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财产的继承涉及到伦理与法律的双重规制。从本质上讲,数字财产是一种法益而非权利;价值性,是法益视角下数字财产所具备的核心属性,具体又分为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人文价值和情感价值;由价值性延发产生的维护权利主体合法权益、实现网络资源优化配置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对数字财产进行继承的现实依据;数字财产具备可继承性但并非所有数字财产都可继承;数字遗产是由数字财产转化而来的;增强全民族的数字财产保护观念、深化数字财产继承的理论制度研究和构建数字财产继承的综合法律规制体系是化解我国当前数字财产继承困境的现实道路选择。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公民的财产权进入互联网领域,形成了网络虚拟财产。相较于传统物质形式的财产,网络虚拟财产具有特定的含义以及法律性质,在认定网络虚拟财产的价值时应考虑实际交易价格以及需求量问题。文章重点分析了网络虚拟财产是否可以被认定为可供公民继承的财产以及可供继承的网络虚拟财产范围,同时论述了在继承时可能存在的诸如丧失账号信息、无人继承等情形时应采取的救济措施,以期为完善我国网络虚拟财产继承制度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3.
中外财产继承制度在法定继承人的确立和继承份额中既有相似之处,亦有其独到之处。由于中外传统文化的区别,导致中外在确立法定继承人时考虑出身有较大差别;但在继承份额的分配上男女分配的比例却有较多相似之处。研究比较中外财产继承分配制度,一方面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继承制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借鉴外国传统继承分配制度以更好地制定我国现代继承制度。在我国现行继承法中,将子女列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更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亦吻合国外的继承制度。  相似文献   

4.
遗嘱继承是财产继承的基本方式之一,在各国的继承法律制度中都占有重要的法律地位。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我国的主要继承形式仍是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制度极不完善。世界主要国家遗嘱继承制度的历史及现状;我国遗嘱继承制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以下简称《继承法》)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有关公民财产继承的专门法规。财产继承是公民死亡后,按照法定程序,把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债权与债务和其他财产权利,转移给他人所有的法律制度。公民遗产转移有五种方式: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扶养协议及收归国家或集体组织所有。其中,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构成了我国现行的基本的财产继承制度。法定继承是指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及遗产份额的分配等,都由法律直接作出规定。它只有在没有遗嘱继承和遗赠,又  相似文献   

6.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出虚拟财产这一新兴的财产类型,《民法总则》虽对虚拟财产有所提及,但该转至性条文仅表明对虚拟财产的保护可依照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而作为一类相对特殊的财产类型,相关法律应如何针对其与其他财产的差异界定其范围与类别,它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又将导致其在继承领域需遵循何种有别于其他财产继承的规则,在继承分配与管理环节又得如何针对其范围与类型对相关责任人科以必要的配合等义务,以最终做到全面保护公民对其享有的财产权利得到全面实现,这些都是我国民法继承编修订过程中应予规制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朝鲜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法定财产继承制度方面和中国有很多共同点,但也存在若不少差异。本文通过对朝鲜法定财产继承制度的介绍和分析,探讨朝鲜法定财产继承制度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继承是指将死者生前的于死亡时遗留的合法财产转移给他人所有的制度。关于继承的发生根据和本质,以往主要有意思说、家族协同、死后扶养说、无主财产归属说以及共分说等各种学说,它们都从一定的侧面说明了继承的本质,对继承的法理也进行了合理性探讨。代位继承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继承,早在古罗马的市民法中,就有有关规定,现今各国法律,除苏俄外,大多都有此制。本文主要结合我国现行法律对代位继承的有关规定,浅要谈谈自己对代位继承的法理认识。  相似文献   

