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事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事法学专业是培养既懂医又懂法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适应学科特点,明确培养目标,在教学队伍、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方面下工夫,使医事法学本科教育实现新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王其林 《证据科学》2006,13(4):271-272
医事法学专业是培养既懂医又懂法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适应学科特点,明确培养目标,在教学队伍、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方面下工夫,使医事法学本科教育实现新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医事卫生法学的创立具有现实和法理的双重依据,是和谐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创立医事卫生法学学科的根据,在于医学与法学之间的密切关系,尤其是二者之间的交叉重叠关系。这种关系为医事卫生法学的创立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本文拟对这一关系予以初步研究,并进而论证医事卫生法学的学科定位、学科体系、学科意义,以期为医事卫生法学的创立,提供最基本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4.
分析医事法学学科建设存在着模糊的学科定位、复杂的学科特性、弱势的团队建设、复合型人才培养、边缘化学科建设的困境与现状,提出加强构建独立医事法学学科体系,加强医事法学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卓越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培养兼具医学知识和法学知识的复合型医事法学人才,已有40余所院校设置医事法学专业。为了该朝阳专业的完善与发展,众多学者从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该专业的教学却存在许多未解难题,毕业生的质量受到极大质疑。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现有的研究,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三个重大问题:从感性出发研究医事法学专业的教育,缺乏数据支撑;在象牙塔内研究教育问题,缺乏与社会的联系;研究局限于学者、教师视角,缺乏毕业生对本专业回顾性的思考与批判。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我国卫生法治建设的需要,培养一批具有集医学与法学复合型知识背景的人才.结合目前司法实践的需求,通过对医事法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为医事法官的选任提供储备库;并对现有体制下,对医事法官的选拔后的培养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包括系统医学知识的培训,相关案件的交流,继续教育学历设置等问题的研究,试寻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医事法官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7.
医学院校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有医学知识和技能又具备法律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应用人才。鉴于跨越医学和法学两个学科的特点,医事法学本科教育应该在整合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培养模式与途径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卫生法学、医事法学、生命法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生命健康和医疗卫生领域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学者分别从“卫生法学”、“医事法学”、“生命法学”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但三种“法学”具体的研究范围及方向如何确定,均未形成一致意见,甚至相互间“抢占地盘”现象严重,并因此严重影响了研究工作的深入和体系化理论的形成。因此,应当对不同称谓下“法学”的研究方向及范围进行重新思考与定位。将卫生法学定位于卫生行政、医事法学定位于医患关系和医事行为、生命法学定位于生命理论及生命科技的医学应用,有利于从各自的角度深化研究并能促进理论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浅议法学本科精英型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茜 《行政与法》2010,(4):82-84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合我国未来发展的需要,更难适应全球化趋势对法学专业人才的要求,因此,必须反思现行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改变教学观念,实事求是地分析法学人才培养上的障碍性因素,借鉴发达国家的法学人才培养经验,立足于我国国情提出可行的改进方法。本文认为,精英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此为方向改进法学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医事法律实践教学中引入法律诊所教育,可以培养师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加强医学与法学复合型人才适应社会的能力。开办医事法律专业的高校在引进法律诊所教育时,应针对我国目前"大法学"法律诊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机构、经费、师资、制度、案源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