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社会风云突变、各种思潮异彩纷呈并最终做出抉择的十年。国民党蒋介石政府、自由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都提出了自己的文化重建模式。伴随着军事上的凯歌行进,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轮廓渐显,成为20世纪下半叶中国的主导性思想文化,完成了40年代中国文化的历史性转型。  相似文献   

2.
人类在群体生活过程中,由于社会现实的复杂性和信任的指向未来的特点决定了人们之间存在着特殊信任具有客观合理性,这也适合于政治集团内部.在面对外部威胁时,政治集团内部应建立起广泛的普遍信任,否则会因为整合能力的下降而危及整个政治集团的生存.国共内战时期,由于国民党内部的许多成员本质上是争权夺利的政客,受中国伦理信任模式的影响,以及蒋介石政权的个人专制和独裁,国民党内部始终无法超越特殊信任,建立普遍信任.相反,在蒋介石派系和地方军事实力派、蒋介石派系和国民党内其他政治派别间以及蒋介石派系内部之间一直存在着激烈的冲突和博弈,最终导致了蒋介石政权的败退大陆.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中,新民主主义理论和政策做出了伟大的历史性贡献。在革命年代,它是中国共产党引导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独裁政权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它对迅速恢复国民经济、稳定人心、巩固政权起到决定性作用;改革开放后,党对新民主主义理论路线和政策的坚持与发展,使中国社会主义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相似文献   

4.
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和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不顾以宋庆龄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的坚决反对,背叛了孙中山所决定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政策,勾结帝国主义,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从此,在整整十年时间,国民党政府把中国共产党人视为洪水猛兽,屠杀、“围剿”,无所不用其极。中国共产党人被迫同国民党政权展开了一场长达十年之久的艰苦的大搏斗。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不仅通过阶级斗争,用暴力手段夺取政权,更重要的是通过无产阶级专政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向无阶级社会过渡。因此,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是马克思学说的实质和主要之点。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中,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发展史上有自己独创的特色。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也是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三十五用年,认真学习这一光辉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无疑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革命道路理论,主张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腐朽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最终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这一理论在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着眼于中国是农业大国、城市中工人势力弱小的具体国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学说的基础上,独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革命道路理论。  相似文献   

7.
正毛泽东廉政思想是毛泽东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毛泽东思想体系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先后建立了井冈山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陕甘宁边区政权,在这一过程中初步开始了廉政建设。1949年,毛泽东带领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军队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  相似文献   

8.
中苏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琼 《理论视野》2009,(11):27-31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苏论战,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中苏论战影响了中共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和认识,强化了中共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固守,助长了中共党内已有的“左”的倾向,推动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形成,并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最终中断。探讨中苏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赵诚 《各界》2010,(8):80-83
从《自由中国》到“中坜事件” 1950年代,国民党政权退守台湾之后,先有吴国桢向蒋介石进言,实行“政党政治”,为蒋不容,1953年出走美国,次年与蒋反目,指责其独裁专制。后有雷震1960年反对蒋介石违宪第三次连任“总统”,  相似文献   

10.
李景鸿 《学理论》2012,(17):44-45
社会进步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涵和形式总是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而变化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为指导,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对社会进步问题进行了不懈地探索,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社会进步思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马克思、恩格斯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社会实践出发,着眼于当时历史提出的任务来研究国家问题。从19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末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立、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十分突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十分尖锐。1848年爆发了欧洲革命,1871年产生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正是在这样的革命风暴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并形成了把国家与革命联系在一起,重点考察近代资产阶级国家与无产阶级革命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被中国人接受,除了外在诉求之外,还应思考中国文化传统和马克思主义是否有一种内在的契合关系。"内在超越"的修养论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精髓之所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具体的革命实践中继承了这一传统,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中国古代传统的新型修养论。这种修养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艰难困苦的战争年代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创新性发展,极大地弘扬了历史主观能动性精神,高扬了共产主义革命道德情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修养论的构建不仅需要适应中国国情,而且应与社会规范建设和法治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周南 《各界》2008,(3):13-15
现存的中外学术著作,很多把宋子文描述为国民党特权分子,亲英美派代表,腐败和贪财.宋的家庭和蒋介石的密切关系使得他在国民党大陆政权1949年垮台一事上,招来诸多责难;……  相似文献   

14.
邱仁富 《党政论坛》2009,(17):14-1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绽放光彩,光辉耀人,改革开放三十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十年,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建构的三十年。三十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日益增强。然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中始终伴随着话语的建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内在要求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5.
王中倩 《学理论》2012,(19):40-4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分为四个部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每一阶段的思想都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密不可分的,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深入研究各阶段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两大方面来分析各阶段思想形成的条件,其中国内背景主要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梳理这个问题的思想脉络。毛泽东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关于这个问题的最初论述,特别是他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对于今天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作用。根据这一方法论思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可以视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发动了对中国共产党及人民军队的战争,但仅仅经过3年多的时间,便在自己发动的内战中败北,于1949年12月退至孤岛台湾.国民党为什么会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丢失大陆全部呢?对此问题海内外众说纷纭.笔者以为,一代政权的盛衰兴亡,是由诸多历史合力共同铸成的.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的垮台和覆亡,原因自然也是多方面的,然其主要者,则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大政方针彻底背离了中华民族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完全与发展前进的社会历史潮流相悖逆.  相似文献   

18.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党进行组织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不断地总结党内积累的与错误思想斗争的丰富经验,提出了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的观点.在系统阐发和实践运作思想建党的过程中,毛泽东开始思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并以理论成果和各种实践教育的形式尝试解决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有效地进行党的思想建设的问题.可以说,毛泽东的“思想建党”是马克思主义真正融入到中国革命实践的开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已走过 80年的光辉历程。党的最伟大的历史功绩之一 ,就是成功地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建立了新中国。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中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创造适合中国革命实际的新理论 ,开辟新道路 ,即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最基本经验。一、中国革命需要新理论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特别是它的立场、观点、方法 ,是我们党用来观察中国命运、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20.
马力昉 《学理论》2010,(1):20-21
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漫长历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国化,逐步确立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并在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中贯彻始终。以人为本,是我国社会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社会建设的正确目标和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