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瞭望》1997,(18)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电白县农村经济体制发生深刻的变化,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96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91.4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近五年来,电白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百强县,全国治沙先进县,全国农村牧副渔总产值百强县和全国水果总产量百强县。谈到电白近年来县域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县委书记杨光亮对记者说,随着改革深化和经济的发展,乡村与城镇之间,农业与工业、以及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密切,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2.
赵晓 《瞭望》2008,(28)
仅仅10余年,江西广丰从一个国定贫困县跨越为江西经济强县,广丰现象堪称农业文化转变成为工商文化,从贫困山区快速崛起的典范,其宝贵经验为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很清楚广丰和温州有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也因此意识到这是和温州现象不完全一样的现象。我曾经用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差异来解释各地经济增长的差异。温州自然条件缺乏,是一个明显缺乏自然资本的地方,同时温州也缺乏国家投资,即缺乏物质资本,这是温州先天的不足。但温州历史上就有着丰富的商业文化土壤,因此,温州的入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是非常雄厚的。只  相似文献   

3.
据媒体报道,某贫困 县在去年年报时狠 狠压缩了水份:国内生产总值由22亿元挤到18.5亿元,财政收入由6000多万减到400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由1700元压到1420元。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主动干丢面子的事情呢?原因有二:一是被新的财政转税支付政策逼的。以往报表数字反映财政收入增长30—40%,而实际经济增长皆不超过10%。一个贫困县,财政收入本不富裕,还要因虚报收入而少得财政转移支付款,而这批款项与实际收入几乎持平,可想而知,这对一个贫困县意味着什么。二是上级领导开明。如果上级领导不开明,死抱住面子不放,不顾基层的…  相似文献   

4.
一个只有20多万人口、共16个乡镇的山区小县——宜丰县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在江西当地被誉为奇迹.1993年江西省评出100个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实力最强的乡镇,宜丰有11个乡镇跻身其中.自1992年这个县率先在全省实现乡乡镇镇财政收入超百万元后,今年乡乡镇镇财政收入将达到200万元,在江西省独树一帜.1984年至1993年的10年间,这个县城乡齐步发展,工农共同富裕,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分别以17.28%、41.8%和18.7%的速度递增,199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93元.一个不沿海、不靠铁路、远离大城市的老区和山区县,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改变了过去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的历史,一跃成为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的百强县,这种超常规的发展,源于一种政府强力推行的适合本地实际的发展策略.县委书记孙世群说:自己给自己加压力,就能创造奇迹!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象山县地处东海象山半岛,地少人多,交通不便,历史上是浙江的“第三世界”。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象山经济以两位数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至2002年底,象山实现年GDP93亿元,财政收入逾8亿元人民币,跻身全国百强县之列,成为东海岸异军突起的一匹“黑马”。 象山县委书记肖培生认为,主动呼应大上海接轨大上海,依托长三角的资源与优势发展自己,是象山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调出新跨越     
《瞭望》2005,(46)
山东省广饶县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吃惊:2003年跻身全省经济发展30强;2004年GDP突破百亿大关、地方财政收入实现3.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5%和29%,不仅在全省综合排名中前移到第25位,而且首次大步跨入百强县(市)行列,在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全国百强县(市)排名中,位居第80位,比上年跃升了42个位次;今年前8个月,全县境内财政总收入实现6.52亿元,同比增长43.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实现3.34亿元,同比增长50.4%。广饶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秘诀在哪里?广饶县委书记徐春福认为,“广饶发展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结构调整,最大的潜力也在结构调整。为此,我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个牛鼻子,再创发展新优势,以创新的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以下三篇文章解读广饶,相信能为发展县域经济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7.
孔梓 《瞭望》2008,(Z1)
日前,全国百强县(市)浙江省乐清市传来喜讯:2007年,乐清市完成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实际完成1008.7亿元,同比增长24.49%,完成财政总收入46.17亿元,同比增长22.7%,成为温州市首个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县(市)。  相似文献   

8.
中部地区     
《瞭望》1999,(47)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9省区,全区土地面积占全国29.5%,承载全国35%左右的人口,是我国主要的动力和原材料输出地区。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及对全国的贡献率为30%左右,财政收入占全国的1/4左右,耕地面积占全国的46%,全国40%以上的粮食,40%左右的肉类产量,45%左右的淡水产品来自中部地区。另外,中部地区宏观经济效益也相对较好。目前,中部地区每亿元投资创造GDP达3.87亿元,比东部地区(2.93亿元)高出0.94亿元;每亿元投资创财政收入0.34亿元,…  相似文献   

9.
川沙县是上海市郊县中近几年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全县1987年年末人口62.11万人,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64人.1983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1.49亿元,国民生产总值5.96亿元;1987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25.53亿元,国民生产总值14.25亿元,分别增长1.2倍和1.4倍.1987年财政收入3.39亿元,在全国二千多个县中名列前茅. 今年六、七月间,我们对川沙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状况作了调查.这次调查着眼于研究在农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  相似文献   

1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多年,是我国乡镇企业得到蓬勃发展的时期.到1990年底为止,全国乡镇工业的就业人数已接近l亿,一年创造的工业产值超过9000万元,比上一年增长10%,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强.出口贸易增长更快,1990年达到700多亿元,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涌现出一批年出口创汇超过10亿元的县和超过1亿元的乡.一年上缴给国家的财政收入在400亿元以上,上海郊区有4个县列入全国的前10名.可以设想,如果  相似文献   

