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更正     
高占祥 《共产党人》2005,(11):24-24
克己奉公是人生行为准则之冠,是道德品质之花。我国人民历来奉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美德为处事做人的教义。我国早期的古籍上这样写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克己奉公这句成语之中包含着两层意义,即“克己”与“奉公”。  相似文献   

2.
“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左传》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社会状态和社会和谐的图景。《礼记.礼运》中也描绘了一个令人为之神往的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亲、孤、独、废、疾者皆有所莽。”孔子曾提倡“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墨子提出“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方案: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康有为在《大同韦》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这些思想都表达了盼望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的社会文化史上.“大同”与“小康”是两个常见的社会概念,并有各自的历史文化内涵。“大同”,原本是中国古代的社会乌托邦。从成书于西汉时代且积累有先秦时代典籍成果的《礼记·礼运》中最早出现的“大同”一词来看,它把中国士人所想象的社会乌托邦存在完全包容起来。《礼记·礼运》中用孔子的话描述了传说中的往昔社会情景:“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之未逮也,而有志焉。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我是一家企业的工人,正在申请入党。最近,在厂里举办的理论学习培训班上,大家暴露出不少“活”思想。有人认为,自己奋斗是为了“挣钱和温暖的小家庭”;也有人讲,“政治是虚的,权力是硬的,票子是实的”……可谓“无人信高洁”了。大家之所以暴露这些真实思想,就是想通过学习来分清是非,统一思想。您能助我们—臂之力吗?  相似文献   

5.
"别跟我讲大道理!"时下,有不少未成年人把思想道德教育说成是"唱高调"、"哄骗人"的脱离实际的空谈。而部分老师、家长在教育时也时常说:"大道理大家都明白,用不着我多讲。"因此,对大道理有的学生不听,有的老师不讲,许多家长不说。思想道德教育的大道理就这么被敬而远之,不敢理直气壮地讲。其结果是未成年人做人的基本准则和信仰在一步一步被遗  相似文献   

6.
沈峰 《前线》2003,(11)
10月1日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安徽阜南县就受灾情况进行考察时,在召开的会议上说,“这次我们采取现场调研的形式———我问,你们回答。大家都不要念稿子。”于是,温家宝一口气问了他关心的诸如“安徽受灾群众中还有30多万人是采取什么办法安置的”等多个非常具体的问题。面对总理的询问,从省委书记、省长到厅局长,出席会议的安徽省各级负责人一一作答。温总理不止一次提倡开不念稿子讲短话这样的会。前不久,在考察东北期间的一个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上,他也说过:“任何人发言都不要念稿子!这样能锻炼大家说短话,超过十分钟,我就敲杯子。”温总…  相似文献   

7.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以后,理论界对和谐社会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我想就其中一些理论问题谈点看法。一、只有在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才能形成和谐关系,所以,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实现社会和谐、建设和谐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我国历史上就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从古代社会的孔子、墨子、孟子等提出的“和为贵”、“兼相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到近代太平天国洪…  相似文献   

8.
詹国枢 《奋斗》2006,(6):58-58
到过北京的人都晓得,京城有三条大道横贯东西,穿城而过。其中,位居第一也最为古老的叫长安大道(又称长安街).据说从东端的通州到西头的首钢.全长近五十公里,号称世界最长之大道也。第二条叫平安大道,位于长安大道北侧,乃上世纪九十年代所建。这第三条,位于长安大道南侧,也就是本文要为其“号脉”的广安大道了。广安大道,严格说来过去也是一条道,不过太狭窄.不通畅。所以,要将其两边房屋推倒.把马路拓宽.搞成一条真正的宽宽敞敞的大道。这项工程如何筹资?怎样布局?建成后准备派什么用场?其中真是大有学问。  相似文献   

9.
北京之行,接触了大量的社会精英,有官员,有专家、学者,每个人性格不同,风格亦不同,待人接物的表现更不同,其中的许多细节令人感慨。从这些“大家”的身上,我真切地明白了。认真、敬业,谦虚、谨慎,真诚、礼貌.克已、低调。不仅是一种作风。更是一种品德,一种做人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康正 《求贤》2010,(5):32-33
“我这几天也在想.为什么在那么混乱的情况下.大家会听我的话.会冒着生命危险去执行。”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州委常委、秘书长邓尔平说。  相似文献   

