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传统家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传统家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有意识形态的政治传输功能、崇高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功能、和谐社会的构建功能。为此,要从凝练家训思政教育精髓,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效性;扩充家训传播途径,彰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多样性;整合家训教育力量,凸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性等方面积极探寻传统家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至关重要,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新方向及新方法。然而,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文精神培育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立足于实际,以革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为灵魂,以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核心,以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为关键,以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为保证,以此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而开展的例行工作,更应该细化为高校的一项切实可行的日常工作,融入高校的工作体系。文章从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党团活动与社会实践、构建融入载体、完善保障机制四方面探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够为大学生营造一种接受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氛围,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有效应对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各种挑战。网络时代应当通过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网络和新媒体平台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创新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与时俱进,使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相似文献   

5.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日益显现,要做到科学统筹推进、深挖核心内涵、拓展丰富载体,打造有态度有温度有厚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6.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应该珍惜和重视的宝贵文化资源,也是大学生理应继承和发展的文化财富。本文在阐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涵结构基础上,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衔接问题、“说教”模式问题,以及与大学生生活世界分离问题等方面论述和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困境,并就如何超越这些困境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更好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应该珍惜和重视的宝贵文化资源,也是大学生理应继承和发展的文化财富。本文在阐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涵结构基础上,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衔接问题、"说教"模式问题,以及与大学生生活世界分离问题等方面论述和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困境,并就如何超越这些困境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更好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李宇威 《求贤》2021,(1):58-5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优秀的道德品质与文化传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对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新时代条件下,必须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然而,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实践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近些年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已告别了以往意义的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而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其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将直接决定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正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但目前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可避免的面临一些困境,因此新形势下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又可以达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是国家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在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需要针对学生现实情况进行教育引导,同时也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在推进文化自信道路建设的进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承担起责任与担当,发扬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理论课程,加强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1.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伟大的中华文明培育了坚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中华文明连绵发展的价值根基。同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下,还对社会普遍的道德标准和精神追求提供了具有学习价值和约束功能的准绳,当出现与之相悖的行为时,群众会自发进行谴责,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督促当事人及时纠正,以维系社会的良好运转,对尚不完全具备辨别是非能力的当代大学生而言,及早培养其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将本质上同为思想教育的文化自信与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对其未来的发展成长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也成为新时代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2.
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时代转换中丰富其意蕴,对其传承和创新。它为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确立、人格的完善、优良道德品质的培养提供精神滋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要通过红色文化融入课程体系实现大学生的文化认知,融入校园文化实现大学生的文化浸润,融入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3.
郭园园 《世纪桥》2023,(4):24-26
当代社会所需要的国家建设型人才,除了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还必须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在文化自信上表现不足的大学生,无法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需求。这就需要高校积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让大学生强化文化自信。基于此,首先分析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接着对二者的融合途径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4.
人文关怀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人文关怀精神,就是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发展需求,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路径是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塑造人的教育目标和尊重人的教育过程结合起来,针对大学生的不同需要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5.
陈莎 《世纪桥》2023,(2):34-36
大学生就业不仅事关个人职业发展,更事关经济发展、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在就业形势愈加严峻的背景下,一方面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就业心理焦虑加剧;另一方面大学生也将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现实挑战。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就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出发,根据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就业指导的可行性,以期发挥思政教育功能,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新时代传统文化观是系统全面的理论成果,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领域。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价值路径视域出发研究新时代传统文化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把握其时代内涵、中国特色、教育使命,将弘扬核心价值、转变教育理念、搭建多维平台等作为其路径响应。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源泉,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新的历史时期,面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事业发展中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促使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政治素质实现“双提升”,是当前高等教育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难题。本文从教育内容、教育形式、课堂教学等三个方面,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魅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新的历史时期,面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事业发展中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促使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政治素质实现"双提升",是当前高等教育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难题。本文从教育内容、教育形式、课堂教学等三个方面,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魅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范雯雯 《世纪桥》2023,(5):60-62
“四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机理和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坚定爱国初心、矢志顽强拼搏、实现人生价值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对“四史”教育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价值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高校开展“四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四史”教育的深度融合路径进行分析与探索。  相似文献   

20.
于坤 《世纪桥》2014,(10):33-3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系统阐发了"中国梦",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不仅是强国梦、复兴梦,而且也是人民的梦,它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对其进行中国梦教育,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要用中国梦来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