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利益、责任制、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这是当前经济改革中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看法。一、责任制是贯彻物质利益原则的具体形式物质利益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课题。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生产关系,实质上就是人们的经济关系,或者又叫物质利益关系。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不同,决定着他们在分配中得到产品的多少不同,即物质利益不同。在私有制的  相似文献   

2.
一切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手段,归根到底都要以对人们物质利益关系的调整为基础。物质利益原则是全面实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物质利益的行为规范,也是调节和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层次物质利益的基本准则。思想政治工作如何贯彻物质利益原则,这是一个大课题。本文就如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贯彻物质利益原则,略抒管见。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 ,认为应该高度重视物质利益问题。人民至上是邓小平物质利益思想的显著特点。兼顾与服从的统一是正确处理各种物质利益关系的原则。邓小平指出 ,大力发展生产力 ,搞好经济建设是人民群众摆脱贫穷 ,获取物质利益的根本手段。“先富———后富———共富”是人民群众获取物质利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首先,从内容上看,物质利益矛盾已经成为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根源性和主导性矛盾,政治领域和思想领域的矛盾相对来讲降到较次要的地位。当前人民内部存在的种种矛盾,绝大多数是物质利益的矛盾或者是由物质利益矛盾演化而来。出现这样新情况的总的社会背景,是物质利益原则的普遍确立和改革对物质利益关系格局的广泛调整。而各种物质利益矛  相似文献   

5.
我们所说的物质利益原则是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是指要正确反映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关系,把劳动者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暂时利益与根本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结合起来,使每个经济单位和劳动者,从切身利益上关心生产经营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它是正确调节和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间物质利益关系的基本准则,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心理状态以至思维方式、利益关系都处于新的变动与发展之中。新的利益群体的产生,使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物质利益关系具有了新的内涵。同时,也使得社会中人们的利益关系以及利益群体间的利益关系的调整出现了复杂的局面。因此,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不同的社会利益和矛盾,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一个重大问题。一、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利益关系是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早就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战后资本主义尽管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但它依然是一种对抗形式的社会生产过程,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基本矛盾不仅依然存在,而且更为错综复杂,有时还十分尖锐。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调节机制只能在其根本制度容许的范围内来调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不平衡和不适应,推迟经济危机的爆发或减弱其强度。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新的基础上不断积累和加深,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其表现形式也出现了某种不同于以往的  相似文献   

8.
彪晓红 《新视野》2007,(4):82-83
物质利益矛盾是最基本的社会矛盾,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是社会人群行为变化的主要原因,也是社会稳定与不稳定相互转化的主要原因。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结构和利益协调机制,有效地解决经济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是保证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宋宪萍  张广兴 《求实》2006,2(7):47-49
分配是生产的结果,生产的性质决定分配的性质,生产关系是个历史范畴,分配关系因而也具有历史暂时性。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不能教条化,应依据生产的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0.
有的同志说,按照马克思的说法,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种关系。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同志却把生产关系当成了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今天确定一个关系叫生产关系,明天不成了就改变,也叫生产关系不  相似文献   

11.
叶险明 《新视野》2005,(2):44-46
资本主义发展极限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这个问题不仅要注重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运动的角度来考察,而且要注重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结构变化的角度来考察。基于对资本主义发展极限与资本全球化和知识的共享性及其生产的社会化特性间关系的辨析,作者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结构变化的角度阐述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极限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哲学思考徐志敏一、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由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使生产方式永远处于变动之中,推动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引起全部社会...  相似文献   

13.
在这个新旧体制转轨、两种体制相互交叉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法、生活方式、社会角色、价值取向诸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矛盾。这些矛盾,集中地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物质利益矛盾是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表现形式.加大改革力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社会各行业、各阶层、各单位、各成员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的调整。改革调整的是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的利益关系。调整的是国家、集体、个人的权、责、利关系。政府转变职能和精简机构的改革,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中进行劳动、…  相似文献   

14.
以利益关系的协调促进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许多新的重大变化,社会利益矛盾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群体利益矛盾显现,民生领域矛盾集中,弱势群体令人堪忧,物质利益是矛盾的焦点。因此,如何协调社会各个群体的利益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在处理分配问题的时候,我们主张,既要政治挂帅,又要贯彻物质利益的原则。在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一个长期的方针。有些人一听到讲政治挂帅,就担心是不是要丢掉物质利益的原则?一听到讲物质利益原则,又怀疑政治挂帅是不是还要?好像二者不可得兼。这是一种误解。政治挂帅和贯彻物质利益原则,无非是要我们正确地处理政治同经济的关系。在现实生活里面,没有离开政治的经济,也没有离开经济的政治,不过,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所武装的党,对于共产党员和  相似文献   

16.
生产关系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在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有着丰富的生产关系理论,可以从“资本不是物而是以物为中介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拜物教性质”,“生产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生产关系的‘三分法’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环说’的关系”四个方面来把握,从而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生产关系理论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辩证关系前面两节,我们说明了社会主义的物质生产基础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点。这一节我们来分析一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是  相似文献   

18.
分配的方式从属于生产方式,是一定生产关系的实现。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物质利益在分配上的实现,其核心与精髓就是:在消除了生产资料占有权方面的不平等后,承认每个人向社会所提供的劳动在质和量上的差别,以因所付出的劳动量不同而获得个人消费品的多寡来激励人们多劳动、多贡献,由此推动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保证新社会制度战胜旧的社会制度”,向更高的“按需分配”阶段过渡,这就是笔者所说的按劳分配的效率导向。令人遗憾的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只强调了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特征是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标志,而忽视了按劳分配的效率导向,忘掉了按劳分配原则以实现个人物质利益的差别性为激励机制的合理内核,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人们很自然地提出了我国会不会出现新的阶级的问题。对此,需要给予回答。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阶级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范畴,生产关系范畴。所谓阶级,就是在经济上即生产关系方面处于不同地位、因而具有不同物质利益的一些大的社会集团。所以,伴随新的经济成分的出现,必然会产生新的阶级。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般趋势。当然,这些新产生的阶级,也有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就我国现阶段而言,随着个体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事实上已经形成了包括数千万个体劳动者的“大的社会集团”。有的同志在80年代初期曾经…  相似文献   

20.
义利观所探讨的主要是道德原则与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 ,其中涉及人们对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方面关系的认识。这些内容是人们在处理社会关系中无法回避的 ,特别是当社会发生重大变革、需要重新调整利益关系时 ,这个问题就格外引人注目。改革开放后 ,贬低物质利益、耻于言利的封建观念还没有彻底清除 ,资产阶级利己主义思想已渐渐抬头 ,人们的价值观一度呈现出十分混乱的局面。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同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义利问题作出了新的总结 ,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批判道德至上论为物质利益正名邓小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