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美社会问题及其鉴戒阎玉贞拉美国家的社会问题由来已久,8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这些问题愈显突出。进入90年代以后,经济虽有所增长,但社会问题依然很严重。一、收入悬殊,贫困加深。拉美财富主要集中在少数人手中,20%的最贫困人口仅得到总收入的4%。在巴西,...  相似文献   

2.
拉美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和问题王新禄进入90年代,拉美经济增长较快,但社会问题也日趋严重,因此近来拉美各界对现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展开了激烈争论。一方认为,现行模式已造成严重社会问题,应予废止;另一方则称,该模式已在拉美取得成效,虽有问题,但只要...  相似文献   

3.
从90年代初的政治发展看拉美民主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90年代初的政治发展看拉美民主化问题刘新民自70年代末以来的十几年间,拉美政治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拉美的军政府都陆续实现了“还政于民”。绝大多数国家的权力交接是在正常情况下通过选举进行的;拉美经济也进入了深刻的改革时期。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4.
80年代以来 ,拉美地区失业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目前地区平均失业率超过 8% ,就业质量明显下降 ,表现为就业机会主要来自于非正规经济部门和传统服务业。因此 ,收入分配进一步向高收入阶层集中 ,社会贫困化程度加剧。拉美社会贫困问题由以往主要是一种农村现象转化为主要是一种城市现象。拉美社会形势恶化有多方面的原因 :80年代严重的经济衰退及经济调整引起的高通货膨胀 ;90年代中期起国际金融动荡引起的经济滑坡 ;某些经济改革措施产生的负面效应 ,等等。近 2 0年来 ,拉美国家在如何处理社会问题方面存在着两种学派 :新自由主义学派和新结构主义学派。拉美国家的社会贫富分化问题并不是一个新近才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现代国际关系》1994,(2):34-43
拉美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研讨会发言摘要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去年10月举办了拉美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研讨会,在京的拉美问题专家、学者30多人出席了会议。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社会问题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遇到的问题,拉美国家在这方面尤其有经验和教训,值得我...  相似文献   

6.
拉美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与社会发展问题王新禄进入90年代,拉美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增长,但与此同时,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一结果引起了拉美各界对现行的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的激烈争论。一些人认为,现行模式已造成严重的社会问...  相似文献   

7.
美国学术界对拉美社会问题的研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本文对近年来美国学术界关于拉美研究中最为关注的高犯罪率、种族冲突和高等教育改革等社会问题,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与整理,旨在通过综述美国学者对这些热点问题的看法,反映出拉美社会问题研究的新观点、新内容和新趋势.同时,也从不同侧面展示美国学术界研究拉美社会前沿问题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方法,祈望对我国刚刚起步的拉美社会问题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拉美的社会问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新旧社会问题相互交织 ,各类社会问题互为因果 ,解决社会问题的各种努力相互制约。社会问题将得到拉美各国更大程度的关注 ,但其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9.
巴西利益分配格局的形成和调整周俊南80年代以来,由贫困和社会不公而引起的社会矛盾、社会动荡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国际组织和许多国家的政府及学术界都把目光转向探讨如何消除贫困的问题上。从整个拉美来看,巴西称得上是拉美各国中利益分配最不公正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拉美收入分配为何不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当前拉美收入分配不公的主要特征在现代化进程中,拉美地区的收入分配不公现象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世界银行和国际劳工组织曾做过一项联合调查,在调查所涉及的非拉美发展中国家,70年代,占总人口20%的最低收入者的收入占社会总收入的比重为6.5%,吉...  相似文献   

11.
论拉美的"现代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摘要:自19世纪70年代以后,拉美国家为摆脱贫困落后通过吸引利用外资振兴经济,形成了以出口初级产品和农牧业产品为主的传统的发展模式。从20世纪30年代起,为探索民族自主的工业化──现代化道路,实行“进口替代”,收购外资企业为国有企业,进口外国机械设备,使其产品自给率大大提高,制造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60、70年代,国民经济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工业产品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拉美大多数国家出现了“经济起飞”,其经济奇迹令世人所瞩目。拉美人民经过百余年的奋斗,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被称之为“脱而未离的第三世界”。随着拉美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相伴而生出现了不少社会经济问题。如:城市化问题、腐败问题、贫富不均问题、道德沦丧问题、人口和环境问题等诸多问题。总结拉美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拉美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研讨会发言摘要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去年10月举办了拉美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研讨会,在京的拉美问题专家、学者30多人出席了会议。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社会问题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遇到的问题,拉美国家在这方面尤其有经验和教训,值得我...  相似文献   