11.
蜿蜒绵长的东南沿海,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带。而北邻温州、南接福州的闽东宁德地区,却是全国18片贫困地区之一,曾被人们称为黄金海岸线上的“断裂带”。 最近,当记者再次踏上闽东大地的时候猛然发现,这个“断裂带”正在迅速弥合。1993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75亿元,财政收入4.76亿元,分别比1985年增长2.3倍、1.7倍和5.9倍。福安、福鼎两个率先脱贫的县,年财政收入均已突破亿元大关;全区还涌现了31个产值超亿元的乡镇。目前,这里的16.6万贫困户中,已有16.1万户脱贫,脱贫率达97%;去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936元,已高于全国农民人均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2.
<正>财政部日前披露2009年的财政收支:1-12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执行初步统计数为68477亿元,比上年增加7147亿元,增长11.7%。于是就产生了一个令人不解的问题,在大幅度推进巨额经济刺激计划的情况下,财政收入何以不减反  相似文献   

13.
山东在全国有一个值得自豪的“1、2、3、4”;1990年国民收入全国第一;工业总产值全国第二;国民生产总值全国第三,外贸出口全国第四.淄博市提前三年实现了第一个翻身,1989年城市工业总产值居全国30个过百亿元城市的12位,率先跨入了全国36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小康水平的城市之列.作为淄博市所辖五区三县之一的淄川区,也是不甘落后.1990年全区64.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万人.国民收入12.32亿元,国民生产总值14.8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23.43亿元,财政收入10.5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57元.值得一提的是,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占到90.8%,而工业总产值中,乡镇工业企业产值占到95.  相似文献   

14.
享有盛名的千年铜都——江西省德兴市,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呈现出和谐发展的可喜态势。这几年德兴市也获得了诸多荣誉:首届"公众心目中的中国和谐之城"、"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2006、2007两年蝉联)、"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全省经济发展综合十强"、"全省工业十强"、"全省财政总收入十强"、"全省依法行政先进县(市)"、"全省全民健身先进县(市)"、"全省计生红旗(市)"、"首届江西投资环境十佳县(市)"、"江西工业崛起年度贡献奖"(连续三年)、"全省造林先进县(市)"(连续三年)、"江西首届十佳绿色生态候选县(市)"、"全国林业产业化先进县(市)"等等。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进入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双重转型的新阶段,城镇人口将超过农村人口,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人口布局将发生历史性的变化。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建设,相对滞后于全国水平,大城市不多,中小城市数量有限且布局不合理,在城镇化进程中,必须转变思维,创新机制,抓住重点,抢占发展优势,以县城建设为抓手,推动县城向中小城市迈进,提升中西部城镇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经济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陕西耀县经济发展的经验,引起各方面的重视,新闻媒体接连报道有关消息:“希望之星在这里升起”(《陕西日报》)、“渭北高原升起的一颗新星”(《中国乡镇企业报》).为什么这个地处渭北高原南缘、有28万人口的“贫困县”、“补贴县”、今天如此引人注目呢?因为连续四年耀县经济超常规、跳跃式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198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总产值,告别了长期以农业为主的单一经济模式;198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按现价统计),登上新台阶;1990年县财政收入超过1000万元,甩掉贫困县和补贴县两顶帽子;1991年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亿元,跨入陕西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县的行列.实践证明,耀县走出的从当地实际出发、加快经济发展的路子是成功的.推广和借鉴耀县经验,对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具有示范性、启发性.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温县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83.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5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9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92元,并相继跨入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行列。  相似文献   

18.
孔梓 《瞭望》2002,(39)
玉环是浙江省台州市一个较为发达的海滨城市。2001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产值8732亿元,财政总收入753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07元,分别比上半年增长12.5%、35.2%和8.5%;今年1~8月,实现工业产值162.87亿元,同比增长15.3%,财政总收入6.81亿元,同比增长27.09%。玉环曾两度跻身“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是全国“八五”期间农民  相似文献   

19.
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根 本保障是经济发展。基于这种认识, 山东省新泰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 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发展尤其是经 济发展作为强市富民的第一要务, 用经济的率先发展、跨越发展支撑 和保障统筹发展,努力实现“两个 高于、两个确保”,即本市生产总值 和地方财政收入增幅要高于全省30 强、高于全国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平 均水平,确保在全省30强、在全国 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的位次不断前  相似文献   

20.
费强 《瞭望》1992,(37)
在长江入海口附近,孕育了一块富庶的土地,它就是中国经济的“塔尖地带”——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十二县,通称苏、锡、常。 称这里为“塔尖地带”,名副其实。1988年,这一地区就提前12年实现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的目标。去年,这一地区创造的工业产值为1573.1亿元,财政收入50多亿元。今年,国家有关部门按综合指数评比出全国农村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第一、二、三名都是苏、锡、常的,前10强中,有6强出在这一地区。 今天,从大洋彼岸传来的世界性经济结构调整的冲击波,同中国涌向世界经济竞技场的热流又在这里相遇、汇合、碰撞。一场新的“经济造山运动”正在这块平坦的冲击平原上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