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贵州建省是贵州地方史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明初卫所的开设是贵州建省的基石,而屯田则是贵州建省并得以维持的经济基础。那么,卫所的设置对于贵州建省究竟怎样的关系呢?卫所的设置与调整,明政府对卫所的管理实践与贵州卫所本身的地方管理实践,二者作用与影响贵州这一省级政区的建设过程又是怎样的?以下就这些问题作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贵州建省近600年,发展水平一直滞后于全国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是胡锦涛总书记对贵州的深切寄语,也是全省3900万各族人民的热切期盼。  相似文献   

3.
贵州建省以来,政治地位与以前不同了,给贵州经济开发及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少变化。但贵州始终未进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区位,很多时候仍处于边缘化状态,长期是块"经济洼地"。六百年后的今天,特别是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真正给贵州提供了改变面貌的千载难逢的机会。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贵州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中显示了自己的力量,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在此基础上,省委、省政府提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目标,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贵州坚持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4.
<老子>曰:"故有无相生,长短相形,高下相顷,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道出了世事祸福相倚、矛盾永恒.贵州在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省,无疑是其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但此前论者皆言贵州建省的正面意义,对潜藏其后的"痼弊"和"基因"却认识不足.贵州建省时的地域,是四川、湖广和云南三省犬牙交错的边地,分合无定,闭塞荒凉.朝廷即使欲多加眷顾,却爱莫能助.而欲严加控制,又是鞭长莫及.  相似文献   

5.
贵州建省的完成,解决了自秦汉以来历代封建统治者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结束了历时两千余年中央王朝对贵州的间接统治局面,将贵州纳入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经济社会生活,揭开了这一地区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期盼“贵州强省”,充分反映了在贵州社会经济文化全方位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贵州民众对自身贵州身份的认同感。西电东送、能源强省、生态立省、文化建省等为本身就没有“技穷”过的贵州人正名,最近一段时间“热爱贵州、建设贵州”的和声,更是让贵州人在前进中找到了自身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7.
1413年,贵州建省。从此,贵州人有了共同的名字。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转眼已是594年后。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贵州在人文精神方而逐渐呈现出其独有的精神象征。  相似文献   

8.
张羽琼 《当代贵州》2013,(17):62-63
自中原文化进入贵州以后,以儒学为核心内容的形式化教育与少数民族原始形态教育的碰撞、交流与融合就一直成为贵州教育发展的主线。贵州建省六百年来,中原大传统文化与区域小传统文化碰撞交融,儒学教育与少数民族原始形态教育并行发展,构成了贵州教育多元发展的区域特色。  相似文献   

9.
1413年,贵州建省.从此,贵州人有了共同的名字.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转眼已是594年后.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贵州在人文精神方面逐渐呈现出其独有的精神象征……  相似文献   

10.
永乐十一年二月初二(1413年3月3日),明王朝设贵州承宣布政司,标志着贵州正式建省。从本期起,本栏目每期推出一篇反映贵州600年来发展变化的文章,回顾贵州600年发展历程,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展现贵州各民族谋求跨越发展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1.
《理论与当代》2002,(5):30-31
贵州建省前的文化史记 贵州文化源远流长。贵州的史前文化,就以数十处旧石器文化遗迹而闻名中外。在春秋战国时代,贵州高原就产生了夜郎文化。夜郎文化受中原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滇文化的直接影响,不断吸取外来文化而发展。大量夜郎时期制作的青铜器的出土,说明夜郎人的手工业已从农业中独立出来,青铜的  相似文献   

12.
《当代贵州》2011,(27):12
2011年9月10日至18日,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贵阳举办。长城内外、大江南北,56个民族欢聚贵阳,各美其美,美美与共。34个代表团团长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一一描述了他们感受到的这届盛世联欢:"我给贵州打110分!""贵州用心办会,用情待客!""这是贵州建省近600年来不同凡响的大成功!"34个  相似文献   

