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武全才 高颎又名高敏,父亲高宾曾是西魏和北周大将独孤信的亲信门客,独孤信第七个女儿独孤伽罗,就是后来隋文帝杨坚的独孤皇后.北周初年,朝野掀起了一股恢复鲜卑传统姓氏的风潮,独孤信就把"独孤"这个姓氏送给了高宾,高颎因而又名独孤颎.独孤信被宇文护逼迫自杀后,高家和独孤家依然往来频繁,关系密切,后来隋文帝夫妇对高颎不称其名,而称他"独孤公".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十位大将中,张云逸是极具传奇色彩的一个:年龄最大(授衔时已63岁);工资级别最高,是惟一拿着元帅级别工资的大将;资历最长,参加过同盟会,1926年加入共产党时已是国民革命军的少将参谋长.更让人称道的是,张云逸不仅有着辉煌的革命经历,而且他的婚姻和情感生活也颇具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3.
母亲的菜园     
徐续红 《民主》2013,(8):54-56
母亲有两个菜园:一个在乡下,一个在城里。在湘乡龙洞乡,有一条长达千余米的石灰岩溶洞,传说很久以前洞内出了一条龙。"龙洞"确是藏龙卧虎之地,陈赓大将、谭政大将老家都在龙洞乡。这里离韶山也不远,只有几公里,我记得小时候和母亲上山砍柴,翻过山去,就到了韶山地界。母亲今年76岁。她本是大户人家的女儿,"民国二十六年正月初五卯时,出生在  相似文献   

4.
接上期 二次拯救 宋亚琳多次想过自杀.如果女儿也患有艾滋病,她就出院后带着女儿一起自杀.可是,此时,她已知道,女儿没有染上艾滋病毒,女儿是个健康的宝宝.这让她大喜,同时更大悲.她已绝望,怎么养女儿?可女儿是健康的,她不忍心带着女儿自杀.但绝望的她,又怎么养大女儿?她想到了丈夫.这时丈夫来了.  相似文献   

5.
王亚樵民国时期一位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爱国志士,他将暗杀作为抗日和反蒋的主要手段,一生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震惊中外的刺杀大案,比较著名的行刺对象就有侵华日军大将白川义则、国联调查团团长李顿、国民党主席蒋介石、副主席汪精卫和财政部长宋子文等国内外军政要人.  相似文献   

6.
张光东  周海滨 《各界》2011,(5):10-12
有人这样评价张云逸: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十位大将中,张云选是极具传奇色彩的:年龄大,授衔时已63岁;工资级别最高,是唯一拿着元帅级别工资的大将;资历最长,参加过同盟会,1926年加入共产党时已是国民革命军的少将参谋长。  相似文献   

7.
刘叔晏1922年生于四川灌县,1938年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做过地下工作,长期从事工人运动、青年运动工作. 刘叔晏曾经结过婚,前夫刘光在白区长期从事地下的青年工作,1946年5月生下一女儿.刘光去世后,刘叔晏带着幼小的女儿来到延安.解放初期,刘叔晏是马列学院的学员.  相似文献   

8.
林丽琴 《慈善》2016,(2):37-38
我曾看过一个家教短片:一天,爸爸感觉有些头痛,吃完晚饭就回卧室休息去了。4岁的女儿在客厅里看电视,妈妈嘱咐女儿:"你去看看爸爸,关心他一下,可以吗?"女儿跑进卧室,不到2分钟就回到客厅继续看电视。妈妈问她:"你有关心过爸爸吗?"女儿头也不回,一边看电视,一边应付地说道:"有啊,我有看看爸爸的。"女儿聚精会神的样子让妈...  相似文献   

9.
76岁的黄王奇是泰国归侨.1951年目国,在汕头市华侨中学念书时经短期培训,于当年7月参军入伍进入军校,第二年奔赴前线参加抗美援朝.1954年末转业到辽宁省北镇县煤建(石油)公司,一呆就是44年,1998年搬到女儿工作所在地一葫芦岛市连山区安家落户.  相似文献   

10.
台湾"首富"王永庆先生,是拥有两亿多资产的"亿万富翁".然而,他生活上却非常节俭:一条毛巾用了27年;请吃饭就在本企业集团招待所,实行"中菜西吃",一人一份.吃完再加,以免浪费,服务也常常由他的女儿担任,以节省人力.大富翁似乎太"小气"了.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的经济实  相似文献   