13.
20 0 0年 9月 1 1日 ,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经济室组织召开了“拉美经济改革回顾与前瞻学术讨论会”。来自中联部、国际关系研究所和拉美所的30多位学者出席了会议。学者们就拉美经济改革的现状和形势、拉美的金融体制改革、拉美经济改革的成效及问题和前景进行了讨论。一 关于拉美经济改革的成效和问题与会学者普遍认为 ,债务危机爆发前后 ,迫于内部经济发展资金接近枯竭的严峻形势和国际社会尤其是债权国以及国际组织的压力 ,始于 80年代中期 (智利始于 70年代 )的拉美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关于其成效与问题 ,与会学者分别…  相似文献   

14.
蓬勃发展的社会运动是当代拉关左翼政治的重要内容,其表现形式包括印第安人运动、农民运动、失业工人运动、公共部门抗议活动等.拉美社会运动的主要特点是:以反对新自由主义和争取真正民主为主要诉求;以族群认同为基础形成新的参与主体;采取参与制民主组织和管理模式;一般不以夺取国家政权为目标;土著印第安人政治参与意识增强;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拉美社会运动是当代拉美左翼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左翼政党、左翼政权共同构成了拉美左派的三大主体,对拉美各国的政治进程产生首重要影响.但同时,拉美社会运动,也面临如何处理与左派政党和政权的关系以及内部分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同其他各洲一样 ,拉丁美洲同样存在着民族关系问题。但是 ,拉美的民族关系问题不及其他各洲那么严重。究其原因 ,这与社会的移民特征有很大关系。在长期共处中 ,各民族互相依赖、互相制约 ;互相混血或同化 ;各民族文化互相吸收、互相影响 ,并产生共同性。拉美民族关系问题主要包括印第安人问题、黑人问题、后至移民及他们与其他民族的关系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除与社会的移民特征有关以外 ,还与历史、经济和国际等因素有关。拉美民族关系问题的实质是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问题  相似文献   

16.
研究概况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已开始对拉丁美洲进行研究。当时,研究主要围绕着拉美的日本移民及其居住国家的社会生活条件问题。二次大战以后,日本出现了向拉美移民的新高潮,特别是5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与拉美的经济贸易关系日益加强,对拉美的研究不仅为日本学者所重视,而且受到日本政府的鼓励和赞助。一批新的科研机构建立起来,各大学也先后建立拉美研究所和研究中心。70年代后,日本又建立起全国性的学术团体——日本拉丁美洲协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社会,知识成为财富的主要来源.对于受歧视的穷人和边缘人群来说,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就是被剥夺了生活资源.贫困和无知是相伴生的.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教育在拉美社会融人中的作用.第一,教育融入是拉美社会融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教育是拉美其他社会融入政策的基础.第三,只有重建拉美目前的教育体系,教育才能真正起到反社会排斥的作用,社会融入政策才能真正有成效.这三个方面对于我国通过教育改革实现社会和谐有很直接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许多经济学家看来,80年代是拉美国家“失去的10年”;90年代拉美经济开始恢复增长,但速度缓慢。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国内储蓄率低下是最重要的原因。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前,东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超乎寻常的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1975~1995年,东亚的私人储蓄率从15%上升到25%;与此同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也增长了2倍。大量研究表明,拉美和东亚经济发展中最显著的差异就是拉美的资本积累率低且增长缓慢,东亚的资本积累率比较高;这种差异是造成两地区经济发展业绩不同的重…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拉美地区整体人力资本发展水平落后于同时期的东亚地区国家。本文以若干拉美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以要素禀赋约束下工资差距和社会分配公平为视角,通过实证检验方法,对拉美地区人力资本形成的动因进行探究,得出4个主要结论:资本存量的增加会显著促进拉美国家的人力资本形成;21世纪以来,尽管拉美国家目前仍处于"人口红利"阶段,但低技能劳动力存量越来越大,未能实现向"人才红利"的转变;工资差距对人力资本的直接效应为正,但并不显著,原因可能是工资差距作为调节变量,减弱了物质资本对人力资本的正向效应和劳动力对人力资本的负向效应;社会分配公平对人力资本形成的作用十分微弱。基于上述结论,文章最后提出若干提升拉美国家人力资本水平的相关政策建议。其中拉美教育人力资本水平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取得显著发展,但随着80年代拉美各国爆发债务危机,使得包括教育在内的公共开支被大幅缩减;同时,利用预期寿命和新生儿死亡率衡量的拉美健康人力资本水平长期低于东亚国家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0.
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国家的经济比较发达,政治实行多元化,社会思潮活跃,在第三世界中,它是一个发达地区。中国人民同拉美人民的关系渊源很早,根据一些学者的考证,文化接触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的南北朝时代;贸易往来也于16世纪开始。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拉美问题的研究起步却比较晚,大概从50年代中叶以后才开始,50年代末60年代初才陆续建立起专门的研究机构。不久,随着众所周知的十年动乱的爆发,拉美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