11.
杜浩 《党的建设》2018,(2):30-32
激浊扬清,大道之行;久久为功,风清气正. 这一年,“打虎”“拍蝇”力度不减、尺度不松、节奏不变,8905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这一年,踏石留印纠“四风”,抓铁有痕扫痼疾,查处“四风”问题727起. 这一年,政治巡视不断深化,巡视全覆盖全力推进,“两库选人”“双向选择”、巡视组长“一次一授”等新的工作机制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2.
方乐迪 《廉政瞭望》2014,(23):68-69
今年国庆期间,笔者以观察者的身份走访了朝鲜。凑巧的是,在这段时间朝鲜发生了金正恩“消失”的大事,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平壤见闻。当今世上恐怕少有哪个国家及其领导人会像朝鲜一样,因为神秘而遭遇各种恶意报道。也正是如此,让笔者有了对朝鲜的好奇心。并将其作为研究的一个方向。当然隔岸观火,不如身临其境。这就是我朝鲜之行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了不起的一票 在中国现代史上,在革命队伍里,有许多杰出的女同志深受大家尊敬,人们亲切地尊称她们为“大姐”。陈少敏同志便是其中一个。 1966年8月,北京的政治气候十分严峻,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在紧张的气氛中召开了。 陈大姐作为党的八届中央委员,出席了这次全会。当她走进会场,看到除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外,竟然有一批戴着红卫兵袖章的首都高等院校“革命师生”的代表列席会议,心中便不以为然。后来她曾说:“那时,我真的不明白,这么严肃的中央委员会议,怎么让造反的红卫兵来吵吵闹闹,这是干什么呀?”  相似文献   

14.
为了把“和谐社会”这一个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研究其哲学基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需要。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和谐是事物固有的状态,也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最高目标。中国历史传统的主导思想是“合”、“和”。《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断。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也。”这说明,不同事物相配合而达到平衡,叫做“和”,“和”才能产生新事物;如果把相同的事物叠加在一起,就只是量的增加而没有质的变化,事物的发展就停止了。《礼记·礼运》中对“大同”社会的描述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相似文献   

15.
七、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如何认识和建立社会信用制度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那么,究竟什么是信用?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信用制度?怎样建立社会信用制度?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回答。诚信传统不能丢在我国的传统伦理中,诚实守信被看做“立身之本”、“举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甚至把诚信摆到关系国家兴亡的重要位置,认为国家的朝政得不到人民的信任是站不住脚的。《礼记》中也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  相似文献   

16.
杨树培 《奋斗》2007,(4):59-59
我们历来都认为“人多力量大”.而我在这里要说的是“人多力量小”。读者一定会不同意.请大家不要着急,听我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17.
《福建党史月刊》2013,(21):36-36
1940年,抗日的烽火已熊熊燃烧了3个年头。持久战拖得日寇气急败坏。日寇开始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大“扫荡”。为战胜困难.抗日根据地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重视对党员干部的党课教育。  相似文献   

18.
《廉政瞭望》2014,(13):16-16
“最近刚动完手术,我让小×代我敬大家一杯。”新华网报道.在地方“禁酒令”规定愈发严格的背景下.这样的场景在基层接待中并不鲜见,  相似文献   

19.
石爱娟 《奋斗》2010,(6):63-63
午饭过后的休息时间.大家都在办公室里唠着嗑.从新闻聊到各自的家庭,无所不谈。正说得兴致勃勃时,同事小怡突然大声说道:“我刚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还附带了一个题目,我们也来做一下.看看大家都拥有一颗什么样的心。”  相似文献   

20.
长平 《廉政瞭望》2011,(3):53-53
吾友樊阳,向来深居简出,与世无争,近日突然走红.饱受媒体骚扰。看到他拙于应对的样子,我不免有些愧疚,但又忍不住窃喜——日前上海之行,有意栽的花是去复旦大学演讲,无心插的柳便是把他“出卖”给了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