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访台杂忆     
台湾社会犹如一个色彩变幻的万花筒。笔者访台归来已有一年了,但万花筒里变幻的色彩仍时时在脑海中浮现。企业老板爱开餐馆在台湾,最为难的是朋友们请我们吃饭,应接不暇。有时为了不伤朋友的面子和感情,晚上10时以后还外出吃个"便餐"。吃得多了,发现台湾的一些企业老板开餐馆的不少。我们在台南时,鹿耳门圣母庙管委会成员轮流作  相似文献   

2.
林少敏 《政协天地》2008,(12):46-47
2008年5月26日上午,台湾宜兰礁溪永护庙装饰得金碧辉煌,彩旗飘扬,第二届国际开漳圣王文化联谊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这次大会由台湾开漳圣王庙团发展协会、漳州市开漳圣王文化联谊会、新加坡保赤宫联合主办,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及台湾、福建漳州近百家开漳圣王宫庙1400多位代表出席。漳州市开漳圣  相似文献   

3.
胡迌 《台声》2008,(4):63-66
开漳圣王崇拜是台湾第二大民间信仰。据“开漳圣王庙团联谊会”近年统计,台湾供奉“开漳圣王”的庙宇达300多座,信众超过500万人,以福建漳州移民占绝大多数。其中宜兰县是开漳圣王庙最多的地方,有23座;桃园县大溪镇开漳圣王庙最密集,方圆不过105平方公里,却有10座;最老的开漳圣王庙是桃园的仁和宫,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12年);而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凤山开漳圣王庙、碧山岩碧山寺、芝山岩惠济宫和桃园景福宫。台湾民间以二月十五日为开漳圣王寿诞,举行祭祀,十分隆重。  相似文献   

4.
刘建林 《台声》2013,(2):44-44
在台湾台南市,有一座香火盛旺的庙叫永华宫,有一条笔直宽阔的路叫永华路。滚滚历史长河湮没多少事,悠悠千年尘埃埋没多少人,“永华”却镌刻在一座庙、一条路上,至今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被人们纪念、传颂。这庙、这路,显然因人得名。不由得让人要问,“永华”何许人也?从台湾史料看,“永华”是最先在台湾推行大陆教育科举制度、享有“郑氏诸葛”美誉的陈永华。  相似文献   

5.
开漳圣王在台湾又称威惠王、圣王公、威烈侯、陈圣王、陈圣公、陈府将军。据两岸史料所记载,台湾开漳圣王祀火始于明而盛于清,至今遍及全台。台湾岛上最早建祀的开漳圣王庙香火是由跟随郑成功收复台湾的陈元光及其部将的后裔子孙或漳籍军民从祖籍地漳州分灵过海的。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台湾统一后,随着闽南移民大批进入台湾,开漳圣王香火更是纷纷播入台岛各地。学者姚汉秋《开漳圣王考》云:“今日台湾各地,凡闽南籍的较大聚落,不分漳州、泉州,几乎都有开漳圣王庙的存在,成为台湾乡土神明之一。”又云:“开漳圣王,台湾妇孺皆知”,“台湾各…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6,(20)
正9月24日,由来自河南固始、福建漳浦、台湾宜兰的艺术家共同参与的两岸三地书画作品联展在福建漳浦威惠庙开幕,为海峡两岸开漳圣王文化交流会暨漳浦威惠庙建庙1300周年纪念活动献礼。此次书面联展,共展出了两岸三地书画家的精品力作90余件,作品形式多样、风格迥异、格调高雅、个  相似文献   

7.
台湾历史上发生过不少动乱,人们对此有不同的理解,本文试图对清代台湾的动乱作出比较全面的分析,区分不同的原因和性质,从而对这种历史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台湾大甲镇澜宫每年都组织大规模的进香团回祖国大陆的湄州妈祖祖庙进香,引起人们对台湾宗教情况的关注。其实在台湾,象大甲镇澜宫这样拥有大批信众和庙产的庙宇还有很多,庙宇产业已经在台湾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作用。行天宫行天宫最早是由郭得进居士及众师弟(包括黄丛),于台北市延平区设立“行天堂”,它吸引信徒的主因是以扶銮问事特别准确灵验,而渐享有盛名。1956年至1957年间,由黄丛居士一人独力出资创建行天宫三宫,由于建庙时即采用不对外  相似文献   

9.
张双照 《台声》2003,(12):16-17
本文作者张双照先生在台湾长大,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财税系,并有过省政府公务员的经历,与不少台湾政要有同窗、同事之谊;60年代被公派赴美学习,于1971年来到大陆定居。现为湖南大学退休教授,湖南省留学人员联谊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台胞联谊会顾问。面对当前两岸岌岌可危的局势,张先生为台湾前途忧心忡忡,但他相信———  相似文献   

10.
丁宇 《两岸关系》2011,(3):59-60
反映台湾历史题材的30集电视连续剧《海峡往事》在央视八套播出以来,得到了舆论和观众的好评。《海峡往事》以台湾北港妈祖庙镇庙之宝——"天上圣母"的妈祖金像为贯穿线索,通过林文轩一家三代爱恨情仇、跌宕起伏的命运,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16,(5)
正台湾之行,我们到阿里山山下的一家茶叶店喝茶,大家都说茶好喝,但却没人买,即便如此,临走时,店员仍旧面带真诚的微笑,与大家甜声道别,我想我们真该向阿里山人学点什么几十年,大概与工作的性质有关吧,天南地北跑过不少地方,全国所有的省份几乎都跑遍了。说几乎,就是因为还有台湾没去过。对台湾,可以说是"心驰神往"久矣。台湾有那么多故事:千帆竞发,郑成  相似文献   