13.
<正>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人文的原因,贵州经济发展滞后,边远地区的贵州,处于中国历史的边缘。即使明代贵州建省,贵州在我国明清史研究中也长期"失语"。二十四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而从《二十四史·贵州史料辑录》看,涉及贵州的史料仅80万字,贵州的史料仅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给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建省以来的最好机遇。 怎样有效地抓住机遇,并成功地将发展风险降到最低?我们认为,最关键的还在于贵州人自己,西部开发关键靠人才,人才培养关键靠教育。 在已经过去的岁月里,由于历史、地理、以及政策和制度等原因,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全国一直处于较低位次。长  相似文献   

15.
"劈开重驿路,缅人骑象过桥来"。这是今天在贵州古城镇远祝圣桥上仍能看到的古人诗句。由此遥想当年,这沟通西南边疆与内地经济文化的"通京大道"上,千里之外,贵州万山丛中,该会有怎样的一些城市,担当起城市传播文化的使命?"通京大道"是云南边疆百姓数百年间对滇黔古驿道的叫法。由滇入黔,这条路上,第一个大城是安顺,城之规模,令徐霞客吃惊。1413年,贵州建省,距今600年;1381年,安顺建城,距今630年。建城,因为这是滇黔驿道上的战略要地,有"黔之腹、滇之喉、粤蜀之唇齿"之称。  相似文献   

16.
李坤 《当代贵州》2013,(8):62-63
600年前,贵州首次以13个布政使司之一的身份出现在明王朝的版图上。然而,建省伊始,百废待兴,要在贵州进行流官体系的构建实非易事。如何有效加强王朝的边疆治理,成为明统治者不敢轻视的问题。最终,统治者在沿用流官制度的基础上,从上到下,在贵州建立起了一套垂直的行政体系。同时,通过设置知府的"亲辖地",加强了对土司的有效管理。这一创新机制,使王朝的权  相似文献   

17.
正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经济增长的常态就是高速增长。在过去40年里,贵州经济增速低于8%的只有7个年份,其余33年均保持了高速增长。我国现阶段一般将高速增长定义为8%以上的GDP增长率。按此定义,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经济增长的常态就是高速增长。在过去40年里,贵州经济增速低于8%的只有7个年份,其余33年均保持了高速增长。1979—2017年,贵州GDP增长10.14%。以生产总值衡量,贵州改革开放以来创造的国民财富,比1413年建省到改革开放前这565年创造的  相似文献   

18.
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贵州按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快进键",截至2月27日,全省1963个在建省重大工程项目复工率达到100%,复工率居全国前列。3月1日,中铁五局集团贵州工程有限公司贵阳轨道交通三号线北京路站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工人紧握钻机,进行隧道掌子面掘进作业。"  相似文献   

19.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贵州绘画的发展比中原和江南晚了上千年,明代以前贵州境域的绘画基本上是一片空白,直到明永乐十一年(1413)贵州建省后,才涌现了最早一批画家,杨龙友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是贵州走向全国的第一个绘画名家,堪称贵州绘画之祖。杨龙友,名文骢,号山子,以字行,祖籍江西吉安,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生于贵阳。父杨师孔,官至浙江参政。杨龙友少负奇才,擅诗文、善书法、精绘画、娴骑射,有文武双全之誉。20岁中举,天启四年(1624)随家移居南京,交游江南名士。崇祯朝历官江宁、青田、永  相似文献   

20.
贵州建省对于之后六百年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非三言两语所能企及,这里只从明代贵州教育发展的角度略作论述。一、省级机构设置明政府高瞻远瞩,充分认识到了贵州的战略地位。正如顾祖禹所说":尝考贵州之地,虽偏隅逼窄,然驿道所经,自平溪、清浪而西,回环达于西北,几千六百余里,贵阳犹人之胸腹也,东西诸府卫,犹人之两臂然。……令一军出沾益,以压云南之口,而以一军指辰、沅,声言下湖南,则卷甲以趋湖北,武陵、澧阳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