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十六大以来,中央印发“纲要”.胡锦涛同志发表“七一”讲话.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了进一步阐述。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要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达到新高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检察机关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统领检察工作,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检察工作的最高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郑重提出,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全体党员,在全党兴起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引向深入。这就是党中央提出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是我们党思想理论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关系党的事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一项战略任务。要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必须…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同志的《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重要讲话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践行“三个代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们要牢记“两个务必”,在实践中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过程中,以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为基础,把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从理论上概括为“三个代表”,是我们党在自身建设问题上的一个重大理论突破。这个重要思想,精辟地回答了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21世纪,我们中国共产党要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样一个关键问题。完全可以说,这“三个代表”是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一、世纪之交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要求“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6.
张景学 《发展论坛》2003,(10):14-15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直接的现实的动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不仅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而且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是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其实践性的特征及实质。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审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科学判断党的…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作出的战略思考和精辟论断。“三个代表”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辨证统一的整体。科学地把握“三个代表”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整体上把握“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 ,对于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贯彻“三个代表”要求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1.江泽民同志将“三个代表”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来 ,是对党的建设理论的一个巨大创新。“三个代表”中的每一个“代表” ,都是我们党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提出中国共产党应当始终成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后,得到了全党同志的广泛认同。如何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做好党的各方面工作,这是当前每个党员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党校是培训和轮训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就要紧密结合“三个代表”的要求,充分发挥好“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作用。 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阵地,党校讲“三个代表”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使领导干部在理论上加深对“三个代表”的理解。“三个代表”的论断是我党第三代领导核心对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治党的理论,也是治国治军的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最初提出时,主要是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样一个根本性问题。 但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它不但实现了从一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于保持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和基础环节。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个根本问题是要用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相似文献   

11.
研究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思想的论者,往往要引用毛泽东于1926年9月1日写成的《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里的一句话:“中国革命的形势只是这样:不是帝国主义、军阀的基础——土豪劣绅、贪官污吏镇压住农民,便是革命势力的基础——农民起来镇压住土豪劣绅、贪官污吏。中国的革命,只有这一种形势,没有第二种形势。”但是,论者在引用的时候又往往将“形势”作“形式”。虽只一字之差,然兹事体大,它歪曲了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本人思想发展历程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着"知行背离"的现象.中国共产党是坚定的"知行统一论"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分析"知行背离"时代特征及产生根源,从中找出积极应对思路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公共性自律”是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或缺的整体的价值理性共识,表现为社会成员基于对该社会制度安排的合法性积极认同基础上的自觉、自律的行为风范,因此构成文明、公正而健康的现代市场社会的健全发育之最重要的内在结构性因素之一;市场经济“理性经济人”偏狭之“工具理性”预设,决定了其很难形成“社会-文化人”的公共价值体验与情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分立,客观上使有关“公共事业”的使命、责任等问题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而要使这种“公共事业”的实现成为现实的可能,则必须重塑以“群体互惠与意义共享”为价值目标的自愿的“公民社会共同体”的生存信念,并将其作为一种理想的新制度价值理念选择。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实质反应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的关系。在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提法上明显存在着两种错误观点,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异端";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民族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的解读,不仅是个学术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我们有必要对这些言论进行明确辨析,以辨是非、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15.
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改革开放前,中国政府拒绝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没有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改革开放初期(1980~1986年),中国应对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出现调整和反复.1987年以后,中国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逐步走向规范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共领导集体执政以来,相关政策规范进一步趋向法治化;更加重视相关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协作;相关政策的操作手法越来越快捷和灵活,这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6.
李全元 《探索》2003,1(1):66-68
人类历史发展中“跨越”和“倒退”现象的发生 ,是历史主体在生产力决定的所有制“可能性空间”内进行自主选择的结果。生产力只决定什么样的所有制形式能为其“可能性空间”所容纳 ,却不决定“可能性因子”相互之间的递进关系 ,因此“五形态”递进次序难以得到理性上的确证。现实社会主义产生和存续的历史合理性 ,不应从外在于当代人类活动的“五形态”次序中去寻求解释 ,而应从历史的现实运动中去求得理解  相似文献   

17.
苏区发动查田运动采取了过激的土地政策,从客观上加剧了赤白对立.查田运动是"左"的土地政策贯彻的结果,但也应看到,发动查田运动的现实原因是为了满足苏区扩大红军和筹款等政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王刚 《探索》2020,(1):16-2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化了"中国之制"和"中国之治"之间的内在关联。"中国之制"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中国之治"就是新时代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的有效治理。"中国之制"和"中国之治"具有鲜明的同构性,从本质上而言它们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这具体体现在"中国之制"主要蕴含的领导优势、力量优势、速度优势和目标优势等方面,为"中国之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支撑,"中国之治"则是"中国之制"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从"中国之制"到"中国之治"内蕴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形成"中国之制","中国之制"彰显出多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推进国家的有效治理,即"中国之治",而"中国之治"又应对当今世界之变,进而推动"全球之治",从而形成了从"中国之制"到"中国之治"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基本特征和“三个文明”全面发展的概念 ,反映了党在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上的一个新飞跃 ,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与贡献 ;坚持社会主义“三个文明”一起抓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学说的内在要求 ;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就要大力增强全党全社会政治文明意识 ,坚定不移地走适合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 ,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0.
"真理"是一个哲学范畴,但更是一个有着广泛意义的文化符号,一种精神图腾。社会原生态的思想文化生活中经常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着这个符号与范畴。政治生活也不例外。政治在不同维度、不同理路上同"真理"概念相关联,其中最突出的是"真理"作为话语权力象征符号,或是作为民主政治模式的参照项与超越物。当然,真理观与真理信念经历了从古代到现当代的嬗变,这一过程同政治文明的推进过程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