9.
从政府信任的视域看,世界各国的政府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建构了民众对政府的初步信任。实行政府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是遏止权力腐败、塑造廉洁政府的有效利器是提升政府信任的长效机制;是赢得民心、夯实我们党长期执政基础的重要环节。以"中国国情"为由延阻实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与世界大势及时代潮流相背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教化主要思想表现在:追求个体和整体两个方面的教化目标,即理想人格、化民成俗;德礼教化为本、刑法教化为辅等多种教化并举;以文化人、教而化之;谨庠序之教,即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教化载体;社会教化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强调先富后教。古代教化实践的基本经验体现在:建构教化体制和网络;通过多种手段掌握教化的主导权;运用多种制度支撑教化;重视示范作用。中国古代教化的思想与经验对今天的道德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调处制度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独特现象,是中国独特的法律文化,起源很早,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到明清时至臻完善。调处制度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以及制度环境等诸多因素,它对维护封建社会的家庭、财产关系,增强社会凝聚力,巩固基层政权起过积极作用,但对人们树立法律至上观念以及健全法律制度等方面却起着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2.
保障女性财产继承的合法权利,提高女性的整体地位,是当代法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分析宗法制下中国古代普通女性财产继承法律地位的变迁,进而探求这种变迁背后的思想、政治、经济因素,从中得出启示,从而对维护和提高女性的法律地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我国澳门的法定扣还制度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澳门 ,凡是欲进入尊亲属继承的卑亲属 ,应将受赠于尊亲属的财产或其价值返还于遗产 ,以平衡遗产的分配。这种扣还制度源于古罗马民法中的财产加入制度 ,因其自身的科学性已为诸多国家和地区采用。我国大陆继承法中现尚无扣还制度。借鉴澳门地区的扣还制度 ,不仅是对我国继承法的完善 ,更是建立遗产税制度的重要先决环节。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民法典》中没有规定后位继承制度,但在司法实践中已有一些案件涉及后位继承问题。后位继承与《民法典》规定的居住权制度关系密切,有必要在未来立法上确认后位继承制度的法律地位,并对后位继承的发生条件、主体范围、当事人权利义务等主要内容从立法层面或者司法解释层面加以规定,使后位继承与补充继承、居住权等制度相互作用,相得益彰,更好地保障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全面实现《民法典》的立法目的。同时,未来立法还应注意厘清后位继承与附条件或附期限的遗嘱继承、补充继承、遗嘱信托、代位继承、转继承等相关继承制度的相互关系,加强对后位继承制度主要内容、独特功能与立法价值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考证,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继承制度。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建设呈现出严重的非均衡。这主要表现为制度供给与现实需求、制度绩效与人民期待的非均衡。这种局面的主要成因是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建设的动力因素与阻力因素存在非均衡状况——阻力大于动力。实现当代中国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建设的均衡变迁,应大力提高制度供给水平,综合运用制度变迁手段,着力营造强大民意氛围,建立统一完备的领导干部财产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6.
现行夫妻财产制是以法定财产制为主、约定财产制为辅的夫妻财产制,在市场经济发展和家庭财产关系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其不足之处已经充分显露出来,完善之势在必行:规定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健全约定财产制,作为法定财产制的有益补充;建立夫妻财产登记制度,区分婚前财产登记和婚后财产登记;认定夫妻共同财产期待权;在夫妻财产关系中纳入公证程序,对婚前财产契约、夫妻财产契约、房产继承、股票继承、受赠或受遗赠、婚后财产登记等方面设置公证程序。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子女的财产权益应当如何保护,尤其是父母离婚后未成年子女的财产权益该如何保护,我国现行法律对此规定过于原则,显然不能适应未成年子女财产权益保护之需要。本文以父母离婚后未成年子女的财产权益保护为视角,就确立公权适当干预制度、离婚双方对未成年子女财产报告制度、第三方代管制度、对未成年子女的不动产转让实行特殊保护制度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唐代家庭财产的法律继承和遗嘱继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隋代以来的“析籍”政策将大家族、大家庭解体为家庭、小家庭 ,随之而来的是大范围的分家析产。唐代初期 ,为了确保国家的赋役 ,防止百姓借“合户”“析户”逃避纳赋服役 ,唐王朝先后制订了与解决这些问题有关的分家析产政策 ,终于催生了一套以《户令》为中心、实际可行的分家及家产继承法令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熟的相关法令。同时 ,这些政策、法令的施行 ,又为家产的遗嘱继承提供了可能 ,家产预分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家产的遗嘱继承 ,既依照分家及家产继承法令 ,也突出了家长对财产的处分权和子孙的析产愿望。至唐代中晚期 ,以遗嘱继承为主要形式的家产预分 ,成为分家析产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9.
保护私人财产继承权是一项立法通例。各国的法定继承制度存在差异 ,主要有三种立法体例。确定法定继承人应以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为依据。我国法定继承制度存在缺陷 ,亟需修改 ,才能适应继承关系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20.
家族文化与乡村社会治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是中国乡村社会中的基础单位,在长期共同生活和世代繁衍中,家庭不断扩大,形成为一个由若干以姓氏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组成的家族。传统中国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家族社会,许多村庄是以姓氏命名的。家族通过血缘关系将若干家庭联结在一起,并内在地产生出家族社会权力。从古至今,家族社会权力深深地渗透到乡村社会的治理之中。当前,乡村人口仍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这一基本特点决定了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一、村落家族文化的再度兴起与转型。历史上的家族是一个集体行动的共同体,家族有自己的集体土地、集体财产、集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