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宋海山 《前沿》2012,(10):54-56
探讨犯罪的内因、外因问题是对唯物辩证法原理的具体运用,我们需要真正理解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因、外因及其关系的哲理内涵和其适用条件。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因本质上是其自身的能动性作用的体现,犯罪的内因即个体原因同样如此。然而,个体的能动性因素无法对抗更为强大的社会能动性。在犯罪社会原因和个体原因的矛盾运动中,社会原因无疑处于主导性地位。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研组织创新能力制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科研组织创新能力未能充分发挥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呼吁科研组织之间要加强合作,改革现状,在发展我国的科学事业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二者相互作用,而同为事物发展的我国警察职业化,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自然也是无法避开这个哲学辩证关系。因此,本文立足于外因和内因二者的哲学辩证关系,对影响我国警察职业化发展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苏论战,是一个十分重大而复杂的历史事件.这次论战既表现了意识形态之争,又蕴含着国家利益之争.它的直接后果,是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破裂,强化了毛泽东的"反修防修"思想,因而和"文化大革命"有着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中苏论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传统观点认为,中苏论战导致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思想混乱和统一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然而,文章认为中苏论战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具有重大意义,它打破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传统模式。促进了社会主义模式多样化的探索,推动了各国党独立自主潮流的发展,最终开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中苏两党之所以会在国际共运内部进行无休止的争论,并造成国际共运的分裂,说明旧的国际共运模式已不适应形势的发展了。同时,中苏论战主要是以意识形态争论的方式出现的,意识形态分歧本身也包含了两个问题,一是对待分歧的态度问题,二是分歧本身的是非问题。对前一个问题,苏共错误地对待分歧和处理分歧,即超出意识形态搞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使中共没有后退的余地,被迫与其论战;对后一个问题,没有一方是完全正确的,双方都犯了错误。所以,中苏论战的实质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从整个国际共运来看是国际共运传统模式发生危机的一种反应,从中苏两党关系来看是中共反对苏共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的一场斗争,从争论的内容来看是中苏两党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争论。  相似文献   

7.
顾友仁 《前沿》2009,(3):174-177
玄学是我国近代知识分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称谓。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历史上发生的“科玄论战”中。玄学派因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在解决人生现问题上的重要意义而受到严厉批判。然而,随着工业东亚的崛起和西方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取向问题。玄学也随着人们对于中华文化的弘扬而获得新的发展机缘。  相似文献   

8.
阿荣 《前沿》2005,(3):159-162
认清社会性质是认清一切革命和建设问题的基本依据。20世纪 20年代末 30年代初发生的社会性质问题论战是从联共 (布) 和共产国际内部因中国革命问题的争论而引起的。大革命的失败是这场论战的导火线。这一争论先传到党内, 后扩展到了社会。马克思主义者主要批判的是托派。随着社会性质问题论战的深入, 论战扩大到了史学界, 发生了社会史问题论战, 后又发生了中国农村社会性质问题论战。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这一著作给这场论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9.
中苏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一成 《湖湘论坛》2011,24(3):18-22,32
中苏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思想理论界对这个问题已经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基本上都是从消极方面来判断这种影响的,缺乏全面、客观的态度。中苏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影响,就是促使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从"以俄为师"转向了"以苏为鉴",既有积极也有消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0.
程哲  郭树勇 《前沿》2012,(7):24-27
自新中国成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便开始萌发,在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实践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但近年来,中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陷入低潮,究其原因,除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先天优势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冲击和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体系外,还缺乏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交往———对话与论战。当前,中国的崛起也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参与对话与论战提供了客观动力。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本位文化论战就中国未来文化创新的问题展开了专门讨论。本位文化派从中国文化的特质与民族性出发,主张文化发展必然要不断创新。在如何创新的问题上,出现了创新就是模仿、创造的综合、有选择的模仿等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一些大学生也相信“法轮功” ,有其复杂的内、外部原因。通过对这些原因的理性思考 ,得出的启示是 ,青年大学生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 ,自觉地用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  相似文献   

