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四个转变迎接新挑战北京铁路局局长李树田作为中国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铁路运输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中国的交通运输市场格局并非一成不变。80年代后期开始,铁路运输遇到了来自公路、航空运输的强有力挑战,这种竞争在21世纪...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为了迎接21世纪的到来,迎接21世纪的挑战,各行各业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寻找自己的坐标点,研究分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而作为知识传播主渠道的新闻出版业,肩负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机遇千载难逢,挑战十分激烈。一、时代把新闻...  相似文献   

3.
在扩大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中,如何海纳百川而不浑浊,兼收并蓄而不丧失自我,抓住不可多得的机遇,迎接不可回避的挑战,掌握不容忽视的主动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对世界来说,21世纪将 是和平与发展的世 纪,是政治格局多极化的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纪,是知识和信息的世纪,也是文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世纪。对中国来说,21世纪将是实现现代化,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世纪。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新世纪我国的对外文化交流既充满机遇,又面临挑战,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 机遇之一:对外文…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教育战略观与21世纪中国教师新形象王雅萍世纪之交的世界,充满机遇与挑战,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在国际竞争中,中国靠什么来取胜?党中央明确做出“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邓小平同志更以杰出战略理论家的眼光提出以“塑造21世纪中国未来文明形象”为战略目标的...  相似文献   

5.
一个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模式谢新观宁夏卫星电视教育发展迅速,卫星教学网络遍布全区人口72%的地区。这是固原县卫星电教差转台(上图),播音员在播放节目。(下图)吴文彪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  相似文献   

6.
张健 《求知》2000,(8):41-41
我国下世纪将面临五大挑战:1.人口老龄化和就业困难问题。我国人口在本世纪末将接近13亿,下世纪中叶可能达到16亿。我国社会现在已经步入老龄社会。同时,第一产业如农村和矿山的劳动力大量过剩,  相似文献   

7.
充分发挥党的三大优势●邵春保面向新世纪,党的十五大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这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完成十五大确定的任务,关键在党,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进一步把党建设好,充分发挥党的三大优势...  相似文献   

8.
孙荣  周毅 《党政论坛》2010,(19):40-42
21世纪,中国城市遭遇到环境与发展的巨大挑战:人口三大高峰相继来临、自然资源超常规利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工业化城市化及现代化急速推进、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等,这些都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瓶颈。城市化是当今发展的重大机遇,但同时城市发展也面临各种矛盾尖锐化的危机,城市管理的复杂性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9.
网络化建设:中华民族21世纪文明的生命线●本刊记者杨桃源刘和安编者按:21世纪是网络时代。在这一时代,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在一定程度上将体现为信息的拥有量、处理能力和利用水平。目前,占世界人口20%的西方发达国家却拥有80%的信息量,而占世界人口80%...  相似文献   

10.
科学化、现实性与跨学科研究——走向21世纪的中国政治学必须着重解决的三大问题厦门大学研究生处陈振明在走过了十几年不平坦的发展历程之后,中国政治学已得到了全面恢复,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毋庸讳言,中国政治学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或基础性的问题没...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城镇和城市的高房价,阻碍了农民从农村向城市的固定性和永久性转移,而且,农民进城的就业和收入状况又不如东亚;又不似印度和拉美,可以居住在贫民窟中与家人团聚和减少流动。中国在农民进城居住方式、人口流动和财产及收入分配方面,可能表现为以下“景观”。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的政治学呼唤新的政治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政治学呼唤新的政治思维南开大学政治学系蔡拓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20世纪无疑是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世纪。然而许多趋向表明,21世纪将是更加震撼人心的世纪,它将使人类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已露端倪的革命性变革,呼唤新的政治思维,而...  相似文献   

13.
电话容量突破一亿门:中国电信面对全球一体化的挑战本刊记者赵忆宁实习生刘骞1997年,中国电话容量突破一亿门大关,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大电话拥有国,中国的发展令世界瞩目。面对世界电信市场的开放,21世纪的中国电信如何应对挑战?中国的奇迹:举世罕见...  相似文献   

14.
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研究员指出,21世纪,中国现代化将面临一些重大机遇和挑战,挑战集中为人口、资源、能源、农业、城市、教育、科技、制度、观念、经济、社会、信息化和绿色化等13个方面。中国现代化的挑战超过任何国家,前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中国能否养活自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作为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过去成功地养活了自己,这对仍有8亿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世界而言,无疑是一大贡献,并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但是,一段时期以来,中国粮食总产量...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指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的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挑战面前,中国高校在创新知识培养...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经济享受了30年的“人口红利”在逐渐衰退,开始进入后人口红利时代.在新的时代,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中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就业呈现出择业标准多元化、择业方式自由化、就业形式短工化等趋势,同时也面临着就业过程中的“制度荒”、“权益荒”、“技能荒”带来的严峻挑战.如何从制度改进、社会保障、就业培训等层面制定相应政策,对于有效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崭新的世纪,我们已经听到了她的脚步声,感受到了她带来的扑面春风。她将给我们的函授教育事业带来无限的生机和发展机遇。同时也使我们面临着新的挑战。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于人。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人才至关重要。建立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我们党迫切而...  相似文献   

19.
练好内功迎接挑战——提高县级青年干部政治素质的几点思考○张健能否把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中国带入21世纪,归根到底,在青年干部的培养。“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在政治问题上一定要头脑清醒。在挑战与机遇并存、希望...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的两大特征──本刊专访新加坡内阁资政、前总理李光耀朱昌都问:21世纪的世界将是怎样的?会有哪些显著特点?答:因为世界变化很快,我们只能就21世纪的前25年作一个有意义的讨论。2025年的世界,第一个显著特点是世界人口的大量增长,预计会从20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