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湘文 《法制与社会》2010,(35):159-159,169
作为一种能充分彰显人道合理配置和社会效果的犯罪处遇制度,社区矫正制度正日益被国际社会广泛借鉴。我国于2002年开始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继而2003年7月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而拉开了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社区矫正对未成年人犯罪人将有利于其以后的发展和重新融入社会,防止其再犯罪。“社区矫正”立足于对犯罪人个人利益的重视,强调个人经过改造后能更好的回归社会,因此,未成年犯罪人是社区矫正工作的重点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青田县司法局腊口司法所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中,一直注重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扎实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发展。一是按不同等级进行分级管理。根据《浙江省社区服刑人员奖惩考核暂行办法》关于分级管理及处遇的相关规定,通过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表现、所犯罪  相似文献   

3.
我国社区矫正的试点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其相关的理论研究还不成熟,而其中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社区矫正,不论是实践经验还是理论探讨都有待于进一步丰富和深入。未成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教育和指导,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课题。与监禁矫正相比,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社区矫正,既符合我国刑事司法政策的要求,也符合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的需要。相对于发达国家较为完善的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体系,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却是步履蹒跚,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法律制度的欠缺。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需要在立法和司法的两个层面上予以相应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社区矫正根据的反思与再定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社区矫正的试点工作,一些学者也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社区矫正的价值。但是从国家刑事政策的战略高度出发全面阐释社区矫正的观点仍然缺乏,社区矫正本身也并非完美。本文试图从廓清与反思社区矫正的根据出发,探悉社区矫正可能实现的价值与使命。一、社区矫正的根据(一)社区矫正的现实根据:尽管我国较早确立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作为犯罪防范与控制的基本方针,并建立相应的组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但是从实施的状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综合治理的方针在实践中大多成为一句口号而没有能够落到实处。从我国面临的犯罪形势…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海淀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自2004年5月开展以来,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问题逐渐显现。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具备一般犯罪的显性特征,也有其特殊性,既与社会背景、自身原因有关,也与矫正改造因素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分析海淀区试点工作以来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的特点和原因,以期对防范和减少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号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社区矫正的试点工作。通知规定,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刑罚执行方式。通知下发后,北京、上海等六省市率先开展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把被处以管制、缓刑、暂予监外执行、假释、剥夺政治权利等五种人列为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这一举措被誉为我国刑罚执行现代化、人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社区矫正作为一项新尝试,其理论依据、重要意义以及工作模式,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发展、完善。本期刊发两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对我国社区矫正及监外执行的理论依据和试点工作现状进行阐述,对我国社区矫正工作提出若干改进对策,并配发一篇关于英国社区矫正制度的文章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7.
全国6个省(市)先后开始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至今已逾4年多,随着社区矫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社区矫正一词也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知晓。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这种行刑方式符合国际国内刑罚执行的发展趋势。在社区矫正对象中,青少年犯罪的比重越来越大,不仅成为矫正工作过程中的重点,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王珏 《中国司法》2004,(1):52-54
2003年9月1日,全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张福森部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全面系统的阐述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并对试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认真学习张福森部长讲话的基础上,我们对北京、上海两地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进行了调研,对全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理性思考,深感进一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意义深远,势在必行,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9.
当前人民法院参与社区矫正工作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作出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对于司法机关在我国现阶段进行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和任务、各相关职能单位和部门如何共同开展和做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作了明确指示。通知在充分肯定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前提下,要求社区矫正“应当选择在基层工作比较好的社区进行,总结积累经验,不断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是我党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犯罪,是一个与和谐社会最不和谐的音符;与犯罪分子作斗争,伴随着社会建设的全过程。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对于犯罪分子的处罚手段和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并与社会的文明进步互相呼应,互相映衬。刑罚制度的先进、文明,直接作用于对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社区矫正”作为一种新型的刑罚执行方式和教育、改造罪犯的形式,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推行几十年了。2003年我国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开始“社区矫正”试点工作,2005年初司法部下发了《关于扩大社区矫正试点范围的通知》,我省是第二批试点省市之一,我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已经启动。为了配合全国第二批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开展,做好我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广东省司法厅和广东省法学会于2006年4月27-28日共同举办“社区矫正工作理论研讨会”,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开展建言献策。现将研讨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当前,社区矫正作为我国刑罚量刑、行刑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成为推进我国司法改革进程中的热点之一。2003年9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全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江苏等6省、市的城市社区及有条件的农村乡镇相继推开。社区矫正刑作为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就是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  相似文献   