12.
台湾诸多的民间信仰中,保生大帝吴真人占有重要地位。早年福建移民开发台湾之初,瘟疫等疾病经常流行,移民倍受其害,因此特别崇拜医神。台湾的医神有数十位,其中保生大帝影响最大。清乾隆初年,台湾有保生大帝庙23座,名列第一,目前台湾以保生大帝为主神的庙,约有200座之  相似文献   

13.
修菁 《两岸关系》2023,(5):61-62
<正>近期,两岸交流吹起阵阵“暖风”。随着新冠疫情趋缓,今年以来,两岸同胞围绕民间信仰的线下交流持续热络。不少台湾同胞跨越海峡,到自己信仰神灵的祖庙拜谒进香。以2023年3月为例,福建漳州开漳圣王祖庙总祠陈元光故居燕翼宫管委会联合台湾开漳圣王庙团发展协会等在漳州云霄、台湾桃园两地共同举办开漳圣王诞辰1366周年庆典暨“开漳圣王民间信仰在两岸”研讨会,吸引了近百位岛内宫庙代表、专家学者、宗亲代表出席;福建南安市凤山寺管委会联合台南玉圣宫等举办纪念光泽尊王诞辰1100周年系列活动,吸引了150余名台胞参加;与此同时,台湾妈祖联谊会、台湾中华道教联合总会等岛内信俗联谊会也携宫庙机构代表来大陆拜祭信俗祖神。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7,(16)
<正>近年来,桂台人员的交流伴随着经贸往来的增多,紧密而热络。不少去过台湾的朋友问我,在全球社会经济迅猛发展、重新洗牌的格局中,台湾已不再是个"发达经济体"了,当年的繁荣已成过眼烟云。多年来岛内蓝绿争吵不休政策徘徊不定,使台湾经济逐渐走向衰退,呈现难以逆转的边缘化趋势。论经济总量,台湾早已被大陆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等发达省份超越;论外贸总额大陆是3.96万亿美元,台湾  相似文献   

15.
石英 《统一论坛》2006,(3):48-49
前不久的台湾之行,虽只十几天,却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去之前,与许多人一样,心向往之的多是阿里山、日月潭等风景名胜。但当去过之后,在饱览山水胜景之外,反而对台湾城市的市街印象更深。原因想是风景名胜,各地相似处不少,而台湾城市的市街倒是颇具特色。不论是大、中、小城市均有自己的特点和引人注目之处。  相似文献   

16.
胡迌 《台声》2007,(10):80-83
台湾唯一供奉原住民的庙宇——采田福地 采田福地——新竹县竹北乡新社村土地公庙,是平埔族竹堑社祭祀祖先与祭祀福德正神的厅堂,由清代乾隆皇帝钦赐所兴建,是台湾唯一的最具规模的原住民祠堂。  相似文献   

17.
交流短波     
首届海峡两岸道教研讨会在台湾高雄举行 第一届海峡两岸道教研讨会6月27日在台湾高雄县全真道教总庙举行,祖国大陆11位道教界人士应邀与会。此次研讨会为期三天,围绕两岸道教学术交流、弘扬道教以及介绍两岸道教现况等问题进行讨论。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任法融强调,道教是唯一由中国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7,(24)
<正>11月26日至28日,部分台湾两岸家庭成员及常住大陆的台湾青年学生一行21人到河北省承德市参访交流。河北省台联会长王耀冀热情接待了参访团。参访团一行先后参观了承德规划展览馆及"一馆知承德"展览区、避暑山庄、普陀宗乘之庙、普宁寺等地。他希望台湾乡亲把这次参访的感受、感想、感情带回去分享给  相似文献   

19.
初秋夜空,晴朗如洗,繁星点点,亮丽的银河,像一条洁白的飘带,隔河遥望的牛郎、织女脉脉含情的双眸,使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动人故事世代相传。在台湾,七夕节又叫“情人节”、“女儿节”,是“时年八节”中最富浪漫色彩的节日。牛郎织女、天仙配的故事中那种争取婚姻自主,盼望早日团聚,以及对夫妻恩爱、耕织自足生活的强烈向往、勇敢追求是台湾七夕节的主题之一。在台北,有一座叫“照明宫”的情人庙,庙中塑有牛郎织女的蜡像,仿佛真人一般。每到七夕  相似文献   

20.
亦云 《两岸关系》2005,(12):51-52
凡是在历史上对祖国统一和富强有过贡献的人,人们总不会忘记他。刘铭传(1836—1895)过世已经100多年了,但他的名字和业绩却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人们不时以各种方式来纪念他。在台湾,出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纪念设施,如铭传路、铭传大学、中学、小学等,公园里有他的塑像供人瞻仰。在大陆,刘铭传的遗迹得到保护,而且在不少地方都出现了刘铭传研究热。相传他一生做过三件事:镇压太平军、捻军起义;抗击法国侵略者进犯台湾;开发并建设台湾,促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和睦。其中后两件事则以其不可辩驳的事实令后人倍加敬仰与赞颂。宝岛台湾的忠实捍卫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