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近年.笔者从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会议的人事任免表决中发现,弃权票有增多的趋势,许多人对此感到困惑和担忧。笔者认为,弃权票增多有其产生的背景,应以正常的心态来对待弃权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笔者注意到,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会议在表决有关人事任免事项时,弃权票有增多的趋势。探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喜有忧,耐人寻味。它首先反映出常委会权力主体意识的提高。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步深入人心,人大常委会的性质、地位、作用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常委...  相似文献   

3.
王宜峻 《人民政坛》2011,(11):46-46
每年人代会上的投票,均会产生一些弃权甚至反对票。有人认为。弃权甚至反对票的常态化体现民主的意愿.表明了人大监督的进步;也有人认为,投弃权票、反对票应慎重。不能随意而为。请问如何看待代表投弃权票和反对票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表决《宪法修正案》时,共有2866名代表出席会议并进行表决,其中,赞成票2811票,反对票21票,弃权票24票;在表决《合同法》时,赞成票2663票,反对票79票,弃权票124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在表决《修改公路法决...  相似文献   

5.
法律规定,选民、代表或常委会组成人员在选举或表决时可以投赞成票、也可以投反对票,也可以弃权一法律还规定,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进行选举及表决时,均以获得过半数票予以通过或当选。即得赞成票超过参选人数或代表或常委会组成人员总数的一半即可当选或通过。可见,选举或表决仅以赞成票的得票数为准,而弃权和反对票之和只要小于50%即可:即使赞成票之外的全部是反对票也不影响该项选举或决定的通过。虽然法律规定,除投赞成票外可以投反对票和弃权票,但对于选举或表决结果,反对票和弃权票没有区别的意义。笔者认为,此规定似有商榷之处。尤其是在进行选举和人事任免表决时,反对票和弃权票表示了两种明显不同的态度,因此,应区别对待,重视反对票的作用。投弃权票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对选举和表决的候选人情况不清楚,所以不明确反对或赞成。另一种是情况清楚,不赞成,但保留意见,不置可否。投反对票者是其对选举和表决的候选人情况清楚,  相似文献   

6.
苏伟 《群众》2013,(9):I0025-I0025
民主测评作为各级党组织考察衡量干部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在干部评价考核中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表现。然而,在具体实践中,由于群众对测评标准不熟悉、对测评对象不了解等因素,造成“弃权票”在一定程度存在。“弃权票现象”,不但降低了广大群众的主体地位,还会影响测评结果的客观公正。这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7.
"县政府办公室满意票132张,基本满意票13张,不满意票1张,弃权票3张;县统计局满意票118张,基本满意票25张,不满意票2张,弃权票4张……"9月1日,在鄱  相似文献   

8.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表决决议、决定时采用举手方式,是习以为常的作法。但最近有两件事引起了笔者对此的深深思虑:一件是在今年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耳闻几位人大代表声言要在大会通过6个工作报告决议时对某项工作报告举手反对。但在大会进行表决时,这几位代表对关于这项工作报告的决议"不举手";另一件是今年笔者参加所在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在大会表决关于某项工作报告的决议时,有两位代表以举手方式投了弃权票,这在该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会后,有的代表说:"如果采用无记名投票表决,反对票、弃权票会相当多,关于某项工作报告的决议能否通过还在两可之间。"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话题:采用举手方式是否是表决大会决议的惟一合法方式?随着民主与法制的进程,是否需要改变地方人民代表大会表决大会议程、决议、决定采用举手方式的传统作法?  相似文献   

9.
“赞成票78张、弃权票O张、反对票3张。”2012年11月14日,主持人、内乡县师岗镇人大主席盛海斌宣读县、镇人大代表贾国芳的述职测评结果后,会场顿时响起一阵掌声。  相似文献   

10.
弃权,是选举人行使选举权或表决权时出现的一种较为特殊的现象。《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选举人对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或不赞成票,也可以弃权。”就是说,在党内选举中,选举人对候选人可以通过投弃权票,表示对候选人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的意愿。  相似文献   

