现“法治”。   一是要求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能具备“法制”观念,解决党政领导干部职位道德问题。没有法制观念的领导干部大多希望“权大于法”,这样做的后果是社会效益会降低,腐败的效率却会提高。   二是要强调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解决执法过程中的缺德行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原因就是有些司法干部的德性修养太差,利用案子徇私枉法。要实现“法治”,关键的仍然是要在司法系统大力倡导一个“德”字。   三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学习,尤其是要加强理论学习。为了进一步调动各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中提出,要“完善领导干部脱产进修制度”、“健全党委(党组)中心理论学习制度”、“坚持领导干部在职自学制度”,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使领导干部“述学”、“评学”、“考学”制度化,客观地、准确地评估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效果,从制度上真正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任务。 一、建立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引咎辞职等制度。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是对“官本位”的突破,强化了公职人员的责任意识,对于提高管理干部的水平,改进干部管理的方法.促进干部奋发工作、能上能下机制的形成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从目前各地的实践来看,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的真正含义在有些地方并没有被正确地理解,一些地方推行的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有悖于制度设计的初衷。  相似文献   

5.
张远洪 《新重庆》2006,(10):35-36
深入开展“执政为民、服务发展”主题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思想基础工程”.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也是各级领导干部责无旁贷的重要使命。要把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为民执好政、为发展服好务。关键在领导机关,责任在领导干部。为此.领导干部对于建设好这一“思想基础工程”.尤其应当自觉强化和深化自身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6.
刘建明 《前进》2010,(4):55-55
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干部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肩负着振兴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的重任,要想真正做好领导工作,组织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切实为振兴和发展地方经济服务,笔者认为,领导干部善用“五镜”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7.
周国辉 《今日浙江》2009,(11):42-43
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心,就会有什么样的执政理念,就会秉持什么样的政绩观,这是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体现,是衡量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总结近些年来干部出问题的原因不难发现,“心”事外移、“心”中无法、“心”地自私、“心”里没有群众是重要因素。要做一名称职的领导干部,必须保持“四心”,以更好地推进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细胞。人生的第一学校。也是领导干部修养品德、教化育人、勤政廉政的“后花园”。领导干部要善于打理好自己的“后花园”.使家庭真正成为温馨、宁静、廉洁的“安全港”。  相似文献   

9.
陈建华 《政策》2004,(7):13-15
政绩及政绩观,是执政党必须高度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十分重视政绩和政绩观问题。毛泽东同志反复强调,全党同志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要求领导干部:“要好好做出成绩,给大家看看。”邓小平同志强调,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对我们这个集体,人民基本上是满意的,主要是因为我们搞了改革开放,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路线,而且真正干出了实绩。”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10.
仲祖文 《今日浙江》2009,(12):42-42
不让老实人吃亏,关键是领导干部要练就一双识别老实人的“火眼金睛”,不让老实人在视线里“走失”。为什么许多老实人被耽搁荒废而错失提拔使用的“黄金期”?一个重要原因是不能及时、准确辩别老实人。所以,领导干部关注老实人。不仅口头上重视,文件里强调,更要在实践中明辨是非,真正把老实人看准了、用好了。以下十类老实人,要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姬建民 《前进》2014,(9):57-57
不时听到有领导干部抱怨说,“黑加白”、“五加二”的辛苦工作,却得不到群众的理解,还时常受到抱怨,心里觉得憋屈。这触及了一个任劳任怨的话题。别看人们常把“任劳任怨”说在嘴头、写入总结,但真正体悟并做到的恐怕不多。作为领导干部,上级有要求,群众有期望,人生有追求,“任劳”是必须的,也是应该的。多数领导甘于奉献,吃苦耐劳,愿意为群众建功立业,心情也是值得赞赏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没有广大党员干部带领人民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忠实践行,也没有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今天,更没有河清海晏、方兴未艾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步。这,已为历史所证明。  相似文献   