13.
2010年新年伊始,岛内舆论界发生了两场令人瞩目的大辩论,一是由台湾实力雄厚、影响力较大的报业集团——《联合报》与两岸统合学会就“一中各表”展开激烈“笔战”;二是台联电集团荣誉董事长曹兴诚发起的两岸“和平共处法”电视辩论会。两场论战主题无不牵涉到岛内对两岸、统“独”等话题的敏感神经,其中透露出的讯息值得每一位关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者省思。  相似文献   

14.
徐开平 《创造》2004,(1):45-45
从<春秋左氏传>中节选出来的<曹刿论战>一文,上中学和大学时读过,后来教书又教过,可谓"滚瓜烂熟".公元前684年鲁、齐两国进行的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以前,总把弱小的鲁国之所以能打败强大的齐国的首功,独记在曹刿的帐上;近日,再细细读来,竟突发了奇思怪想.我认为,长勺之战取胜的首功,应归于那位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善解人意的鲁庄公!  相似文献   

15.
陈立中 《前沿》2007,6(9):39-42
中苏论战的本质是中苏两党关于破立"苏联模式"、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问题分歧的争辩。本文以中苏论战为切入点,按时间为序,全面研究中国共产党如何突破苏联模式,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16.
科玄论战 ,也称科学与玄学论战或科学与人生观论战 ,论战的实质是两种人生观之战。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用什么作为指导人们生活、行为的一般法则 ,即科学能否支配一切人生观的问题。通过论战 ,清楚地反映了双方理论上的缺陷。科学派高扬科学主义大旗 ,促进了近代以来科学意识的普及和科学教育的发展 ,具有巨大的启蒙作用。但是 ,科学派把科学作为社会人生的普遍原则来解决人生观问题 ,暴露出一种逾越本分的科学万能的意愿 ,导致科学主义的泛滥。现代新儒家 (玄学派 )试图通过科学与哲学的划界 ,重建儒家的道德形上学 ,但是并没有给予科学与哲学、知性主体与德性主体以平等的地位。现代新儒家的人文睿智常能指出全盘西化论者的肤浅 ,但却难免落入传统的窠臼。  相似文献   

17.
高慎淦 《求索》2012,(4):124-126
新中国成立后,对于还缺乏大规模建设经验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学习苏联经验自然是首要的选择。苏共二十大后,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思路便由向苏联学习转向以苏联为戒,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代表性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8.
《2011年上半年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显示,微博在中国网民中的使用率从去年底的13.8%大幅增长到40.2%,成为用户增速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谁抢占微博,谁就更具影响力,更有话语权。名人们纷纷开博,并在微博中语不惊人死不休。比如,周立波7月12日发表的微博两天内就被转发1.6万多次,双方当事人、粉丝陷入了一场微博口水战。微博怎么了?缘何骂战不断,成为公众泄私愤、相互谩骂、造谣中伤的公共厕所?网络争议既是一种正常的观点交锋,也是利益驱使的客观呈现,网民在看待和参与网络争议时应该更加客观、理性,避免激化和被利用  相似文献   

19.
刘玲玲  王嘉 《前沿》2005,(6):103-104
重新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同时,对罪因的研究也是十分重要的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本文从重新犯罪的概念入手,着重从实证角度分析重新犯罪的原因,以期对重新犯罪的预防及控制有益。  相似文献   

20.
美国学者对志愿服务进行了广泛研究;在"志愿服务"的概念研究方面,存在着"非正式的"与"正式的"两者之争;在志愿者服务产生的内因研究方面,存在着利己与利他的争论;在志愿服务产生的外因方面,存在着社会结构因素与文化因素的不同分析;在志愿服务的过程研究方面,存在着强化与退出两种过程的不同观点;在志愿服务的结果研究方面,存在着提升个人能力与促进公民社会两种结论。这些研究对于推进我国志愿服务研究发展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