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刑事诉讼目的决定刑事程序构造.以我国刑事诉讼目为依托,从三个方面分析目前我国刑事诉讼的构造,即从控、辩、审三方主体的法律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侦查、起诉、审判三个诉讼阶段的设置及其关系,行事诉讼程序的证据规则体现进行论述.其中,控辩审三方的法律地位及其关系是刑事程序构造的核心.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行事诉讼模式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事审前程序尚未走上“正当程序”之路,其根源在于刑事诉讼程序本身的合法性未受重视,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缺失,刑事审前程序的独立价值无法实现。我国应确立刑事正当程序模式,解决刑事审前程序中独立价值与工具价值的冲突,完善人权保障机制,实现刑事审前程序的独立价值。为此需要树立“审判中心主义”观念,转变侦查机关的职能,适当限制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所起的作用,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平衡控、辨双方力量,给予犯罪嫌疑人基本的人道待遇。  相似文献   

3.
侦查作为国家调节社会的一种手段,其目的的研究不应仅从刑事诉讼的狭隘的视角进行考察,而且还要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界定。以国家与市民社会的“良性互动”为框架界定侦查目的,对侦查构造、刑事诉讼构造的改革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技术侦查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相关法律规范不完善,刑事诉讼中技术侦查证据的运用面临困境。其主要表现有二,一是技术侦查证据核实方式易异化,二是技术侦查证据运用缺乏有效制约。对此,应细化相关立法,完善技术侦查证据核实制度,健全技术侦查证据运用的监督制约机制,明确“瑕疵”技术侦查证据补强的限制规范,以推动技术侦查证据在刑事诉讼中更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侦查构造是指侦查阶段各程序主体间的法律地位、相互关系以及侦查程序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地位和侦查程序与其它程序的关系。侦查构造中存在以控诉和辩护为核心的两类要素。我国的侦查构造在内部构造上表现为侦控双方对立但不对抗;控辩地位不平等;权力集中于侦查机关。外部构造上表现为以侦查为中心和侦诉上的顺承关系。对我国侦查构造的基本评价是:在侦查目的上,以认定犯罪嫌疑人有罪为主要目的;在类型上属纠问式的侦查构造;侦查阶段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很不充分。  相似文献   

6.
侦查阶段是整个刑事诉讼程序的基础。加强在侦查阶段对犯罪嫌疑人人权的保障,扩大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辩护职能,已成为刑事诉讼程序民主和文明的世界趋势。将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的时间提前到侦查阶段是我国 1996 年修改后刑事诉讼法的一个重大进步。但其对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诉讼地位、诉讼权利及其保障等方面的规定仍有不少缺陷。借鉴国外之立法,明确律师在侦查阶段辩护人的诉讼地位,完善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辩护职能,已成为我国刑事诉讼改革之路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侦查程序是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刑事诉讼进程。侦查程序的价值设计,要以人权保障和秩序保障的侦查目标为导向,完善侦查监督体系,增设司法授权和司法审查制度;强化犯罪嫌疑人和辩护人的保障性权利;实现逮捕与审前羁押相分离制度;确定适应我国国情的非法证据排除法则。  相似文献   

8.
关于证人作证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对刑事庭审方式作了重大改革,采用了抗辨式刑事诉讼形式。在这种庭审方式下,由控辨双方举证,并在审判长准许下,对有关诉讼参与人互相提问、质证,从而增强了控辨双方的对抗性。这种庭审方式下的对抗性,正如美国法律人士认为的:是在控辨双方  相似文献   

9.
令状制度作为司法抑制和人权保障的有效手段,在很多国家已成为侦查程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确立不仅符合正当程序的精神,体现了人权保障和诉讼构造的完善。出于加强对侦查程序的司法审查,完善监督机制以及保障人权的需要,我国应当吸收西方令状主义的合理内容,确立令状制度和严格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并建立相应的保障措施,以推动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步伐。  相似文献   

10.
侦查是现代刑事诉讼程序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本质上是一种程序构造 ,理应符合程序正义的基本要求。在不动摇我国侦查理论与司法实践长期以来奉行侦查保密原则的前提下 ,实现一定程度的侦查透明 ,是程序正义的应有之义 ,也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