12.
群众声音     
《群众》2013,(9):1-1
没有底线就没有真正的言论自由 没有底线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言论自由,否则网民的权益便得不到合理的保障。“七条底线”并不是要约束或者限制互联网的发展,恰恰是为了网络更好、更快、更健康的发展,是在保护绝大多数网民的利益和话语权。“七条底线”,是“共识”也是“红线”。——高贵英。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具有强烈的理论性、实践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新形势下对全党提出的新要求。生产力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在“三个代表”之中,根本的是党要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因此,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要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最根本的就是要身体力行,努力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做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促进派。 一、领导干部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责任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我们党要真正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这个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4.
领导干部要做好群众工作 ,从根本上讲 ,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 ,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认真贯彻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一、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 ,是领导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现在 ,有的领导干部并没有真正认识广大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活动中的巨大作用 ,没有看到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在克服困难和解决矛盾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而是欣赏“精英”、依靠“能人”,甚至过于相信自己的能耐。这种政治观念和思想方法 ,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是格格不入的 ,所以 ,我们要从讲政治的高…  相似文献   

15.
凌河 《现代领导》2014,(10):54-54
今天说领导干部要严“闺门之教”.不是要复辟封建传统,更不是剥夺女性权利.而是为领导干部及其家庭幸福着想,为其打一针“抗生素”.装一堵“防火墙”。现代社会,物欲横流.诱惑滋长,尤其是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往往面临着财色等多种诱惑。在这些诱惑面前,没有定力,没有远见,没有忧患意识和清醒头脑的干部往往为其俘获。深陷其中并难以自拔。最可惜的是领导干部自身尚能克已持正.可家人尤其是配偶却自觉不自觉地索贿受贿,将自身特殊地位和影响力“变现折现”。一己之私欲虚荣,使整个家庭为之埋单,多年的辛苦打拼。却换来阴森高墙。炯戒昭然,可不惧欤?  相似文献   

16.
每到春节,领导干部“走基层”就成为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但我们也看到,有的领导干部在“走基层”时,在往哪儿走的问题上却出了偏差,有的领导干部往往选中那些开展工作顺利、取得成绩明显、生活条件优越的地方,通过“走基层”带回来的是成绩、经验和颂歌,如此“走基层”却有悖于初衷,需要加以克服和纠正。  相似文献   

17.
有的领导干部,因为对群众没有真正的感情,事先不会想到去做任何摸底,调研过程中也是“走马观花”,往往如蜻蜒点水一样浅尝辄止。同时,下车伊始.却官腔十足,急于“咿里哇啦”地发表指令,让基层单位的同志左右为难  相似文献   

18.
马乃骏 《群众》2013,(8):76-76
习近平同志曾经强调:“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要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当前,我国进入改革攻坚期、发展转型期,各项任务都艰巨而繁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个百年“中国梦”,历史性地落到每位领导干部肩上。如何认清角色,摆正位置,把责任意识作为从政为官最基本的素质,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和一流业绩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这对党员来讲是最重要的底线。  相似文献   

19.
党性修养 ,领导干部刻不容缓的必修课江泽民同志指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 ,要体现时代的要求。共产党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和牢牢把握新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 ,不断增强党性修养 ,使自己真正成为合格的党员、合格的领导干部。但是 ,在党长期执政 ,取得令人瞩目成就的同时 ,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弱化倾向。1.党长期执政的“疲劳”效应。建国以来 ,西方敌对势力在武力威胁和封锁没有明显效果的情况下 ,转为对我实施和平演变战略 ,企图“不战而胜” ,并进行了一系列的“西化”、“分化”…  相似文献   

20.
政绩,在当今中国似乎变成了一个贬义词,比如“政绩工程”几乎可以和“面子工程”或“劳民伤财”划等号。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所谓政绩,就是领导干部施政的成绩。对官员要求政绩,和对学生要求成绩、对员工要求业绩是完全一样的。不能因为考试制度不合理而导致学生把出成绩和考高分划等号就说学生不应该出成绩。同样地,不能因为有些领导干部把“政绩”经念歪了就说不能讲政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