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网上购物。网络的虚拟性要求网络交易主体更要诚实守信,遵守市场交易规则。然而,不少人却利用这种信任和网络交易规则,通过网络购物形式谋取非法利益(称之为"网络碰瓷")。网络碰瓷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恶意差评、恶意骚扰、恶意退货。从刑法上看,三种行为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可能符合不同的犯罪构成,触犯不同的刑法罪名。因此,要分析上述不同行为的特征及犯罪构成,对网络碰瓷行为加以刑法规制。  相似文献   

2.
“剽窃”行为的认定与处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剽窃"与"适当引用"两种行为在表现形式上虽然有些相似,但在其性质上却有本质的不同。行为动机:前者卑劣,后者纯洁;行为方式:前者偷偷摸摸,后者光明正大;行为所及内容:前者既窃取观点,也窃取材料,后者只是利用他人作品的某一方面;"利用"他人作品数量:前者可能"照搬"全文,后者只是其中极少一部分。适当引用是一种正常的科研活动形式,剽窃则是一种违规违法甚或严重的犯罪行为。我国现有法律对剽窃行为所作的处罚规定畸轻,因而有必要加大惩罚力度,将其纳入刑事法律规制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电子商务合同中存在着大量的格式条款,因其高效、便捷的特点而得到普遍的应用,但同时也成为了商家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源头之一。参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上"七日无理由退货权"的制度设计理念,将定金罚则引入网购格式合同具备正当性基础。围绕《合同法》第39条的规定,从形式上说,格式合同的提供者未尽到合理的提示义务,消费者事先未充分理解条款全部内容即提交订单,应认定该格式条款未订入合同;从内容上说,该格式条款中部分内容违反公平原则,应认定为可变更、可撤销,部分内容与法律强制性规定发生冲突,应归于无效。  相似文献   

4.
民法对动机的考察,是基于私法自治与社会利益衡平的考虑。动机违反公序良俗时,基于该动机做出的法律行为是否违反公序良俗,首先应看其是否展示于外,若展示于外,再分辨其是否以条件的形式负载于法律行为之上;若未展示于外,则再分辨相对人是否已经知悉该动机。基于违法动机的法律行为被确定以后,其效力有无效和可撤销两种情况。基于违法动机之给付,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的返还规则。  相似文献   

5.
民间艺术是乡民在日常生活中将其心灵的情感以物化经验的方式引入客观世界,从而形成一种形式直觉的文化符号。从艺术人类学的视角解读这一文化符号,需要运用田野和深描方法,在"艺术品——艺术实践主体"为中心的社会生产关系和语境中直觉艺术形式。只有从动机心理、技术活动、生活行为及其情感等方面进行切入,才能理解民间艺术所包涵的物质技术、信仰风俗、审美文化等不同面相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6.
公共服务动机是近二十多年来国外公共行政学研究关注的焦点。建立在个人与组织匹配理论基础之上的公共服务动机研究,代表着公共行政学试图构建一种有别于私人部门"经济人"假设、为公共部门所特有的人性假设之努力。国外公共服务动机研究主要考察了公共服务动机对职业选择、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组织变革接受度和公民参与态度的影响。作为一种尚处于发展中的理论,国外公共服务动机研究在理论建构方面,忽视了公共部门雇员角色冲突,也忽视了偏好伪装和思想、语言表达、行为"三体分离"所带来的客观测量挑战;在实证分析方面,反向因果、中介变量影响和内生性问题都未得到有效处理。  相似文献   

7.
动机问题涉及人类行为的源泉、动力,是最能反映人类行为的目的性、能动性特征的问题。由于人个体行为的复杂性,个体行为的原因也更为复杂。人们从不同角度,依据不同的标准对动机进行研究。从动机的起源角度,有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的划分。创造动机是社会性动机中最高层次的动机之一,是创造力结构中的重要因素,是产生创造行为的源泉和动力,因而备受学者们的重视。一、国外几种典型的创造动机理论弗洛伊德的“创造升华说”。弗洛伊德作为典型的本能论者,认为本能对应于机体的需要,是愿望的心理表现,是生物无法逃避的内部压力。他从人的心理…  相似文献   

8.
掠夺定价是滥用排他性行为的一种形式,是以掠夺定价的手段排除竞争对手,进而可以在市场上获得更高的利益,其带来的是竞争和消费者的长远利益的损失。界定掠夺行为,应该选择合适的价格——成本的认定标准,考虑以掠夺定价的反竞争效果分析替代实践中难以证明的掠夺意图,同时结合考虑"同等效率竞争对手"、利益"补偿"以及消费者利益保护的影响因素,综合认定掠夺定价的排他行为。  相似文献   