11.
可圈可点     
投反对票须形成制度“保密”  据羊城晚报报道:目前全国各地在选举中有一种普遍做法:投反对票、弃权票要动笔写赞成票则不需要动手。现在有的地方虽设秘密写票室,但用者寥寥,因为“众目睽睽之下,要一行动,就是有异议,不少人即使想投反对或弃权票,也只好坐着不动。”    点评:该暗箱操作的反而不“暗箱”!机关干部超编与“无政可谋”    据工人日报报道:湖南省国土资源系统严重超编,大家只好轮流上班。“大锅饭”吃到这个份上,也称得上登峰造极了。日前杭州又一条新闻:该市一些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上班时间玩电脑游戏、上网看美女…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彭镇秋接到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情况通报。据悉,给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寄发常委会会议通报将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规定动作”。这不禁使人想起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选举投票方式的改革——无论是投赞成票、反对票还是弃权票,都需要填写选票,而过去等额选举投赞成票无须动笔。  相似文献   

13.
弃权探究     
弃权是选举和表决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项术语,字面上很容易被理解为放弃权利。在地方人大工作中,所谓的弃权大多指的是弃权票,亦即投票者在行使投票权的过程中,既不赞成也不反对,遵从大多数投票者的意志。 弃权不等于放弃权利,弃权票也不是废票。弃权是选举或表决过程中表决人表达意见的一种方式,而没有参加会议或虽然参加会议但没有参加投票,这才是放弃选举或表决权利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赞成票28票,弃权票0票,反对票0票.表决结果:通过!”2013年10月25日,在漯河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邵成山郑重宣布对物业管理相关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报告的表决结果.常委会组成人员的高度认可表明城市物业管理这个老难题的破解有了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5.
由于相关法官责任意识淡薄,导致案件审理超过审限,2009年1月20日,河南省高级法院对多名法官作出严肃处理:1人被行政警告,6人被诫勉谈话,3名庭长、副庭长在全院中层会议上做检查,3个庭、室被通报批评。河南省高级法院还以此为警示,作出了关于审判流程、审判时限、代表联络和督察工作等一系列规定。这次处分有关人员,“导火索”是一名省人大代表对法院工作报告两次举手投弃权票。  相似文献   

16.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已经胜利闭幕。回首这次盛会,依然有那么多的“民主细节”值得回味。而给笔者留下最深印象的,莫过于选举投票方式的改革,即无论是投赞成票、反对票还是弃权票,都需要填写选票。这改变了过去等额选举过程中投赞成票不需要动笔的做法。许多全国人大代表高度评价这一规定,认为它可能会对各地尤其是基层的选举产生重要的示范效应,确保代表在选举、表决时不受干扰、真实表达自己的意愿。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无记名票决制度已经在选举制度确立了地位,其彰显的民主理念与民主价值也日益得到认可。但是,…  相似文献   

17.
当沈阳人大否决事件、岳阳二次选举事件在新闻轰炸中向我们走来时,很少有人知道,1982年12月全国人代会上第一次出现弃权票,围绕是否让这个消息见诸报端,曾引起一场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在人大会议投票表决某项法律草案,审议通过本级政府工作报告,决定重大事项和人事任免时,总有部分人大代表投反对票或弃权票。全票通过固然令人满意,但反对票并不是唱对台戏。只要我们以正确的、科学的态度去对待它,去了解反对票后面存在的真实动机和原因,对促进我们的工作是相当有益的。1997年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兴建  相似文献   

19.
弃权既然被承认,就应保持它的中立地位,这样对表决对象才是公平的……所谓弃权,是指在选举或影决议案时,既不赞成.也不反对,放弃自己的选举权或表决权,处于中立地位。然而现行的计票方法,使弃权票的  相似文献   

20.
正正确认识"反对票"的积极作用,不必一味追求"高票"的数量优势,更加注重协商、沟通的过程,更加注重解决问题的实际,这才是民主制度所要达到的目的。一、引出问题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表决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第一次出现了3位代表投弃权票的现象。当时新华社的记者有思想负担,认为过去党和国家召开重要会议,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