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倩倩 《学理论》2014,(6):38-39
社会建构论作为一种新的理论体系,是在科学知识社会学(SSK)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它强调社会因素对科学知识的建构作用,主张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科学知识。社会建构论能够在科学知识和科学活动中得到充分运用,并正式成为一种科学观,成为核心方法论,这离不开科学知识社会学,而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发展也得益于社会建构论这一方法论。  相似文献   

2.
科学思想实践史方法从科学实践角度出发,探讨了实践史方法产生的来源、结构及其意义。实践史方法的产生主要受社会因素、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实践哲学、科学思想史研究方法的影响,主要有历史维、理论维、权力维、社会维、话语维。科学思想实践史方法融合了科学思想史和科学社会史的研究方法,实现了科学实践哲学、科学知识社会学与科学思想史的辩证统一,拓宽了科学思想史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30)
科学知识社会学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引入我国,其重要创始人——巴里·巴恩斯的理论在我国引起广泛争议,从科学观角度理清三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科学的本质是什么?科学知识究竟是否具有客观性?科学"合理性"是否存在?巴恩斯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明显区别于传统科学观。弄清这些差别,对于构建新的、合理的科学观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反身性"在西方学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并取得了广泛的影响。"反身性"概念有着多重内涵,需要从哲学、社会学、知识社会学以及科学知识社会学不同的角度加以辨析。从主体客体混沌状态到主体客体的两分状态,再到20世纪反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在对理性的怀疑中"反身性"逐渐跃入人们的视野。本文试图对"反身性"这一基本概念予以较为科学的界定,除了对其进行词源学的分析外,还要区别其在哲学、社会学、知识社会学中的不同涵义。  相似文献   

5.
相对主义自产生以来便遭致各方面的诟病,因此,它的合理性是需要辩护的.因为相对主义是一种片面夸大文化和社会差异,拒斥道德确定性,否认普遍价值和最终道德原则的理论.道德原则在这种意义上的孤立化和个体化无异于取消道德,进而会在实践中导致道德虚无主义和价值失范.但是,学界对相对主义的批评又往往走向极端.其实,相对主义既不会导致无主体性,也不会导致文化与学术发展的无目的性,它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显现出理性、客观性与逻辑的自洽.  相似文献   

6.
西方科学哲学从逻辑经验主义到批判理性主义,消解了实在因素、人的主体性和文化模式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或是超越了科学主义而没有将社会因素、心理因素考虑在内,而历史主义学派虽然打开了运用社会学研究的思路却因方法论陷入了相对主义不能自拔。20世纪70年代,SSK通过其强纲领以近乎激进的方式向科学哲学的研究发起挑战,科学哲学的研究也以此为标志开始了社会学转向。后SSK提出了更为彻底的实践观,与SSK社会建构主义科学观有了根本的不同,从而导致了两派在本体论、认识论、客观性等方面的全面决裂。  相似文献   

7.
刘永安 《理论探索》2012,(5):27-30,46
唯物史观是否蕴含道德相对主义是我们理解唯物史观道德立场面临的一个根本性同时也是易于产生困惑的问题。加拿大哲学家凯.尼尔森对唯物史观道德思想中极易引发道德相对主义困惑的问题予以澄清,反驳和否定了唯物史观持有道德相对主义的观点。凯.尼尔森另辟蹊径地提出了情境客观主义的解释模式,认为情境客观主义可以对唯物史观作出恰当的伦理解释,并因此认为唯物史观持有道德客观主义的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7,(9)
马克思在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创立了辨证唯物主义。而相对主义观点则由于概念的"模糊"性和立场的不确定性被大多数人归入诡辩论的范畴。这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哲学内涵理解不清的结果,要理清辩证唯物主义与相对主义的哲学内涵及异同点,思考其对于现实生活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一、青年发展及其理论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范围内,青年问题引起广泛的关注,相关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理论色彩斑斓多姿,人类学的、社会学的、心理学的、历史学的乃至哲学的研究视角,经常被采纳,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相对主义的、结构主义的,乃至神学的理论取向,各有其施展理论魅力的空间。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框架,就是“青年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文研究的方法主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重要思想中关于政府职能的理论为指导,运用社会学和行政学等相关科学知识对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政府职能建设进行探讨和分析。运用辩证法关于运动变化的观点阐述政府职能建设的理论基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政府职能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以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指导,分析我国政府职能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政府职能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问题 ,不仅需要从理论上进行严格界定与阐释 ,而且需要从量化研究上加以具体描述与分析。依据老年人对生活需求的基本性质 ,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量化指标可以分为三类 :物质生活类质量指标、精神生活类质量指标和社会生活类质量指标 ,并由此构成完整的质量指标体系。对量化后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指标 ,尚需要作进一步的评价与相关技术测定分析 ,方能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某一水平及其差异提出有科学依据的结论与说明。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politics of the Lisbon strategy before and after its major watershed reform in 2005, 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Operating in an ambiguous partial delegation of power, the Commission changed from performing a strong administrative role in the 2000–04 period to performing a political role after 2005. Th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this article combines contextual factors and internal factors for explaining this variation.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although internal factors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explaining change, they are highly related to contextual factors. More precisely, the ability of the Commission to unfold actively its ideological and normative leverage and unfold specific forms of procedural leverage after 2005 is highly related to the member states' decision to clarify the formal division of tasks between them and the Commission. In other words, situations of procedural ambiguity are not necessarily to the advantage of the Commission, since it does not invariably have the ability to use this ambiguity in its favour.  相似文献   

13.
14.
Realism may strill be the dominant theor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vertheless serious rethinking has been called for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during the last decade. Gramsci, Habermas, Foucault, Derrida, Kristeva, etc., have been used by numerous scholars to challenge realism's main assumptions, namely: sovereignty, anarchy and the balance of power. Rosenberg makes a contribution to the debate by bringing Marx into the fray against both realism and indirectly ‘post-structuralism’.  相似文献   

15.
16.
17.
Jerome Kroll 《Society》1992,29(2):18-20
He is author of The challenge of the Borderline Patient;and The Reality of Mental Illness(with Martin Roth). 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issues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adjustment problems of Southeast Asian refugees, and comparisons of self-injurious behaviors in medieval Europe and contemporary society.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