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城市德班召开。作为2012年《议定书》第一承诺期④到期前的最后一次气候大会,德班气候大会被人们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2.
2010年11月29日-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召开。这是继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之后又一次重要的气候变化会议,在经过12天“马拉松”谈判后,与会各方在最后时刻达成了一份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坎昆协议》,同时也将《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这个难题留给了2011年的南非会议。  相似文献   

3.
2012年12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一、多哈气候大会确定《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8次缔约方大会在多哈闭幕。大会通过决议确定2013—2020年为《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通过2020年开始的新框架公约起草计划及有关对发展中国家资金援助的决议。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简称《公约》)第19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第9次缔约方大会于2013年11月1 1日在波兰首都华沙召开,原定于11月22日结束的会议不出意料地再次延期,各方终于11月23日晚打破僵局达成协议 华沙气候大会在气候变化谈判进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尽管会议成果不尽如人意,但为2014年的秘鲁利马会议、2015年的法国巴黎会议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新协议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2009年12月7—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其目的是为了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并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协议,因此会议也被誉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但由于各方漫长而激烈的利益博弈,会议以一份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告终。  相似文献   

6.
《南海行为准则》是规范南海地区秩序、管控南海危机的重要文件,但是其法律定位及其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关系仍未明确,这不仅不利于《准则》后续磋商的顺利进行,而且埋下了未来《准则》被滥用或具体作用被削减的隐患。根据《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执行情况以及目前的南海局势判断,《准则》的法律定位应该是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国际条约。《准则》和《公约》之间关系密切,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准则》和《公约》存在着条约冲突风险,《准则》若违反了《公约》所体现的强行法,整个将归于无效;《准则》若违反了《公约》所体现的强行法以外的其他义务,其缔约方将承担相应的国家责任;《准则》未违反《公约》义务而做出与《公约》不同的安排,其优先于《公约》适用。  相似文献   

7.
一、成立背景及其概况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NATO)(以下简称北约)是1949年4月4日由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加拿大、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等12国在华盛顿共同签署《北大西洋公约》而成立的。按照《北大西洋公约》有关规定,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任何缔约国同他国发生战争时,应给予“援助”,包括使用武力。北约组织所涉及的地理范围包括北美、欧洲成员国和土耳其本土及地中海、北回归线以北大西洋内各成员国之岛屿。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相似文献   

8.
法国巴黎当地时间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即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经过两周艰苦谈判,最终达成一份全面、均衡、有力的《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制定出行动框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气候谈判已走过20多个年头,成为全球多边治理中最重要的领域.本文拟系统梳理气候谈判所走过的历程,以及巴黎气候谈判进展,并展望未来气候谈判问题走向.  相似文献   

9.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对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设立了过境通行制度,而马六甲海峡是领海海峡,海峡沿岸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通过声明和协议建立了自己的通行制度,从而引发了马六甲海峡适用哪种通行制度之争.  相似文献   

10.
美国以其所谓"过度海洋主张"理论为支撑,30多年来持续开展"航行自由行动",针对它所认为的其他国家提出的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简称《公约》)的海洋主张予以挑战。"过度海洋主张"理论缺乏《公约》基础,存在单方面解读《公约》、曲解《公约》条款、罔顾习惯国际法规则及"持续反对者"因素等瑕疵。而作为"过度海洋主张"理论具体实践的美国"航行自由行动"的实质是打着维护《公约》的旗号,行违反《公约》精神之实。"航行自由行动"将正常的"航行自由"嬗变为军舰的"横行自由",以美国自创的"国际水域"等概念对他国进行"长臂管辖",不仅不可能解决《公约》中存在的模糊争议,还会加剧海上争端。  相似文献   

11.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hural Heritage,简称ICH)的定义是:“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空间。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的条件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  相似文献   

12.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危机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之父”让·莫内曾预言:“欧洲将在危机中建设起来。”可以说,欧洲一体化实际上就是不断克服危机的进程。迄今为止,欧洲在其一体化进程中先后发生过法国拒绝欧洲防务共同体、“空椅危机”、丹麦否决《欧洲联盟条约》(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以下简称“马约”)、欧盟对英牛肉实施禁运、爱尔兰否决《尼斯条约》以及法、荷公投否决《欧盟宪法条约》(又称“制宪”危机)等六次危机。回顾这些危机,总结欧洲危机管理的经验与不足,将有助于加强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及其危机管理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简称《公约》)为缔约国规定了确保其所担保的个人和实体在进行国际海底区域内活动时遵守《公约》相关规定的义务以及对所担保的承包者没有遵守其义务而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然而,担保国的此种赔偿责任并非严格责任。只有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担保国才应对其所担保的承包者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担保国未按照《公约》履行其确保遵守的义务;所担保的承包者没有遵守其义务并因此造成损害;担保国的不履行与损害发生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在担保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下,其责任的上限是其所担保的承包者的不法行为造成的“实际损害”,同时还应考虑管理局和对有关活动行使管辖或控制的国家的潜在责任。然而,担保国和承包者并不承担连带责任,担保国赔偿责任的存在并不影响承包者承担和履行其赔偿责任。承包者应先于担保国履行赔偿责任,而只有在承包者不能完全赔偿其应负责的损害时,担保国才有义务对未能赔偿的损害部分承担剩余责任。由于担保国根据《公约》承担的确保遵守的义务是一种“行为义务”,而并非杜绝损害发生的“结果义务”,因此,如果担保国已经履行了公约规定的尽责义务,那么即使发生损害,也不应要求其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4.
2014年12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利马举行。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0次缔约方大会(COP20)在秘鲁利马召开。通过艰苦的加时谈判,14日各方达成了一份相对平衡的协议草案,将作为国际气候公约于2015年在巴黎签署,并于2020年开始生效。该草案进一步明确并强化了2015年协议将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初步明确了各方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决定的贡献目标",为2015年巴黎会议前各方尽早提出各自  相似文献   