12.
《人民调解》2011,(5):47
社区矫正"阳光执法"活动,是指社区矫正在执行刑罚过程中,将社区矫正执法的主要内容、程序和结果,通过一定的形式向社区服刑人员及其亲属和社会公布并接受监督的活动。江苏省赣榆县从2003年底启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伊始就始终坚持做到"四公开":执法  相似文献   

13.
《检察风云》2013,(4):6
"社区矫正"是一个外来语,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美国家。对中国的老百姓来说,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大概是在2002年的10月,香港明星谢霆锋因妨碍司法罪被判240小时的社区服务,免去了坐监服刑,一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热聊的话题。中国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始于2003年,至今已经走过了整整10个年头。与监禁相比,它最大的特点是罪犯不需要在监所服刑,而是在他生活的社区接受教育和改造。刑罚的执行者也由监狱变为罪犯所在街道司法所。一般来说,社区矫正适用于那些犯罪情节轻微、在外服刑不致于继续危害社会的罪犯。在社区矫正相继写入  相似文献   

14.
郝赤勇 《中国司法》2009,(11):17-19
一、关于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 社区矫正试点是为贯彻落实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进行的一项刑罚执行制度改革。根据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批示精神,2003年7月,“两院两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为社区矫正工作的试点省(市),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5.
论推进社区矫正试点之制约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兰 《法学评论》2007,25(6):42-50
该文从当前社区矫正试点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推进我国社区矫正试点的途径,社区矫正制度立法模式分析等三个方面,强调全方位理解和认识社区矫正制度的必要性。重点分析了社区矫正试点与矫正对象重新犯罪的问题、社区矫正工作者的警察编制待遇问题;提出了增强社区试点的领导力量,筹建完善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引入科学的罪犯分类及心理矫治方法的建议。针对推进试点工作的法律支撑问题,较深入地论证了"双主体方案或妥协性方案"、"更换主体方案"的利弊和增设"社区服务刑"的综合思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已走过近4年历程。如何巩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已经取得的成果,稳步提高社区矫正质量,这是一个关系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成败得失的关键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首要的是坚持理念创新,不断廓清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思路。一、坚持理念创新的依据社区矫正固有的特性,即是社区矫正坚持理念创新的依据。社区矫正与监禁矫正有相通之处,但又有其自身鲜明的特性,这就是它的社会性、群专性、帮扶性和综合性。所谓社会性,即是社区矫正将矫正对象置于社会中,以社区为舞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对其实施矫正改造;所谓群专性,即是从社区矫正的…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世界性热点问题,如何有效预防未成年人"二次犯罪"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难题。纵观各国刑事实证的研究,对未成年人施以社区矫正已经成为了主要的矫治方式。随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社区矫正措施所体现的刑法谦抑性与重要性正日益凸显出来。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现状仍面临许多困境,借鉴国外经验,从思想教育、管理机构、矫正项目、法律制度等多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8.
《人民调解》2006,(5):48-48
2004年2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重庆市市委政法委下发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意见》,在渝北区、北碚区、涪陵区的7个街道(乡镇)开展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9.
胡敏 《行政与法》2010,(10):24-27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经济、有效、人道的新型刑罚执行方式,在黑龙江省尚处于试点、起步阶段。历经不断的探索与实践,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运行规则。本文依托于对黑龙江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情况的调研,介绍了黑龙江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现状及成功经验,分析了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以期为完善我国社区矫正法律制度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一、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按照年初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要求和“两院两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以及全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会议精神,截至目前,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已在6个试点省(市)的35个区(市)、310个街道(乡镇)展开,其中北京市已经在辖区内全面铺开。6个试点省(市)共接收、管理社区服刑人员4917人,其中,管制48人,缓刑2786人,假释649人,监外执行181人,剥夺政治权利1253人。试点工作积累了经验,取得了成效。第一,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密切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建立健全社区矫正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社区矫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