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宝祥在8月6日的《学习时报》上撰文指出: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进一步解放思想。从社会主义的传统模式和思维中进一步解放出来。传统的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几十年的实践证明,这种经济体制不利于生产力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目前,这种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观念和思维方式,还或隐或现地存在。比如,把市场经济体制看成是外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正由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轨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来。这一巨大变化,必然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新的要求。精神文明建设如何服从、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已成为一个新的重大课题。加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应注意研究以下四点;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正确把握和积极引导新的社会心理、社会思潮和社会舆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一场革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的机制,按照价值规律的调节,产生高度的激励能力,推动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3.
经济体制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上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必须与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我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很不规范,很不完善,还存在着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某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4.
一发展市场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巩固和壮大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价值目标和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以,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 ,在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上 ,邓小平完成了把市场经济从资本主义制度中分离出来 ,把市场从市场经济中分离出来的双重任务 ,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结合、市场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上 ,邓小平完成了把计划经济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特征中分离出来 ,把计划从计划经济中分离出来的双重任务 ,为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利用计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 ,邓小平提出新体制要吸收计划和市场两者的优点 ,社会主义要利用计划和市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思想 ,从而为在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内实现市场与计划的内在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相关论断,就其本质而言是"结合说"而非"取代说"。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社会主义利用市场,不是建立在对计划的否定基础之上。市场经济机制对当下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其独具的优势,但不可否认也存在特定的局限性,而计划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弥补上述不足性的发挥。并且,计划并非如一些学者所言是"先天不足",科学制定并有效利用计划是社会主义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本质上而言,应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复合型"经济体制,而非以市场排斥计划的单一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在坚持计划机制基础上对市场经济的科学利用,这种利用并没有改变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层面的客观中立性。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有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其中干部工作机制的调整是一个关键。干部工作如何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分析一下两种经济体制的特点及两种经济体制下对干部评判标准的区别。一、从干部工作角度审视两种经济体制的特点我国原来的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表现出愈来愈不能适应。原来所认为的那些优势有些现在已逐步成为弊端。从与干部工作相关的角度审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比主要存在着这样一些明显的差异:从资源配置机制来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借助计划机制的力量把各种资源的配置置于一个  相似文献   

8.
面临挑战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由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轨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来,这是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件大事。这种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前导的社会转型期必然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从过去的“中心”,“统帅”的地位中转轨到服从、服务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的十四大提出的伟大历史任务。在进行这一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中,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正确认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同步的现象 既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致的,为什么目前在我国社会中又确实存在种种消极腐败等不文明的现象呢?能不能把  相似文献   

10.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今天选择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模式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目的所决定的。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目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尽快使经济迅速地发展起来,摆脱贫困,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那么,采用什么样的经济发展形式能迅速提高生产力呢?从世界经济发达的国家看,采用的是市场经济形式;从我国周边国家看,亚洲“四小龙”的出现,采用的也是市场经济形式。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缓慢的状态与之后逐步取向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对比的巨大差别。说明  相似文献   

11.
1、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发达的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必须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作为整个农村工作的中心,一切政策都要有利于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决定》强调,要坚持长期稳定农村基本政策。 2、第一次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对从现在起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作出明确部署。《决定》明确提出在经济改革和发展方面要基本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以及必须坚持的十条方针。 3、强调要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决定》阐明,家庭承包经营是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一个经营层次,是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不能把它与集体统一经营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认为只有统一经营才是集体经济。 4、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决定》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作出明确部署。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必将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建立这一新的经济体制,要努力的方面很多,但最关键的是深化认识,转变观念,不断地解放思想。一、不断地解放思想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首先,从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来看,必须不断地解放思  相似文献   

13.
支部园地     
《当代贵州》2012,(27):60-61
「党员应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未来15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转变是互相关联、相辅相成的。前一个转变的根本要求是深化改革,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后一个转变的根本要求是促进发展,解决生产力的问题。抓住了这两个转变,就抓住了解决当代中国问题的关键所在,就能够顺利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正>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学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为指导,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形成了许多重要理论成果。其中,在经济体制方面有三个重要理论突破,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关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可以兼容的理  相似文献   

16.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党从我国目前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和尽快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为出发点,建立并实行的一种经济制度。它是我们党完成现阶段历史任务的需要,也是实现党的远大理想的必然要求。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前进的标志,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政党,她的历史任务就是领导人民群众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而奋斗。因此,从根本上说,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党性原则是统一的,与党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然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将引起整个社会各个领域的深…  相似文献   

17.
卢诚 《党史文苑》2010,(6):48-50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现实的需要,更是对价值的自觉探索和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要求加以泛化;二是认为在改革开放中可以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8.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过渡性的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直接经济条件。 党的十四大确认,中国经济体制必须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这是我们党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又一重大贡献。 要直接证明当代社会主义为什么只能实行市场经济,而不能实行计划经济?直接原因是当代社会主义公有制本身的历史特征,终极原因才是当代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与水平。只有同时抓住这两个角度才能真正证明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必然性。否则,讲不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而且也是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措施。就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与发展我国生产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排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可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昌盛。正确认识二者的辩证关系,努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完成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精神是:终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实现人民的权利平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必要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坚持唯物史观,强调社会主义第一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是消除两极分化、消灭剥削,社会主义要处理好发展生产力与推进社会公正之间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不能否定效益原则,要打破“大锅饭”,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这一思想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强调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共同富裕”,实际上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的核心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根本指向.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重要的历史地位,对于加强中国社会建设和推进社会公正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