15.
1997年4月29日,在国际军控与裁军领域发生了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正式生效了。《公约》将无限期有效。《公约》的保存人是联合国秘书长。《公约》机构──禁止化学武器组织设在荷兰海牙。《公约》是在日内瓦多边裁军谈判机构历经24年的谈判,于1992年9月3日由39个成员国协商~致达成协议的。同年11月12日,联大第一委员会决定向大会推荐,并由114个国家提出联合倡议,大会于11月30日本经表决通过联合倡议。1993年1月间~15日在法国巴黎召开了…  相似文献   

16.
张晏瑲 《亚非纵横》2016,(4):44-56,123
2013年9月18日,为抗议俄罗斯在北极开采石油,30名国际绿色和平组织成员乘坐船旗国为荷兰的"极地曙光"号,试图登上俄罗斯的钻井平台。俄罗斯逮捕并扣押了该船只及其人员。2013年10月4日,荷兰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的规定对俄罗斯提起强制仲裁。10月21日,由于仲裁庭尚未成立,荷兰依据《公约》第290条第5款的规定,请求国际海洋法庭作出临时措施的裁决,要求俄罗斯迅速释放被扣押的船只和人员。俄罗斯对此表示其不接受国际海洋法庭的管辖权,并且不出庭应诉。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对中国提起附件七仲裁,挑战中国在南海的权利。在此案中,中国也没有参加仲裁程序。本文通过介绍"极地曙光"号案和中菲南海仲裁案中对于不到庭的判决,分析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对于不到庭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世界越棉寮华人团体联合会于1983年在台北成立,该会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2003年11月26日至27日在广州召开的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是该团体20多年来首次在中国大陆召开,这是一次重大突破。本届大会参会人数多,气氛热烈。大会上,该团体通过了《广州宣言》,进一步表明了越柬老华侨华人坚持“一个中国,反独促统”的原则立场。现将《广州宣言》全文摘转如下:2003年中国广州之约,美丽的羊城敞开她热情的胸怀,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越棉寮华人同胞倍感温暖。这是养育我们祖先的一方热土,这是我们魂牵梦萦的故园。回首二十多年前,风云突变,我们徒手离开中…  相似文献   

18.
今年1月12-19日,越南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河内召开,1377名代表出席会议。大会主题为“继续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战斗力,发挥全民族力量,全面推进革新开放事业,为到2020年越南成为现代化工业国家奠定基础”。大会通过了政治报告、修订后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建设纲领》及《2011-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简称《战略》),确定了越南共产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任务,实现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在党内民主建设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但越南未来仍将面临平衡国际收支、抑制通货膨胀、反腐等挑战。  相似文献   

19.
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作出的最终裁决否定了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就管辖权而言,仲裁庭的管辖权缺乏依据,因为其裁决不仅以对中国历史性权利主张性质错误的认定为基础,而且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98条的解释和适用存在问题。就实体事项而言,仲裁庭选择以适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311条有关规则为起点,其分析框架缺乏坚实的法理基础,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条款和相关国际司法和仲裁实践的解释,有失偏颇,结论荒谬,不符合《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关于条约解释的规则。仲裁庭对中国历史性权利证据采用双重标准,忽视了中国渔民发现、开发、利用南海岛礁的行为与有关海域的开发和利用行为密不可分,从而歪曲和否定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主张。仲裁庭上述裁决预设立场,偏袒菲律宾,显失公平,既不合法,又无正当性。  相似文献   

20.
《东南欧稳定公约》是继北约新战略之后的又一篇西方的“纲领性文件”。它明确提出了东南欧各国必须为之奋斗的目标 ,确定了援助的提供者和受援国的范围。存在于东南欧的基本矛盾影响着《公约》的实施前景。它们是 :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西方与俄国之间的矛盾、西方与东南欧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东南欧国家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都有着尖锐化的发展趋势。由此看来 ,尽管文件已经正式生效 ,但其实施前景是十分暗淡、不容乐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