11.
她真的就是邓林吗?个子较矮、肤色较黑、身体较胖。看上去,她那么普通,然而墙上悬挂的112幅邓小平生活写实摄影照片就是出自她之手,她真的就是邓林。2月18日上午,当《邓小平——女儿心中的父亲》摄影展正在北京中  相似文献   

12.
帅政 《瞭望》2004,(48)
山西省阳泉市城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侦查科原科长王俊平在检察院工作期间,先包养"二奶"生下女儿,后又包养"三奶",并与"三奶"合伙,雇用"三奶"之弟杀死"二奶"及其女儿,焚尸灭迹。面对"三奶"之弟不断要挟索款,王俊平千里赶赴江苏杀人灭口。最近,阳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王俊平死刑。  相似文献   

13.
日前,读臧克家同志的《毛泽东同志的新诗观》一文,颇有点感触——当年毛泽东同志曾就新诗说过这样的话:"我不看新诗,除非给我一百块大洋".此言不乏幽默,却也足见毛泽东同志对新诗的不够喜欢.但是否可得出贬抑新诗的结论呢?臧老的回答是否定的.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给臧老和《诗刊》编委同志的信上曾说:"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他还说过:"新诗的成绩不能低估".显  相似文献   

14.
台湾星云大师讲过这样一件事。他的一位很有名望的教授朋友带着上中学的女儿去街上买水果。挑选水果时,因教授穿着简单朴素,不像有钱人,  相似文献   

15.
葛清溪 《侨园》2011,(11):44
被誉为"东方情人节"的七月七土家"女儿会",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是偏僻的土家山寨与封建包办婚姻相对立的一种恋爱方式,是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中,自发形成的择偶盛会。其主要内容是以歌为媒,自主择偶。参加"女儿会"时,青年女子身着节日盛装,习惯把长的穿在里面,短的穿在外面,一件比一件短,层层都能被  相似文献   

16.
唐玄宗初年,国家步入了鼎盛时期.在人文荟萃的江南水乡--浙江长兴,人们过着富足而悠闲的生活. 有一天,一个文士打扮的男子,抱着五六岁大的女儿,在庭院中休憩.父亲忽然来了兴致,想考一考女儿的天赋,便随手指着一株蔷薇,逗弄道:"会做诗吗?"小女孩粉嫩的脸上一片童趣,脆生生笑道:"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相似文献   

17.
玉琴  梁山 《侨园》2009,(4):35-37
在瑞典,有一座神秘的"女儿城"--沙科保市.城内住着25000名女子,她们来自欧洲各国,视男人为"洪水猛兽".该城禁止男性进入,任何男人敢越雷池半步,都会被女警察打得遍体鳞伤.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女子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她们的生活有何异于常人之处?带着诸多好奇,一位中国女留学生闯进"女儿国"打工,收获了一番独特经历…………  相似文献   

18.
思呈 《各界》2010,(9):3-3
观音从雷音寺到长安寻取经人,一路走过,为取经人找了三个徒弟:被她命名为沙悟净的昔日卷帘大将;被她称为猪悟能的昔日天蓬元帅;早年学艺时,就被须菩提拟好法名的孙悟空。  相似文献   

19.
这里有四笔"老"帐.即吃喝招待、坐轿车、砌门楼、圈围墙.帐有人算过,真谛在哪里?本文愿为浅浅一探. 吃喝招待成为风气.并非一日的事了,中央、地方见诸文件、报刊进行宣传教育禁止的文字加起来不能不算是洋洋大观的.但是,并没有从根子上解决好.这可以从下列三点述明:一是理论的是非标准.诸如,以搞活经济为理由,明确规定招待费标准.出发点意在进行约束,而实质上则是搞经济工作的同志可以如此这般.然而,触及旁类,其它工作也未必不产生比照现  相似文献   

20.
(接上期) 1957年,因埃及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受欢迎的马步芳又迁居沙特阿拉伯.马步芳从权力顶峰跌落到漂泊海外过着普通生活的老百姓,每天无所事事,就聘请了中.阿文家庭教师,同全家大人小孩一起学习阿拉伯语和文字,还请人给他读<古兰经>,似乎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表面上看心态平和的他常对身边人说 "打天下,坐江山,谁胜谁坐,还不是那么一台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