9.
盗窃罪是以排除沟通的形式从外部对被害人财产状况所做的直接改变;诈骗罪是以欺诈这一特殊的沟通形式,使被害人基于动机错误从内部对财产状况所做的直接改变。处分行为并非诈骗罪的成立条件,决定诈骗罪罪质的是以处分财产为危险内容的欺诈行为本身。处分意识作为一个实行后因素,对欺诈行为本身的危险性不会产生影响。"处分意识必要说"并不是从诈骗罪本质所得出的先验结论,更不要说具有理论和现实上的合理性。以欺诈方法诱使被害人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产是诈骗罪行为类型的固有特征,当诈骗罪与利用被害人错误的盗窃罪间接正犯发生"竞合"时,前者应排斥后者而成立。  相似文献   

10.
规制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制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政府规制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规制活动的特点,分析规制与市场失灵的关系,探讨现代政府规制行为的动机目标,都是规制研究中重要的基础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经济体系中房地产市场占有着相当大的部分,随着近几年来房价的一路走高,犯罪分子也将触角伸向了房地产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要深入剖析房地产公司利用"假按揭"这种手法骗取银行贷款案件发生的原因、产生的危害后果、犯罪过程以及相关的侦防对策。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求职难,作为整体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群体,该如何在"难"得让人无奈的市场里,尽快找到自己的职业亮点?那就是要转变求职观念,克服在求职过程中的五个"盲目".  相似文献   

13.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实施“模块教育”与“口径教学” ,实质上是以教学理念的创新为基础来推动教学手段的改革 ,也就是突出艺术设计教育的时效性 ,并获得其在空间上的可持续发展。实施这一战略调整的现实背景是市场对人才要求的多样化、综合化 ,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使艺术人才的最终价值体现在产品艺术价值、商品价值的创造上。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女性同时面临着性别歧视、事业与家庭冲突、自身素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等因素的困惑.因此,必须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使她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创新、坚持学习,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工作中实践"三个代表",落实"三个代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中国企业遭到了以诸多理由为基础的反倾销措施的重创。“倾销”成立与否的关键在于对损害的认定,而此项认定又依赖于对正常价值的判定,正是这一环节上,诸多国家对倾销企业所属国作了是否为“市场经济国家”的区分,似乎是为了寻求更精准的正常价值,然而“公平”的外表却掩饰不了实质的不公平。因此,本文在比较各国的规则及其根源,深入分析中国的自身现实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由于是颁布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其自身的缺点和不完善性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逐步显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尽快完善这一法律,以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将从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理解、界定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其他相关法律的区别和联系的角度出发,以相关的案例加以解释,从而详尽地说明为何要完善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其实现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极大地关注了"社会公平"问题。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是改革步入新阶段实现小平同志"共同富裕"思想的需要,是建立党提出的"和谐社会"的必然。中国现存的收入差距悬殊问题,不能归咎于发展"市场经济"。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有待于继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同时要求政府发挥"看得见的手"的合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对道德的社会功能及其道德认知呈现出新的取向,在继承、涤荡和挑战传统道德的基础上,他们形成了新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和生态伦理、网络伦理等新领域的道德准则.我们应在宏大理论和宏观结构与具体行为和事实经验之间建立一种"中层理论",指导道德取向或道德行为的经验研究.这种基于"中层理论"的道德建设方略,不仅适用于大学生,也适用于全体公民,是新时期道德建设的一种新方略.  相似文献   

19.
复制生产权是知识产权人独占性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权利人拒绝向第三方授予许可的行为本身并不当然构成《欧共体条约》第82条(以下简称ECT82)意义上之市场支配地位的滥用,但是,这并不排除某些特殊情况下滥用行为的存在。通过一系列案件的审判,欧洲法院对知识产权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判断总结出了一些标准,一旦符合这些标准,权利人就会被强行要求向市场提供某些产品或服务,尤其是当权利人凭借知识产权垄断了市场“基础设施”的时候,欧盟竞争法就会赋予权利人开放这种“特定门槛”的强制性义务。  相似文献   

20.
我国加入WTO后的"三农"战略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入世后 ,“三农”的发展战略关键在于把握住机遇参与市场竞争 ,提升农产品及服务的科技与绿色含量和多样性 ,调整供给、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培育、蓄积中国“三农”的国际竞争力 ,必须从基础做起。从资源配置、结构关联、支持方式、农民教育、农业科普、高科技注入、政府服务与农业企业及农户诸方面进行深化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