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2周年,雷锋和雷锋精神影响和激励了几代人。如今,时代赋予了雷锋精神新的内涵,学雷锋活动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实践。正确认识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深刻理解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倡导在新时代下传承、弘扬雷锋精神,有助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雷锋精神既不是人为"制造"出来的,也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和政治"造神运动"的产物,而是自然"生成"的。中华优秀传统道德、中国革命道德、社会主义道德是雷锋精神的深刻思想渊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发展构成了雷锋精神的坚实社会基础。在思考雷锋精神的产生问题时,还需要正确看待雷锋与毛泽东、雷锋精神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雷锋精神的十大时代内涵:雷锋精神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现实体现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必然成果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宗旨意识的具体实践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规范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遵循雷锋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传承雷锋精神是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共性展示雷锋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雷锋精神是中国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价值追求雷锋精神是致力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4.
王龙 《学习月刊》2014,(16):31-32
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是时代的要求、大众的心声,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始终放射出夺目的光芒,照亮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在新时期,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雷锋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具体体现,因其文化功能而丰富人民精神世界;雷锋精神具有大众性,因其大众认同而丰富人民精神世界;雷锋精神具有实践性,因其现实转化而丰富人民精神世界;雷锋精神具有时代性,因其回应时代呼唤而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由此可见,雷锋精神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时至今日,学习雷锋精神的运动已经开展了50年。50年来,雷锋精神始终传承在我们全党、全社会。在传承的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进步,人们对于雷锋精神的理解也越来越具有时代的特色,也在不断地挖掘雷锋精神中符合时代气息的元素。弘扬新时期的雷锋精神,  相似文献   

7.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44周年。雷锋是一个历史人物,但雷锋精神具有超越历史的力量。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向雷锋同志学习,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各级领导干部作为人民公仆,应该带头向雷锋同志学习,做弘扬雷锋精神的表率。  相似文献   

8.
雷锋精神代表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方向,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体现了共产主义思想与社会主义实践的统一.雷锋精神与时代精神交相辉映,必须纠正那种把雷锋精神的价值仅仅局限在搞计划经济时期的片面认识.新的时代需要雷锋精神,雷锋精神也完全能够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新的时代要求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既需要法治的“硬”约束,也需要精神的“软”力量。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在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以雷锋精神优化营商环境,引领资本主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0.
马振清 《党建》2021,(3):36-38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8周年纪念日.雷锋以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深情,谱写了光彩夺目的人生诗篇,树立了历久弥新的道德标杆.雷锋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彰显了我们党的先进本色.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锋精神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新人的成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作出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传承雷锋精神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要见贤思齐,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传承雷锋精神,要求我们科学把握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1.
正让弘扬雷锋精神、学习雷锋活动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路上"最嘹亮的主旋律"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雷锋精神蕴含了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等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成长之路上担负着"立德树人"的任务,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教书育  相似文献   

12.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34周年纪念日。34年来,雷锋精神哺育了我国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强音。 然而,雷锋精神具有什么特征?雷锋精神是我们党在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中产生和发展的,具有共产主义精神的特征;是在中华民族为社会主义事业进行伟大奋斗中产生和发展的,具有时代精神的特征;是在人民群众的期望、鼓励、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具有民族精神的特征。在老百姓眼里,雷锋就是无私奉献的化身,最生动最应该学习的就是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3.
书架     
《新湘评论》2013,(7):62-62
《雷锋精神学习读本》 本书以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紧密联系当前社会思想实际,对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丰富内涵和新的时代条件下学习践行雷锋精神的具体要求等七个方面,作了深入浅出、有说服力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弘扬雷锋精神是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实践。雷锋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历史传承,也是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在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中开展学雷锋活动,是在新时期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行动方式。雷锋精神与公益慈善活动的志愿精神在价值和功能上具有相关性。本文在明确界定"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论证雷锋精神的哲学内涵和时代价值、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对弘扬雷锋精神的内在需求以及对郭明义爱心团队典型事迹的案例分析,阐释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弘扬雷锋精神的意义及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深入开展新形势下的学雷锋活动,要求我们领会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弄懂弘扬雷锋精神新的时代意义、探索学雷锋活动新的实践途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把雷锋精神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6.
雷锋精神代表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方向,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体现了共产主义思想与社会主义实践的统一,共产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统一。新的时代需要雷锋精神,雷锋精神也完全能够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新的时代要求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和推动事业发展、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是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必然要求,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建设的现实需要。当前,西宁市正在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我们要将雷锋精神贯穿于创建工作的各个领域,发挥其引领作用,积极传播和弘扬时代主旋律,进一步促进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为建设“生活之城”、“幸福之城”和“学习之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雷锋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生命力和活力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雷锋精神生命力和活力所具有的互动生成性:生命力是活力的基础,活力有助于生命力的延续,决定了二者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传统性和当代性是其生命力的体现和延伸,而精神传承和形式连续是其活力的保证和展现。然而,雷锋精神要想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和活力,要反思运动式的实践模式,形成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运行路径,实现常态践行。  相似文献   

19.
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雷锋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生命力和活力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雷锋精神生命力和活力所具有的互动生成性:生命力是活力的基础,活力有助于生命力的延续,决定了二者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传统性和当代性是其生命力的体现和延伸,而精神传承和形式连续是其活力的保证和展现。然而,雷锋精神要想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和活力,要反思运动式的实践模式,形成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运行路径,实现常态践行。  相似文献   

20.
《世纪桥》2019,(12)
雷锋作为时代的标杆,雷锋精神作为时代的旗帜,孕育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实践。雷锋日记既映衬和折射着雷锋精神,又集中体现和记录着雷锋一心一意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印记着社会主义建设火热实践中,雷锋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精神本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内核,主动自觉、勤奋学习的精神风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脚踏实地、真干实干的精神特质,英勇奋斗、敢于牺牲的精神境界。不仅仅雷锋日记,而且模范人物郑培民、龚全珍的日记也承载着雷锋精神,印记着社会主义建设火热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